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
May 2007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JOURNA L OF TI AN J I N UNI VERSITY (S OCI A L SCIE NCES )第9卷第3期
V ol.9 N o.3
“偏误分析”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朱一楠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天津300384)
摘 要: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产生错误的原因除了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外,还受语言学习规律的影响,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基于“偏误分析”理论,通过对学习者常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教师在处理语际语言偏误、语内语言偏误以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偏误时应处理好全局性偏误与局部性偏误的关系。关键词:错误;偏误;偏误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339(2007)0320280204
收稿日期:2006206216.
作者简介:朱一楠(1959—
)女,副教授.“二战”之后的二三十年内,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对比分析”理论可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外语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多数来自于母语语言系统的干扰。通过从音位和语法结构等方面对母语和目标语进行对比分析,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能预测和避免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在语言学习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对比分析”在预测学习者错误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始发现有许多语法错误并非来自母语的干扰,也无法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来加以解释。这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除了母语的干扰之外还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由此,人们开始把研究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了语言学习的过程上,着眼于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以期发现和了解语言学习的策略和过程。1967年语言学家科德
[1]
在“学习者偏误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
“偏误”的概念,并将“偏误”(error )与“错误”(mistake )进行了区分。他认为:“错误”具有偶然性,属于语言
行
为(language performance )范畴;而“偏误”具有系统性,属于语言能力(language com petence )范畴。它们的划分是以学习者是否具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完成某一表达为标准的。科德还指出:“偏误”实际上是学习者语言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偏误”,是因为人们是以外界的语言标准来衡量它们的。“偏误分析”重点研究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而不是“错误”。“偏误分析”理论的宗旨是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确定偏误的来源,并以此说明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以及偏误在学习者语言系统中的地
位。
一、“偏误分析”基本理论及现实意义
“偏误分析”
(error analysis )理论以学习者使用的语言为研究材料,把目标语作为基准,对语言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大量的偏误分析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的,其
研究步骤大致包括偏误材料的收集(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和对偏误的辨认、描述、解释和评价。在对偏误的辨认与分类方法上,克拉申[2]
等人基于学习者语言操作的策略提出了“表层策略分类方法”。他们对偏误进行了如下分类:省略,如She doing ;添加,如He was g o there ;词素或结构偏误,如He writed to her last week ;语
序偏误,如What they have learned ?这种分类方法能反映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可操作性强。
宠物小精灵动画片对偏误形成原因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语际语言偏误(interlingual errors )。指由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而形成的偏误。本族语的干扰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方面。例如:词汇方面,seewatch 、look 、read 都有“看”的意思,但用法不同:see a film (看电影)、watch T V (看电视)、look at the blackboard (看黑板)、read newspaper (看报纸)。由于汉语中不存
在这样的差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容易产生混用。文化方面,学习者由于不了解目标语的文化习惯,在使用目标语时套用本族语文化习惯而产生语言偏误。比较典型的例子“T eacher Wang (王老师)”就属这一类。在目标语中teacher 为一职业,在称谓“王老师”时,一
般不使用这类词,正确的说法应为Miss WangΠMr. Wang。
语内语言偏误(intralingual errors)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规则时产生的偏误[2]40,如没有完整地应用规
则或没有充分理解规则,甚至错误地推行规则的应用条件等。例如:Mary can dances(玛丽会跳舞,其正确写法是“Mary can dance”);He allowed me come in(他允许我进来,其正确写法是“He allowed me to come in”);The cat ated a m ouse(猫吃鼠,正确写法是“The cat eats a m ouse”)。
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偏误(developmental errors)指学习者以接触到的有限的语言素材为基础,建立对目标语规则的错误假设。如“were”被认为是过去时的标志而产生的错句“They were g o to school on foot”(他步行去上学,其正确写法是“They went to school on foot”)。
确定偏误的三条规则为:一是可理解(com prehensibility)程度;二是可接受(acceptability)程度;三是冒犯(irritation)程度。可理解程度指含有偏误的句子所传达的意义是否能被理解,也就是偏误在多大程度上对句意产生影响;可接受程度指听者或读者对偏误严重性的判断,也就是偏误是否影响正常的交际与交流;冒犯程度指偏误对听者或读者所产生的感情上的刺激,这是从语用学方面来衡量一个句子是否有偏误。一个句子可能从语言知识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偏误,但是却缺乏特定场合的得体性(appropriateness),从而使对方在感情上不能接受。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学习者首先考虑的是意义的表达。在语言规则还没有内化的时候,语言形式偏误的出现在所难免,而且有些偏误的出现是语言学习中的必经阶段。应用语言学家杜雷和贝特曾说过:“不犯偏误是学不会语言的。”语言学家埃利斯在《二语习得研究》一书中指出,不光是学习外语的
