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www.sjgzzs
132
纪录片式慢综艺《奇遇人生》的艺术特点
金鑫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100024)
一、《奇遇人生》节目的艺术特点1.奇异的风景风情
其实在《奇遇人生》之前的旅行真人秀节目几乎都涉足国外,尤其是欧美成为热门目的地,如《花儿与少年》、《花样爷爷》、《花样》等,都集中在欧美;《前往世界的尽头》则在4个月内穿越五大洲三大洋12个国家,在近50个极限地点完成拍摄。旅行本来就是人们暂时从日常生活中脱离,用发现的眼光看世界、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在荧屏上拉大与观众日常生活经验的差距,它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也是此类节目的共同策略。与以往的旅行类真人秀有些许不同的是《奇遇人生》选取的旅行地点没有一味的追求景的华美靓丽,更多是的带领观众看到世界上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去感受这些因不
同文化场域而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心理冲击。从非洲象的野生保护区到美国东部追逐龙卷风,从古巴的革命运动到冰岛的查亚峰的惊险刺激。体验不同生活方式、感受不同环境的心理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明显和烈,异域风情的展示,更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到文化差异及其魅力。有别于过去“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荧屏文化差异的旁观态度,这种不同的风情和文化,借助明星的旅行行为转变为一种沉浸式体验、构成行为障碍或人际矛盾,文化差异及其魅力得到进一步放大,更强化了这种奇观效应,也形成了节目拍摄地成为旅行风向标这样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
2.朴素的明星心理呈现
《奇遇人生》从其邀请的明星嘉宾就不难看出其节目的整体调性与定位:阿雅的好友,表面狂放却内心细腻的小s、敏感又坚强的金像奖“影后”春夏、唱出《平凡之路》的“灵魂歌手”朴树。在《奇遇人生》节目中,明星虽为旅行行为的主体,但在节目中基本上都褪掉了昔日的光环,来到与其原本生活相对陌生的环境。真正按照真人秀定义的“由普通人在规定情景中,按照预定的游戏规则,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做出自己的行动”,从以前符号化的“明星”还原成一个立体而鲜明的“普通人”。在之前的各种旅游真人秀中,大多数真人秀都将旅行设计为“穷游”,而明星则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没有粉丝签名、没有前呼后拥、没有特殊照顾甚至连语言交流都很困难的环境下,每人每天在有限的经费甚至分文不给的情况下,面对困难、接受挑战,试图以这些外部矛盾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奇遇人生》则舍弃这些节目组可以制造的“外部冲突”,而是聚焦于明星在旅途
过程中真正的内心感受与情绪转变,可能这类转变并没有人为制造戏剧冲突更强烈,却更为真实感人。当观众看到春夏因为几次追赶龙卷风却落空,对导演组发出牢骚;毛不易因无法在募捐演唱会上,唱出原本定下的歌曲,与经纪团队临时商量更换歌曲。这些事件相比较“穷游”“窘游”的设计,既满足了观众对明星的窥私欲,同时也形成明星跌落凡间的反差,打破了观众对明星的既有印象,较好地实现了奇观效应。
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名单
3.精良的技术制作
画面精美,配乐动听,这是很多观众被《奇遇人生》吸引的第一原因。纪录片制作班底对于摄影画面的纯熟把握,使得节目画面添加一份诗意美感。画面内容干干净净的呈现给观众,不会添加花字进行解释抒情,而是让观众通过观看产生自己的审美体验,与节目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高度契合。音乐的使用也恰到好处,片头舒缓的钢琴曲配合静谧美好的自然景观镜头,从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入到一种静静观赏的观看氛围中去。同时,各种细节同期声的引入也让明星们的旅途体验更富真实性与饱满性,同时提升节目质感。剪辑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综艺节目很少使用的全远景长镜头也在《奇遇人生》中得到恰到的运用,一段叙事之后往往会有一些景观的长镜头充分给予观众思考的时间。整个节目没有刻意强化故事感,也没有使用各类节目经常运用的各种夸张表情与特效。然而,制作团队通过精美的画面和明星嘉宾不经意间的感情流露让观众看完后静静品味,这静下来的思考也正是现代都市人心里极度向往的宁静。
二、《奇遇人生》制作的创新之处1.纪录片式视听效果对节目的影响
节目呈现的画面部分人和景有着比较明晰的特征,环境摄影多用广角镜头,远景呈现自然环境的广袤,对于过惯市井生活的拥挤来说这样的构图能让观众心情达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对于人物的拍摄,没有进行美化和加工,在过程中不使用灯光,甚至在室内摄影的环境下也要力求还原真实感。真实且平静的视听效果让节目的综艺感降到最低,是浮躁环境下仿佛触手可及的安慰剂,提升了节目质感。
高尔夫知识2.纪录式风格带来的真实感
《奇遇人生》的嘉宾具有较高知名度并且他们个性突出。从台湾知名主持人徐熙娣到金马奖影后春夏、酷爱挑战极限的演员窦骁到音乐人朴树,每期都会依照嘉宾特点与个人爱好选择“奇遇”的内容。并用“真实电影”的拍摄方法纪录生命探索的。有主题的去表现一个故事或者一段旅行,使得
摘    要:近几年各类综艺节目无论从内容制作到形式创新都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趋势,总体风格呈现娱乐型和文化型两种类型。特别是网络综艺节目,从早期的信息类别、信息图片短视频盘点类向脱口秀节目、真人秀节目等其他综艺节目转变。到2015年之后各大网络平台相继推出品牌网综节目,网综已经走向大制作时代。腾讯出品的《奇遇人生》于2018年9月推出,是大制作网综的“另类者”,本文将探讨《奇遇人生》的节目形态和构成节目的元素,以及对今后节目制作的启发。
