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题 目 | |||||||
题目类型 | 研究类 | 题目来源 | 科研 | ||||
1. 研究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与意义 (1)背景 亳芍即白芍,亳州地产药材,指芍药科植物芍药或其变种毛果芍药栽培品的根。 亳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一般种植3—5年, 9—10月采挖,去泥后放入开水中煮5—15分钟,捞出后去皮晒干即可。加工后的芍药呈粉白或白,故又称“白芍”。生长于海拔1500-2800米的山地、溪谷疏林中或山坡路边。产于浙江、安徽、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亳州芍药,《药典》称亳芍。性微寒,味微苦而酸。其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敛阴养血,收汗缓中之功效。有镇痛、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经前腹痛、盗汗、头痛等。亳芍的产量约占全国的70%以上。亳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土地面积不变,连作不可避免。长期的连作带来了严重的病虫害,尤为突出的是亳芍灰霉病和叶斑病。每年 6 月连续阴雨之后,长出霉状物(病原子实体);初期亳芍叶上出现褐斑点,茎部同时出现褐、梭形病斑,致使茎部腐烂,植株折断,重则引起全株倒伏,8—9 月 ,叶片上的斑点扩大至逐渐枯萎脱落 , 导致全株死亡。亳芍叶斑病又名轮纹病,主要危害亳芍叶片。发病初期叶正面为褐近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大,呈同心轮纹状。病斑多时,互相连接成为大斑,使叶片枯死。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霉状物。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严重时,致使叶片焦枯,提早落叶,植株生长势衰弱,影响产量和质量。基于此种现状,研究者认为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研究迫在眉睫,以科学手段指导亳芍向高产量与高质量方向发展。 (2)意义 芍药作为大宗传统中药材,其使用量非常大。而芍药苷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能有效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确切疗效,且目前已有药品作为商用。但是,由于其的生长周期较长需3-5年成材,其受到地理、季节和气候,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存在较大波动,不利于产品的稳定生产和质量控制。这些原因限制了芍药苷的提取及应用应用。此外,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不高,导致分离和生产成本较高,也影响了芍药苷药物的大规模应用。利用不同组织培养方法,得到培养物,为后续药用成分提取提供原料。 |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研究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对于研究不同毫芍取材时间、材料的放置时间和培养基激素配比对芍药组织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第二部分在选取个体中等、尚未完全展开的地下毫芍嫩芽。在相同材料的前提下,分析放置时间越长短的毫芍材料成活率分析其褐化率。 第三部分对于不同放置时间的地下嫩芽,考虑污染率和褐化率,选择不同的处理其组织细胞失水,细胞活性降低,从而抵抗病菌的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其消毒的效果。 第四部分对于芍药茎尖愈伤组织诱导扩大培养以芽基部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选用 MS 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浓度的 BA、NAA中组合,进行相关的研究观察。 第五部分对于毫芍愈伤组织诱导进行的研究分析。 (1)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①.材料处理 取生长约10cm左右的幼嫩茎段,以自来水冲洗表面灰尘,10-15min后,将茎截成2cm左右的小段,在无菌条件下,置于75%酒精溶液中浸泡15s左右,再用0.5%HgCl消毒10min左右,无菌水冲洗7-8次。 ②.培养基配比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加2%蔗糖,琼脂1%,PH值调节至7.以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IAA(吲哚乙酸,异生长素,茁长素3-吲哚乙酸等),6-BA(萘乙酸),GA(赤霉素),分别配成不同培养基,用于培养愈伤组织。 ③.剥去茎尖:在解剖镜下仔细剥离茎尖,切取0.2-0.4mm左右茎尖 ④.接种:接种在无菌培养基中,每瓶接种2个茎尖 ⑤.放入培养室培养 ⑥.观察培养结果 滨崎步离婚⑦.总结数据,得出结论 拟解决问题: 1. 植物组织经过脱分化形成过程是不可见光的,应该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形成愈伤组织的再分化才可以见光,进行光合作用。 2. 培养基的配比,茎尖的接种过程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或者实验失败。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文献收集法 文献收集法参考本文研究毫芍目标查文献信息,寻大量和愈伤组织有关的文献内容,在整理以及研究以上成果之后,进行实践调查以及研究,学习其中具有价值的理论,利用研究国内当前毫芍愈伤组织存在的各种问题,寻值得学习内容,确定科学的研究角度开展深入分析。 2.案例分析法 本文主要以亳芍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培养条件的优化为例子进行深入研究,尽量在理论研究结果上增加论据,确保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3. 归纳演绎法 用知网与万方的主要参考查相关的毫芍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培养条件进行主要文献参考资料的归纳并进行相关的总结分析。 技术路线: 植物体 MS培养基 愈伤组织 加富培养基 发育茎 实验结果检测 | |||||||
4. 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研究条件 ①.愈伤组织接种条件需要在无菌条件下 增长率怎么算 ②.培养基的配置需要在无菌条件下 ③.培养愈伤组织条件:以日光灯为照射光源,每天光照12小时左右,温度在25℃左右 (2)可能存在的问题 1.无菌实验条件不完善 2.选取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不强,影响实验结果 3.24层楼培育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影响实验结果 | |||||||
5. 论文(设计)进度计划 (1)确定选题,填写开题报告 2020年12月—2020年12月 (2)进行课题灭菌条件实验 2020年12月—2021年01月 (3)进行课题愈伤组织诱导实验 2021年01月—2021年03月 刘德华妻子(4)整理数据,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初稿 2021年03月—2020年03月 (3)补充实验数据,论文第二次修改 2021年03月—2021年04月 (4)论文第三、四次修改 2021年04月—2021年04月 (5)论文定稿、装订和答辩 2021年04月—2021年05月 | |||||||
6. 参考文献 [1]Wu, X.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adix Paeoniae Alba[J].Chin J Hosp Pharm, 1998, 18(4):172–173. [2]于晓南,吴红娟,潘瞳.4个品种芍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166-167. [3]沈苗苗.观赏芍药胚培养及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4]安佰义.牡丹组培离体再生系统的建立[D].东北林业大学,2005. [5]刘磊,王志勇.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科技,2014(4)49-52. [6]朱向涛,王雁,吴倩等.江南牡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J].核农学报,2015(01):56-62 [7]毛红俊,孔祥生,张妙霞等.牡丹子叶离体再生体系研究[J].生物学通报,2011(03):43-46. [8]刘改秀,孙国润,王海歌等.中原牡丹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159-160. [9]张庆瑞.芍药组织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 [10]黄凤兰,孟凡娟,牛纪云等.芍药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06):50-57. [11]郭风云.芍药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1. [12]李萍,成仿云,张颖星.防褐剂对牡丹组培褐化发生、组培苗生长和增殖的作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2):71-76. [13]王瑶.两种芍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褐化抑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14]孙晓梅,王慧聪,周文强等.芍药胚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J].北方园艺,2013(10):97-99. [15]王吉凤,李青,包欣.芍药组织培养中污染现象的克服[J].植物研究,2012, 32(1):84-90. [16]曲文静.芍药组织培养及褐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17]蒋桃.芍药组织培养及褐化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42. [18]唐豆豆,李厚华,张延龙等.‘凤丹’牡丹织培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02):160-166. [19]周权男,姜泽海,李哲等.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J].热带农业科学, 2012 (9) :53 -56 | |||||||
李心艾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 |||||||
院系(专业)负责人审核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 |||||||
备注:1.题目类型包括:设计类、研究类、调研类、其他;
2.题目来源包括:科研、生产、教学、其他;
3.除第“4”和第“5”项外,表中所填内容均在表格中的标题下一行开始填写,首行缩进2个字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