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2021年第15期(总第439期)
育人之道
【摘要】教师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并与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互动,激发其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文章阐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意义,分析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研究渗透美育的实际方法,结合实际案例来验证策略的可行性。【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渗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南通崇川学校    陈彤柳萱
一、引言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爱好、创造美的能力,也被称为审美教育,在全面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很难凭借主观意愿进行学习,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掌握美术技能,提升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有利于在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的同时,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深度分析不同的教学问题,从审美理解、兴趣、授课内容、合作活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意义
美育是培养青少年认识、感受、表现美的能力的有效方式,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与德、智、体、劳并称为“五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中的一环。加强美育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教师将美育作为教学目标,可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渗透美育,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积累宝贵的经验,使其通过美术欣赏、创造来提升文化素质,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1]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难理解美育的意义
美育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培养小学生的内心美,是“五育”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小学生会被不同的文化所吸引,很难对“美”进行定义,也无法对审美进行界定。这就要求教师在考虑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引导。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准确把握学生之间发展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讲解美术知识,使得小学生难以深刻地理解美育的意义,很难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活动[2]。
cs1.6怎么加机器人(二)学生艺术审美兴趣较低
暨南大学地址艺术素材是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艺术鉴赏也被称为广泛审美,是指在接触艺术作品时进行的评价和享受活动,是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心理素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为了增强小学阶段学生的艺术鉴赏兴趣,部分教师会选择在授课过程中直接展示不同的作品,如名人字画、工艺品等,但忽视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上限,展示了其难以理解的作品,如抽象油画、水墨画、雕塑、缕衣绣品等。过于抽象的作品不仅使学生难以理解,而且会打击学生进行艺术鉴赏的兴趣,致使其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为美育渗透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传统课堂资源匮乏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会沿用“灌输式”授课方法,在知识讲解中单向地传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固执己见,刻板地按照教学要求完成任务,并没有培养学生优秀的审美能力。学
生在资源匮乏的传统课堂中,无法到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的途径,只能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来描述不同的作品,这与素质教育理念相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美育的渗透离不开丰富的课堂资源。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美育要求的内容,未重视课堂资源的拓展,仅围绕教材中有限的知识进行授课,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不能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学生个性发展意识较弱
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意识,可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供帮助。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且注意范围较小,不能够集中精力和稳定地观察事物,容易在学习中被无关事物吸引注意力,影响正常的学习活动。由于受到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小学生无法将自己与集体进行有效关联,不能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在集体活动中往往难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发展与进步。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仅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效仿教师的鉴赏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2021年第15期(总第439期)育人之道▲
秦岚个人资料行为,使得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不利于美育活动的开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012网页游戏排行榜四、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策略
(一)加强审美理解十大灯饰品牌排行榜
为了培养学生的内心美,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审美的理解,使其体会到学习美术知识的快乐和发现美的乐趣,从而降低美育的难度,立足于小学生的审美理解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率[3]。
比如在“画水果”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不同的水果图片,并提问:“你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学生回答了哈密瓜、火龙果、车厘子、西瓜、草莓等。教师再展示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说出不同画作中水果的特点,并渗透“美”的知识,加强学生对审美的理解。然后教师鼓励学生选择一款水果,用相应颜的彩笔进行绘画,并与同桌交流互动,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来完善自己的画作。在绘画结束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并逐一点评。对于思维活跃学生,教师要鼓励其创新的理念,并邀请其说出画中的“美”,加强其对审美的理解,鼓励其在日后的美术学习中创作出更具价值的作品。
(二)提高审美兴趣
台风预警信号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审美兴趣,教师要创设“美”的情境,在教学中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其进行艺术鉴赏的兴趣,鼓励其对生活中不同的素材进行整理和收集,并合理地加工,完成艺术创作,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比如在“手工玩具”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以生活中的元素作为导入,展示糖人、纸风车、橡皮泥塑、窗花、纸飞机等图片,鼓励学生结合不同的图片来谈谈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教师再对不同工艺品的创作方法进行讲解,并展示具体的创作步骤,鼓励学生按照提示来折纸,捏橡皮泥,剪窗花等,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积极性。教师下场巡视,并提供相应的指导,观察每个学生的举动是否与美术学习有关,及时将思维“溜号者”拉回课堂,鼓励其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在创作结束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作品滚动展示,由师生共同来点评,对作品的外形、内涵等进行分析,教师做最后的总结与表扬,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兴趣[4]。
(三)丰富课堂内容
丰富课堂内容是优化课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渗透美育,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情感体验。教师在美育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扩充讲解的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在“美丽的花朵”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元素来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最美的花朵,或者根据想象来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朵,并进行介绍,提高学生审美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利用多媒
体展示国花牡丹的图片,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对牡丹花的外观颜与形状进行分析,拓展学生思维,
丰富学生对不同种类花的认知,使学生学会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花,获得良好的美术学习体验。学生在图片的提示下,自行绘制一幅牡丹画,并在课后带上画作到校园的花坛中对比,感受牡丹花之美,加深对花的理解,体会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教师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带领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开展合作活动
合作活动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应增强学生个性发展意识,鼓励学生在共同探究的活动中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达成共同的目标,形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比如在讲解“国画鉴赏”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能力相当的不同学习小队,并以国画大师来对小队进行命名,如“齐白石队”“张大千队”“徐悲鸿队”“李苦禅队”“傅抱石队”等,再鼓励各个小队自行查阅资料或利用多媒体搜索国画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著名画作,在集体讨论中分析国画的特点与创作背景。学生明白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用毛笔、墨、颜料、宣纸等进行作画,代表人物和主要题材分别是,齐白石——花鸟鱼虫;张大千——泼墨山水画;徐悲鸿——人物与走兽;李苦禅——鹰;傅抱石——仕女和高士。教师鼓励学生感受不同国画大师画作中的意境美,在笔墨雄厚、彩浓艳、造型简练的国画中分析国画中蕴含的不同情感,并在课后共同完成一幅国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优秀的审美能力与集体荣誉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学生难理解美育的意义,艺术鉴赏兴趣较低,传统课堂资源匮乏,个性发展意识较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深刻剖析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并通过增强审美理解,提高审美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开展合作活动等有效策略,在不同的授课环节渗透美育。教师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开展美育,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与素质教育理念,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50.
[2]刘雪婕.小学美术教学对情感教育的应用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37):355-356.
[3]杜宪勇.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与奇石文化艺术相结合[J].大众文艺,2018(21):228-229.
[4]陈菁.浅析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彩感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