奖状格式关键词:《奇遇人生》;旅行真人秀;慢综艺
杨迪个人资料
影视大观
(上接第131页)
观赏性,让观众在轻松愉悦中品味生活本质。
三、娱乐性中实现教育传递与文化输出
《向往的生活》总导演在采访时这样说到:“我们希望是以嘉宾的来去为线索、节点,核心理念是待客之道,有点像综艺版的《我爱我家》,更多的强调人与人的故事,包括老友情、母子情等等,内容希望更丰富,笑点更密集。”当代社会的青年,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面对复杂的人情关系显得无从下手。而中国是礼仪之邦,对于人情文化很是重视,讲究盛情待客。节目组第一季第一期就邀请了《我爱我家》的主演宋丹丹和她的儿子巴图,宋丹丹到达蘑菇屋展现给观众的状态无异于邻居串门,自然的聊天洗菜唱歌,自曝的曾用名“长英”在节目四季中不断被提及,和儿子巴图的互怼也是日常家庭的真实表达。晚饭后几人在庭院举办音乐会,演唱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心火烧》。老友闲话家常、共叙往事,自然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向观众传递着为人处世之道,给城市生活的人们带来满足感的同时,彰显互帮互助、热情待客的中华传统文化。
节目的另一大特点是所有获取的食物都是自己劳动所得,蔬菜瓜果直接去地里采摘,肉类等则用瓜果
和节目组置换,因此来蘑菇屋做客的嘉宾和四位MC的日常活动就是劳动。张杰想要吃鱼,直接去鱼塘里捉鱼;宋丹丹和巴图想要吃笋,直接上山挖笋等等,通过亲身劳动,获得新鲜食材,体会自给自足的满足。亲自摘采的都是应季食材,二十四节气什么时节对应什么食物,对于年轻人来说知之甚少,通过节目用花字贴出的“冬吃萝卜夏吃姜”等提示,可以接受到一定的科普。蘑菇屋生活期间,安排嘉宾帮助农民们插水稻、插西瓜苗等劳作活动,展现田间劳动等不易,传递要劳有所得、珍惜劳动成果的中华传统美德。用质朴简单的生活方式与观众的快节奏喧嚣生活形成对比,直击人心。在生活化、娱乐化中传递精神素养,承担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有意识的进行知识科普和文化输出,寓教于乐。
《向往的生活》从第一季走到第四季,口碑仍然良好,表明泛娱乐化时代市场需要回归生活本质。该节目将趣味化、娱乐化融于生活化中,用较好的形式展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承担了社会责任与教育责任,对于其它综艺节目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贯中资料
参考文献:
[1]刘榕.从受众角度分析国内观察类慢综艺节目成功要素r——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 008(008):128.
[2]曾琪.试析国内慢综艺节目的制作模式与发展路径——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视听,2018,No.135(
07):55-56.
节目既有纪录片的真实质感又不失可看性。当嘉宾在节目中变身成为野生大象保护者徐熙娣、追风者春夏、攀岩者窦骁、慰问团歌手毛不易等等另一个自己时,观众也会发现也许放下了生活去追寻真实的自己是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在看到真实的自己以后会明白珍惜现下的生活是多么重要,节目呈现出的对比感与体悟感是当下社会体较缺失的,这种节目带来的心里满足感正符合出品方的创作初衷。当我们不能兼顾诗与远方时,节目通过画面、自然环境声、人物交谈等质朴简单的元素安抚观众的内心。这种真实感是不必被节目特效、综艺效果支配喜悦与感动的放松感,将节目体验真正还给观众。看到龙卷风时,有人会感叹自然的神奇,就一定有人会为它的孤独感到难过。这是纪录式综艺节目呈现的哲学感官。美国纪录片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将纪录片主角聚焦于社会中的人,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异化,关注体特性对个人的改变。从这一点来说,《奇遇人生》则是把个人从体中解脱出来,还原个体特性反观体,观照并显示社会。之所以观众会在节目中得到放松和感动,正是因为节目呈现出对人的关注和对自然的关注。人与环境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人对待环境和社会的态度往往也是他本身感受到的社会。纪录式综艺的探索从优酷的《侣行》开始就已初见个体反思的样貌,到《奇遇人生》有故事性或脚本主题明确的表达一种精神会让观众更明确地看到一些关于人生的反思。
这是其他综艺类型很难自然而然做到的。
西米夫妇三、《奇遇人生》带来的创作思考
随着综艺节目制作不断深耕细分,综艺节目的细分类型也
越来越多,受众垂直细分的领域也日趋精细。在综艺节目井
喷的时代,如何不落窠臼的创作出既有市场口碑又有文化内
涵的综艺节目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奇遇人生》在节目
内容上自然流露的人文性与公益性则应该是我们未来进行创
作的重要思考方向。所以今后的创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节目内容原创且类型细化,各类综艺节目受众分圈层
特点突出,未来应在内容上进行更加多元化的划分。
2.积极的价值观与公益性并行。目前综艺节目无论在节
目环节设置或节目主题思想上都会很注重正向价值观的社会
影响,并以公益形式梳理节目正面形象体现价值。未来以让
将会以这样的趋势前进,但应该将正确价值观与节目内容有
机结合,而不是一味的输入思想。
3.技术支持改变节目参与形式,综艺节目未来可以尝试
加入更多AI、AR、VR科技元素的运用,增加节目内容设计的
可能性和观众的体验。总的来说,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节目
的核心是内容,只有真正创作出能够感染观众,直击观众内
心深处的节目才会赢得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