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朗读者》的反思主题
摘要:《朗读者》是德国反思小说的一部代表作。它不同于其它的反思小说,它不只是限于叙述宏大的故事,还着眼于二战后德国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经历与成长,对二战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剖析。在深受毕飞宇教授讲座启发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对二战历史悲剧的反思、主人公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对多元复杂的人性的反思等角度分析《朗读者》这部小说独特的反思主题。
关键词:《朗读者》;反思小说;成长小说;主题
曾黎个人资料
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先后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这部小说出版后就风靡全球,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这部小说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男女主人公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之外,还在于作者着眼于描写社会底层贫苦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复杂的人性,对德国二战之后的政治、道德、人性等方面进行了反思,用独特的反思视角,激起全人类对战争、人性和自我成长的思考。
一、爱情故事背后对二战历史悲剧的反思
表面上看,《朗读者》是一部着重写缠绵悱恻的旷世奇恋的爱情小说。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男主人公米夏和女主人公汉娜的爱情故事。他们相恋之时,汉娜36岁,米夏才15岁,他们之间相差了21岁,这在世人眼中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奇特之恋。初见之时,汉娜热心帮助因生病而在放学路上呕吐的米夏。米夏被这位善良的女子所吸引,于是两人快速坠入爱河。每次约会时,汉娜都会要求米夏给她朗读文学作品。在米夏朗读时,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有时痛哭,有时大笑。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的时光。然而不久之后,汉娜不辞而别,米夏到处寻她的踪迹,但一无所获。八年时间过去了,昔日的恋人竟然在法庭上重逢。令米夏大吃一惊的是,汉娜竟然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而米夏正是作为法学系大学生旁听了这场对汉娜的审判。之后,米夏从汉娜入狱第八年开始,就一直为她朗读,直至汉娜自杀死亡。毫无疑问,米夏是深爱汉娜的。有人却说汉娜并不爱米夏。然而在汉娜的遗物当中,米夏发现了从一张报纸上剪裁下来的自己中学毕业典礼的照片。这张照片伴随汉娜度过了十八年的牢狱生活,见证她努力摆脱文盲身份,陪伴她走向死亡。汉娜一生都没有将“爱”说出口,但她对米夏的爱一直潜藏在自己的心灵最深处。[1]
透过这部小说的表层,去剖析它的深层内涵,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一部讲述爱情的小
说,还带给读者更深层次的感悟。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在谈及小说《朗读者》时表示,“《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2]作者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促使读者对二战悲剧进行反思。纳粹党发起的反动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德国也因此遭受沉重的打击。战争的残暴在小说中也有许多体现。譬如,汉娜多年身处纳粹军营,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她丧失了女性本能的柔美,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战争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作者的反战倾向是非常明显的。小说通过米夏对汉娜身世的探寻,将人们带回到第三帝国时期,读者从中看到战争的残酷、时代的畸形,以及民众的麻木、冷漠,所有民众都是战争的牺牲品,从而实现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二、对多元复杂的人性的反思
“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丑化为魔鬼”[3]《朗读者》把视角聚焦在二战之后德国底层民众的身上,汉娜曾经在纳粹集中营当过看守。通常来说,纳粹党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凶狠和残暴,然而作者并没有将汉娜丑化成一个恶魔,而是塑造了她人格的复杂性。她既善良又残暴:出于善良,她对一个素不相识的生病的中学生伸出援手;
出于善良,她会被教堂里的天使之音所感动并留下泪水。然而,她也有着残暴的一面。在汉娜和米夏出游的时候,一天早晨米夏出门买早餐,给汉娜留下一张字条。因为米夏并不知道汉娜不识字,她认为她的尊严被冒犯了。于是汉娜勃然大怒,抽出裙子上的细皮带向米夏抽过去。米夏的嘴唇立马破裂,衬衫上也溅满了血。[4]汉娜的这一暴行,将纳粹的凶残暴力、心狠手辣暴露无遗。另外,她还眼看着300多名妇女和儿童被活活烧死在教堂里而不施救,只为了坚守她作为纳粹看守的“职责”。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纳粹党的暴行,但也间接成了推手和帮凶。是纳粹罪恶的环境让本性善良的她变得凶残和麻木。
她不识字,一直认为文盲身份是她的耻辱。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一直隐瞒自己的文盲身份,连米夏都没有告诉。“文盲”是她内心隐秘的角落。甚至宁可多服刑,汉娜也不肯公开承认自己不识字。这也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即便是罪犯,也会有他的尊严和软肋。这里毕飞宇老师还提供了另一种分析角度:汉娜隐瞒自己的文盲身份,也是在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公开隐私的权利。汉娜贯穿一生的弥天大谎,隐瞒了一辈子的秘密,就是为了维护自我形象;她咬紧牙关,不肯公开内心世界,不肯泄露自已是个文盲的真相。她认为文盲是耻辱,公开承认,有失尊严。[5]诸如此类的种种对比描写都体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作者也想借此引导读者思考人性的多面性。
三、主人公自我成长和对自身的反思
在小说情节发展的过程中,男女主人公都有对自身进行不同程度的反思,从开篇到结局,也能看出他们的自我成长。在战争的阴影下,米夏在内省中不断成长,不再听信汉娜的欺骗,不再被她利用。他学会明哲保身,处事圆滑,逐渐从一个幼稚的男孩长成成熟的男人。当然,这其中也有成长的无奈。汉娜则是在狱中听别人朗读,学会读写,摆脱原本的愚昧和无知,良心发现,认识到自己的罪行。是文化、文学让她蒙昧的心觉醒,在精神上获得重生。最终她依旧选择自杀,以死谢罪。这也是她自我反思和成长的终点,体现了她刚烈的一面。
qq团施林克曾表示,他最初写小说的目的只是想让更多人分享、审视这段历史,无论是他儿子还是孙女这样年纪的人都应该知道,自由生活并不是凭空而来。这是一段所有德国人无法回避的当代史。[6]小说中汉娜和米夏其实代表着两代德国人。汉娜代表着父辈,他们有的参与过战争,有的成了战争的帮凶或冷眼旁观者。他们未能阻止暴行的发生,就必须承担战争暴行的后果。米夏则代表着后辈,他们急于抛弃父辈的观念、摆脱战争恶果,殊不知自己与父辈早已有剪不断的联系。因此,施林克在创作《朗读者》时,不曾想回避、掩盖
梦见假花
纳粹历史,而是要更多人去审视、反思那段历史。只有牢记历史,反思战争带来的后果,才能以史为鉴,牢记和平来之不易,防止类似的悲剧和灾难再次发生,这也正是这部反思小说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南楠.《朗读者》——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6):835-838.
视频转换mp3[2] 石剑峰. 文学: 奥斯卡的发动机: 小说《朗读者》作者施林克谈同名电影改编[N].东方早报,2009.
[3][德]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9.
[4]张笛,孙文采.多元人格的矛盾纠葛——解读《朗读者》的主人公汉娜的性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1):133-135.
[5]张笛,孙文采.多元人格的矛盾纠葛——解读《朗读者》的主人公汉娜的性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1):133-135.
[6]吴筠. 写作最初只为无法回避:访《生死朗读》《回归》的作者、德国作家贝哈德·施林克[N].文汇报,2009.斯嘉丽约翰逊被捏奶
梦幻西游手游怎么在电脑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