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2011年第08期媒体观察
NEWS RESEARCH
了预热、铺垫。栏目还邀请著名网络评论员针对栏目开播后的内容期待撰写了评论文章,该文章也在不少博客中被转载,进一步增强了栏目的影响力。
开通短信平台、QQ,全方位扩展社交触角
短信平台,准备接受观众的报料以及反馈,并派员工前往对客服进行了相关培训,让客服更加了解栏目的节目形式以及所针对的观众诉求领域。在节目播出时,电视画面播出短信平台的号码,并让主持人口播提示观众注意。
在栏目开播后,栏目还注册了观众QQ,欢迎热心观众加入QQ讨论新闻,对栏目提出建议、意见,和栏目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做到了栏目与观众之间的无缝隙连接。
从网络主页到微博,从短信平台再到QQ,《法观天下》始终走在社交媒体的最前沿,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多方面地扩展社交媒体渠道。在网络日益发达,影响力日益巨大的今天,利用都市频道雄厚的节目制作能力作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栏目,努力开创传统媒体新的发展局面。
(作者贾建慧: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都市频道)
【摘 要】相亲类节目从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经过对不良信息传播的规范之后,以更加贴近生活的面貌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观众的角度分析相亲类节目受欢迎的心理因素,即满足了观众的社会需要;节目带给观众心理上的惊喜感;节目引起观众心理共鸣从而产生移情。以力求为相亲类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条思考的途径。
【关键词】观众;相亲类节目;心理因素相亲类节目高收视率的受众心理因素分析
——以《非诚勿扰》为例
□ 赵晓妮
相亲类节目自上世纪90年代末时隔10余年后再次得到观众青睐有其社会原因,比如胡小武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角度阐述了这类节目出现的社会条件。
①
在节目播出的前期,因为某些嘉宾的
自我炒作、言论低俗、行为失检、恶意嘲讽、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当行为和不正确观点损害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形象,对观众的爱情观、人生观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由此引来了各界的非议,国家广电总局对此类节目进行规范②
,《人民日报》③、《光明日报》④、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对某些嘉宾行为的恶劣影响进行抨击;学术界也对节目本身和某些嘉宾的言行从传播和观众个体的角度进行了评价,⑤⑥ 对节目本身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提出了要求。
经过这些“洗礼”之后,不难发现,节目本身变得更加规范和成熟,节目中即兴问题的探讨,嘉宾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具生活感和真实感。它们仍然是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之一。从媒体传播的角度来看,“选择性记忆心理、猎奇心理、逃避压力心理与“三贴近”(即观众总是希望信息贴近实际、贴近他们、贴近他们的生活)是此类节目受欢迎的原因。”⑦笔者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从观众心理的角度审视这类节目,为此类节目的完善和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角度。
一、节目中男女嘉宾的风采满足观众的社会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假设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五种需要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⑧
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需要层次,当个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自然地去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其中社会需要包括爱、归属、审美、接纳等。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满足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使观众的精神需求也随之在不断提升,审美需求就是精神需求中的一项,相亲节目的女嘉宾整体上都很养眼,从开始就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要。其次,每个人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会自然地对自己进行“打扮”,将个人魅力展现出来。参加这类节目的嘉宾不像明星的光芒那样遥不可及,不像“达人”的才艺技能那样了得,他们就是身边的人物,也是普通大众,他们的魅力是普通观众可以在自己身上实现的,这让观众
媒体观察NEWS RESEARCH
和节目嘉宾的心理距离变得微乎其微,关注嘉宾就像是在关注自己。
二、节目中即兴交流带给观众惊喜感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认为通过强化可以建立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而强化需要通过刺激物进行,只
