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志赠之以芍药
特别爱夏天,觉得它比春天更加葱茏盛大,人们说春生夏长,万物春天生夏天长,所以到了夏天,天地之间,更多一种责任感和秩序感。
zhuzhu
以前读金受申的书,他写过一句关于夏天的,记得很深,“夏天后院临河高搭苇棚,后墙开扇形、桃形等空洞,嵌以冰震纹窗棂,冰碗瓜桃,玉杯琥珀,西山秀,直入座中,高槐蝉鸣,低柳拂水,足以遣此暑夏。”
古时候,“夏”这个字就不一般,在羌语和藏语里,它是伟大的意思。以前,人们管大屋叫“夏屋”,大水叫“夏水”,引申到国家、文化层面,中国别名“华夏”,是因为有礼仪之大,称夏;有服章之美,谓华。书店名字
夏天花木亦生长,虽不及春天那样生气盎然,但是更加炽热,栀子茉莉玉簪晚香玉丁香海桐苦楝等等常见花木,都是些能让人香得蒙头蒙脑的角。比起它们,芍药还要娇柔内敛许多,只有极其淡雅的一点蜜香,最大的优势无非就是美。
最喜欢芍药将开未开的时候,一个很小很紧的花骨朵儿,一旦开放,却是硕大艳丽。据说
清末,某些花型巨大的芍药品种传入欧洲之前,欧洲人还只在中国的瓷器和漆器上见过它们,总以为是艺术化的加工,见了真身,才知世界上真有开得那样盛大的花。
其实欧洲人对芍药的认识,至少是17世纪就开始了。据记载,那时候的伦敦,就有医生将芍药根磨成粉,和男人头骨、琥珀等混合研磨,以中风。那年头,人类的骨骼、血液和脂肪似乎都是广受欢迎的药材。据传,赫赫有名的“快活王”查理二世,生前就喜欢服用人类头骨的蒸馏物,但即便如此,1685年,55岁的查理二世还是死于中风。
芍药根在中医里也有,生杭芍,浙八味之一,由芍药根部干燥制成,中医补血方剂里头,张碧晨华晨宇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往往有它。
而我每次看见芍药骨朵,总会莫名其妙,想起我妈包的粽子,总是捆得很紧很紧,咬一口,蒸熟的糯米绵密瓷实、弹性十足,根本不是市面上那些稀散塌软的货,可以比拟。芍药也这样,它的骨朵好像比什么花都紧实,以至于你上花店,看见那么小个骨朵儿,一瞬间都要迟疑,它怎么卖那么贵。
许斐刚
关于芍药,我心里最美的画面,还是《红楼梦》“憨湘云醉眠芍药裀”这一回。宝玉平儿等人过生日,众人行令,湘云喝多了,倒睡在芍药圃中。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原文是这样的,“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嚷嚷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稍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这个“湘云眠芍”的片段,比起“龄官划蔷”,要更娇憨可爱,摄人心魄。古人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曹公用芍药映衬侯门千金湘云,以蔷薇陪伴出身贫寒的龄官,或许也有这一层深意在。
此前的物候志“牡丹”篇里,我曾提过,芍药与牡丹,很多人分不清,两者同为芍药科芍药属花卉,要辨别它们,最简捷的方法是:牡丹为木本,芍药则是草本。到了冬天,牡丹还有树枝在,芍药就是地面以上,什么也没有。
外形上,牡丹的栽培种以重瓣居多,花瓣极娇柔,姿态也矜持,因而倍显华贵。而芍药,李时珍说其名来自于"绰约",意花容绰约、柔婉美貌。不过从语言学角度讲,“芍药”是个叠韵连绵字,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有时只起记音作用,不能强行拆解。
毕竟,芍字在古代,是指另一种植物——凫茈,又叫“荸荠”。凫茈最早是《尔雅》里的叫法,所谓“凫喜食之”。凫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里的“鹜”,野鸭子,后来被讹传成了“荸”。
芍药作为草本之首,古人叫"红药",白居易写过“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也有人觉得芍药的软弱无力常显多情轻浮,于是觉得它“动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刘禹锡就写过“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子,可想到刘禹锡本家洛阳,爱牡丹贬芍药,也是情有可原。
我觉得牡丹与芍药都好,尽管有人说,从名字上看,牡丹芍药一至刚一至柔。但真正看到牡丹花,还是舍不得用“刚”字去形容它,牡丹花瓣的那种娇柔程度,倘使你亲眼见过,你才会知道,白居易写的“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得是怎样的柔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