人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会出错,儿童学习母语也是一个由偏误到逐渐准确、流畅的过程,就连成年人讲本族语不也会经常出错吗?但人们习惯上对这样的“偏误”持有不同的看法。外语学习者所犯的偏误一般被认为是“有缺陷的”、
“丢面子”的事情,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的偏误则被认为是“过渡性的”,而成年人讲本族语出错则只被轻描淡写为“口误”。由此看来,我们对待外语学习者语言应用中的偏误往往过于苛刻,从而抑制了部分学习者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愿望。
偏误分析理论就是“通过分析英语学习者所出现的语言偏误,揭示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并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偏误分析理论的建立是英语教学的一大发展,开拓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思路,也使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待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态度和方法越来越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对学习者的语言偏误进行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了解学习者对目标语熟悉的程度;第二,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学习语言的;第三,偏误分析对学习者本人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偏误的出现是学习者为了习得语言而使用的一种学习手段,而偏误分析是学习者用来检验其对所学语言所作的本质假设的一种方法[3]。
二、
“偏误分析”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桥震早期的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模仿—重复—强化—习惯形成的过程,偏误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习惯。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偏误是绝不能容许的。笔者认为,这种“逢误必纠”的方法势必给学习者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其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甚至会挫伤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外语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过程,它牵涉到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外语学习者在运用目标语时所犯的语言偏误也是多方面的。应根据偏误分析理论研究的现有成果,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对学习者的“误”加以区别对待,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正确处理学习者口语和书面语偏误
流利和达意是口语训练的主要目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口语中出现的偏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规则运用不熟练,或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应用所学规则来检查自己的语言输出而造成的。对这一类偏误,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在学生口头表达时频频指出和纠正他们的言语偏误,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特别是在以培养学生口语流畅性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只要偏误不影响交流的“可理解性”,那么就应视其为“可接受的”。正常的交流只有在准确性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是可理解的。然而,对于学习者所犯的语言能力错误,教师可以间接地、艺术性地暗示或帮助纠正,然后提供有针对性的操练,并帮助他们巩固正确的用法。
与口语不同,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来检查和修改语言输出内容,尽量少出或
不出语言形式方面的偏误。因此,书面表达重在规范和地道。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两种不正确的倾向。第一,有的教师在批阅学习者的作文时,习惯用红笔划出所有的语言偏误,将学生的作文修改得面目全非;第二,有的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提倡学习者要避免使用不熟悉或把握性不大的词汇或句型,以少出偏误。
第9卷第3期朱一楠:“偏误分析”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281
・
这两种都不是科学的做法。在学习写作时,作文中出现语言偏误在所难免。教师应当根据偏误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笔者认为,对于写作能力较低的学习者,教师可侧重于指出并帮助纠正作文中的全局性偏误,即影响句义理解的偏误,暂不纠正那些局部性偏误,如误用冠词、错用词尾形式等不影响交际的偏误,待其整体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后,再要求他们逐步减少和克服那些局部性错误。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者,教师应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误,在写作练习中大胆运用新学词汇和新接触的句子结构,对这种学习者作文中出现的偏误,可以在偏误处作一些提示性的标记,让他们自行更正,这有助于学生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出错的根源,从而增强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的感悟,并逐步将作文写得措辞精确、句式丰富、语义明了、行文流畅,以进一步提高其写作水平。
2.正确处理全局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
从语言可理解性的角度,将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划分为全局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两类[4]。全局性偏误指违反了有关句子的整体结构规则,从而影响整个句子意义解释的那类偏误(如主谓关系混乱,错用或漏用关联词、词组,语序颠倒等)。比如下面例句中的偏误:“There were a few students failed their English exams this term.”在例句中,there be结构和谓语动词fail连用,造成整句在意义表达上的混乱,该句出现的全局偏误是因为缺少定语从句的关联词that.其正确表达形式为:“There were a few students that failed their English exams this term.”这样句子意义就非常清楚了。
而局部性偏误是指对主句、从句或短语等部分句子意义的描述出现的偏误(如误用冠词、助动词和错用词尾形式以及动词的变化形式等),这种偏误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交际。如:They meeted a race of strange creatures who live in cities in centre of the m oon.这里meeted动词变化形式出现偏误,live也应该为过去时lived,centre之前应加上定冠词the。但这些偏误对整句意义的表达影响不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区别对待全局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目标语,不要怕犯语言偏误;对于那些不会造成交际过程中断或误解的局部性偏误应尽可能避免过多地纠正,以免挫伤学习者运用目标语的积极性。因此,全局性的偏误,即第二语言学习者普遍会犯的并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偏误,应该优先对待。局部性偏误,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自然会逐渐消失。