要出现类似的刺激就可以产生强化,或正强化或负强化。按照强化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相亲类节目给观众带来的刺激感和惊喜感,进而成为节目的忠实观众。相亲类节目都设置了特有的环节以推进男女嘉宾之间更深的了解,在每个环节之后都会有男女嘉宾的对话,以及嘉宾老师的点评以供参考。因为每期节目嘉宾的差异性,所以话题总是多种多样,呈现多元化,即兴的提问和即时的回答给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带来心理上的刺激,总想知道下个环节会提什么问题,下一个嘉宾会呈现什么问题,观众不断进行的心理强化使其成为节目的喜好者。另外,和看电视剧一样,观众希望看到结局,更何况是相亲类节目,男女嘉宾牵手成功或失败无形中牵动着观众的心。正如有人评价,“电视相亲交友节目的魅力还来自对现实生活同步取材的制作方式,而生活永远给人以惊奇和意外,并制造出种种刺激和感动”,⑨这也便是观众喜欢这类节目的另一个刺激物。目前,大众的生活节奏都很快,电视剧里也能看到感动和刺激,但往往消耗时间,而在此类节目中能获得刺激和感动并且能节省时间,这便成为一种正强化,使观众选择以获得更多的惊喜和意外。
三、观看过程使观众容易产生移情现象
所谓“物以分,人以类聚”,观众在节目中会看到不同风格的人,每个人的心理特质、生活背景都有很大差异,工作也涉及很多行业,比如在节目中,有年轻美貌的女佳丽马伊咪,有中性风潮的谢佳。参加节目的男嘉宾中,有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也有小小甜品店的老板,这种落差展现出多种多样的人生,也体现出各式各样的婚恋选择,但就是因为落差之大,才更让人产生一种刻意制造、精心策划的
意味。⑩在众多因素中引起观众关注的还是个人魅力,
所以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很容易将自己和
某一类风格的嘉宾“对号入座”或进行
心理比较,看自己的人气指数、受欢迎
程度如何,这是社会认同的体现。社会
认同指的是个体通过自己(或他人)在
某体的成员资格把自己(或他人)与
其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社内典型成
员的特征冠于自己(或他人)身上,让
自己(或他人)的特征等同于社内典
型成员的特征。即社会认同是个体认
同自己归属哪个体、哪个社会位置、
哪种文化的过程。在社会认同的基础
上,观众将自己与某位嘉宾归为一个
体时,很容易就会与某类嘉宾产生心理
上的共鸣,进而产生移情。心理学将人
际交往中,人们情感上的相互分享现象
称之为移情,移情能力是设身处地理解
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所以移情变得顺
理成章,移情能力不断增强,嘉宾的进
展自然就牵动着观众的心。另外,移情
还体现在节目的提问环节中,此环节讨
徐峥遭记者控诉
论的话题都是切实的生活问题,观众能
从中领悟到生活中的一些小智慧,尤其
是男女两性之间的相处之道,家庭的经
营之道。观众通过这种游戏化的“感情
体验”, 将自己的异性观、爱情观、婚
姻观和人生价值观放进了对节目中不同
的男男女女的认同、排斥和观察中。这
样的互动会使观众很容易从感情上喜欢
这个节目,在观看时分享自己的情感。
从节目传播的角度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
果,做到电视节目用感性的入口来传播
理性的主题这一主旨。
四、结语
每个节目都有其发展的历程,从
青涩到成熟到最后退出历史舞台,相亲
梦幻西游犀牛将军类节目也不例外。但是我们更关心一个
节目的可持续性发展,《非诚勿扰》这
类节目作为当前承载不同声音的平台,
通过对节目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怎样让
它们在每个时期都能给观众以“寓情于
乐”或者“寓教于乐”的传播效果这是
值得追求的。制片策划、观众、监管部
门对每个节目的审视角度不同,监管部
门主要审视节目内容的传播价值,即节
目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正确的社会舆论导
向,能否传播主流价值观;制片策划部
门关注的焦点在收视率和传播广度上;马思纯回应肚子争议
而观众关注的是能否反映自己的心声,
即观赏性和情感表达。虽然关注的角度
各有差异,但是目的相同,即给观众呈
现丰盛的视听盛宴,让观众在情感享受
哈文的父亲中有所思考和启发。
“三贴近”原则是提高舆论引导能
力的基础,所以观众的角度更为重要,
这就需要从观众实际需要出发,满足观
众的心理需求,这是相亲类节目更好的
发展或者创新的关键点,应以此为根本
点来考虑其它事项,这样的节目才会有
广泛的“众基础”。另外,相亲类节
目基于真人秀,实时性就意味着不可预
测性,不能像电视作品那样去预先设计
刘嘉玲晒小贝合影嘉宾的台词和动作,这就需要节目出台
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比如,上节目前对
报名嘉宾提前有一个审查筛选环节;录
制节目时,对“三俗”(恶俗、媚俗、
低俗)和消极思想的言论予以删除;最
后在播出过程中,主持人在点评时注意
正确舆论和积极价值观的引导。做到对
细节的把关,才能把节目做得更加成熟
和精细,进而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 胡小武《城市性:都市“剩人社会”与新相亲时代
的来临》,《中国青年研究 》2010年第9期,第26-29页。
②《广电总局规范相亲节目:不得讨论涉性展示拜金主
义》,news.163/10/0612/18/690E2BGC000146BD.
html.
③ 姜泓冰、刘阳《西方相亲节目也不敢造次,娱乐至
上必定走向歧途》,《人民日报》2010-6-24.
④ 郑晋鸣、陆金玉《不许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从
〈非诚勿扰〉看传播者责任》,《光明日报》2010-6-24.
⑤ 廖圣清、申琦《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当代传播》2010年第5期,第50-51页。
⑥ 薛晋文:《电视节目的“时代之潮”与“时代之
惑”》,《中国电视》2010年,第25-28页。
⑦ 耶丹《电视相亲节目的观众信息接受心理》,《新
闻爱好者》2010年第9期,第87页。
⑧ 罗宾斯、贾奇著,李原、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
称谓大全(第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⑨ 王艳玲、汪芳、王锐:《电视相亲交友节目从火
爆到降温的思考》,《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期, 第
12-13页。
⑩ 董宜军《<;非诚勿扰>现象分析》,《新闻传播》
2010年第5期,第41-43页。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尹鸿、霍志静《<;非诚勿扰>:寓情于乐》,《现代传
播》2010年第5期,第81-82页。
(作者赵晓妮:长安大学政治与行
政学院)
11
12
11
12
32
2011年第08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