2021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类型总结范文  网络流行语,字面上理解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其表现形式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交流方式。网络流行语,根植于网络语言的土壤,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传播媒介,具有一般的词汇特性,同时也受网络传播的影响产生独特的传播效果。随着网络的不断成熟,对网络流行语的用法、形式、词汇语法依存关系的观察和分析视角将会得到更多元化的呈现。
  1谐音
许玮宁个人资料  1.1 数字谐音
  这类网络流行语是指利用一组阿拉伯数字的读音和某些汉字读音相似,实现表达汉语意义与功能的语言单位。这类网络流行语通常以语音基本相似为前提,根据数字与文字音似猜出语言意义。因为数字只需要单击键盘上的数字,操作简单且表达方式幽默,因此数字谐音备受年轻网民的青睐。例如“520”(我爱你) 、“1414”( 意思意思) 、“230”( 爱上你) 、“234”( 爱相随) 、“5261”( 我暗恋你) 、“5555”( 即哭声) 、“886”( 拜拜喽) 、“837”( 别生气) 、“995”( 救救我) 、“201314”( 爱你一生一世) ,等等。
  1.2 汉语谐音
  这种谐音包括两种情形。
何润东结婚照  一是普通话谐音。此类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利用语音同普通话相近的字、词。这类网络流行语的语音与
普通话类似,为了形成一种幽默的表达效果,很多词语属于错别字。这种网络谐音流行语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性影响很大。比如“斑竹”(版主) 、“驴友”( 旅友,背包族) 、“稀饭”( 喜欢) 。这些谐音词的最初流行往往是因为最初的网民在聊天中使用的输入法是智能 ABC 输入,键入版主的时候,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斑竹”,久而久之为了加快网络打字速度,作者简介: 罗舒予( 1987
- ) ,女( 汉族) ,助教,硕士.使用了这样的谐音转换并且造成一种戏谑的语言效果。
  二是方言谐音。此类网络流行语是指利用方言与汉语普通话之间语音较接近,而为了达到亲切的传播效果而形成的词语。为了达到方言的音响效果,网民们便用谐音造字、造词。借助网络的力量,方言谐音受到很多网民的喜爱,成为较为活跃的网络流行语。这些地域方言的流行传播首先是受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如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珠三角特区经济的繁荣,香港的流行文化强势进入大陆,粤方言首先成为一种流行趋势,70后、80 后的年轻人几乎每个人都会几句粤语,各种粤方言的谐音便直接的代替了汉语普通话进入传播领域。比如“偶”( 我) 、“灰常”( 非常) 、“灰机”( 飞机) “酱紫”( 这样子) 、“母鸡”( 不知道) 。
  1.3 混合谐音
  这种谐音包括三种情形。
得组词语>卡通头像制作
  一为汉语谐音外语,指用音近的汉字来表达与外来词尤其是英语词含义本身不同的词语。通过这种谐音,词语的表达形式缩短了,利于网民们交流。
  二为外语谐音汉语,指用外语单词尤其是英文词语的发音代替汉字的语音的一类网络流行语。英语作为一种全球语言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网络中多元文化接触的影响在很多模仿英语的流行语中得以体现。比如酷(英语“cool”即有个性) ,粉丝( 英语“fans”即 XX 迷) ,秀( 英语“show”即表演) ,米兔( 英语“me too”即表示我也是这样) ,这些流行语均来自英语,并作了改变,是对英语的变异使用。
  三为数字与英文组合谐音,指利用数字与英文单词之间语音的相似,进行替换的表达方式。如“3Q”是英文“Thankyou”的简称,“U2”是英语“you too”的简称,另外还有网络上一直流行的“2B 青年”的造词法,最早是豆瓣网的一个活动: “这个世界上,青年人分成三种: 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 2B 青年。”“2B”来源于北方方言中的一种粗口,原指智商不高,思维方式和常人有别的一类人,因为原义的欠雅观,故而用数字和英文的谐音转化,它的意义被延伸,感情彩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绝对贬义词,变为了相对中性的一个词。许多年轻人开始自称“2B 青年”,并且用“2B 青年欢乐多”的造句法,形容一有点得瑟,有点,生活的很开心的人。  2符号类
  这类网络流行语运用符号直观性的特点,表达说话人的想法,同时也能让听话人迅速地接收这类符
号信息的语言含义。这些符号经过网络传播,成为了网络流行语中独特的一部分,并流行程度很广。如:“^_^”(微笑) 、“* _^”( 挤眉弄眼) 、“( @ @ ) ”( 童心未泯) 、: “- P”( 吐了一下舌头) 、: “- D”( 开怀大笑) 、【Zzzz……】几个 Z 连在一起,是把漫画中描绘人打呼噜时发出的声音的画法引入到聊天室中,这些符号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交互式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的特殊语言成分。它没有语言形式,书写形体也不同于文字形式,但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内容,体现了网络传播“超文本”的特点,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实在感。
电动车电池寿命
  最具有标志性的是汉字“囧”的流行。“囧”在古代汉语中意为光明、明亮,属于现代汉语生僻字。后来最早出现在台湾的BBS 社区中,因为囧字的楷书外观貌似一个人失意、无奈、委屈的表情,“囧”被赋予了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等意思,又因为与“窘”同音,便被赋予了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心情。这种抛开汉字的愿意,而直接以其符号化的外观赋予其衍生意义的造词法,在网络流行语中是很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形成独特的网络文化。
  3混用类
  此类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将汉语与英语结合起来表达应用的词语,在表述汉语意思的同时加入英语单词,用短语或句子中的英语代替汉语所要表示的意思。
  4时效类
  此类网络流行语很大程度上是与社会事件相关,类别范围很广,有网民独创的,也有嵌入式的,还有电视春晚中的流行语以及电视剧或电影中的流行语。
  时效类的网络流行语是对时事的一种反应,也是最能体现网民们创新能力的一类词语。比如“范跑跑”“俯卧撑”“可乐男孩”“打酱油”等等都是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热点新闻。刘德华电影全集列表
  5词义转移类
  这一类网络流行语的词义发生了转移,具有了语义的特指性。主要分为词语跟句子两大类。词义转移类中的词语就是由于网民的经常使用该词的新语义,导致这个词的语义扩大,随着网络传播,人们慢慢接受了此类词的新义。而词义转移类中的句子大多是借助原成语本身,或句子中某词或字在特定的语境中让人联想出的意思,使人们抛开原来的句子的正常意义或比喻义,而根据网络赋予的新义来理解。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对我们规范母语已经产生很大的冲击,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强规范使用汉语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民众文明规范地使用自己的母语,净化我们的语言环境。
  大众媒体应该认识到自己负有规范使用汉语重要职责,对自己的用语应该把严关口;青少年学生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文明用语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应
引导学生规范地、文明地使用自己的母语,让学生认识到流行语不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使用。语言文字工作者应积极主动的去收集、整理、推广和建设流行语,使它健康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的国家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