3.积累经验有效预防学习者语用偏误
语用偏误指的是语言得体性方面的欠缺。英语学习的规律表明:受知识的负迁移和认知能力欠缺的影响,不同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对所学习的内容,会犯相同或相似的错误。比如:
开机启动项怎么设置汉语“听”在英语中由listen to、hear表示;汉语“代替”在英语中用substitute for、replace表示,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表达形式也是不同的:
Listen to the following dialogue and do the
exercises according to it.
Profess or Smith gave a lecture in the auditorium
but I heard nothing.
We should not substitute our pers onal feelings for
the Partyπs policy.
The repairman replaced the w orn2out tire with
the new one.
汉语中的“听”和“代替”,在英语中有不同的表示,如果不考虑语境,看见一词一律理解为一个意思,那就不能准确的表达目标语的原意,甚至导致产生误解。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目标语文化方面的引导,造成一些学习者只能说出或写出语言结构正确的句子,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景下该对何人使用。忽视这一点往往给听者或读者造成感情上的冒犯,甚至引起误会,影响正常的交际。对这种偏误,教师应从中西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着手,使学习者在掌握英语语言结构知识的同时还应多了解其文化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礼仪等方面的知识。比如一些关于颜的短语:汉语“扮红脸”、
“拌白脸”,有人误译成:
Play a red face———Play a white face
而正确的表达是:
play a good cop———play a bad cop
由此不难看出,学习者在理解目标语时,遇到的障碍并不全是语言知识所致,一定程序上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长期观察和收集学习者所犯的偏误,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语言教学的规律,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正确预知学习者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预防学生的语用偏误,
芸豆是什么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习者出现偏误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总之,偏误的出现是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正确看待并艺术性地处理英语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对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教师若过分关注学生在语言使用上所出现的偏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课堂教学的重心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形式偏误的纠正,将技能型外语教学异化为知识型外语教学,偏离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善于预防、发现和纠正错误,更要
・282
・天 津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
创设语境,开展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听、说、读、写
等技能训练,使其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悟、发现和运用语言规则,逐步减少语用偏误,提高英语交际水平。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的语言偏误不必过分挑剔,而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告诉学习者,出现偏误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语言学习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从“多误”到“少误”直至“不误”。这种将学习者的偏误从需要避免、需要纠正的地位提高到作为认识语言学习内部过程的向导地位的积
极做法,十分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逐步走向完善,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C order S P.The S ignificance of Learner Error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 f Applied Linguistics ,1967(5):1612169.
[2] K rashen 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x ford :Pergam on Press ,1982.
[3] C order S 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 Language [M].Ox ford :
Ox fortd University Press ,1986.
[4] E llis R.Under 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
Ox ford :Ox fortd University Press ,1985.
[5] 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
版社,1996.
“E rror Analysis ”Theory and Its E nlightenment in E nglish T eaching小清水亜美
ZH U Y i 2nan
(C ollege of E lementary Education ,T ianjin N ormal University ,T ianjin 300384,China )
Abstract :English learners may make many mistakes when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These ,besid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rem oval of the m other tongue ,are als o affected by the ru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such as phonetics ,v ocabulary ,grammar and its culture.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error analysis ”,analyzes the learners πmistakes to give s 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teachers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all errors ,partial errors of interlingual errors ,intralingual errors and developmental errors.K eyw ords :mistake ;errors ;error analysis ;enlightenment
第9卷第3期朱一楠:“偏误分析”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83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