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的养殖方法
浅谈九华山的佛教文化
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管理方向)      学号:*************        姓名:刘志磊艾德曼合金
【摘要】: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是地藏信仰,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九华山佛教文化独具特的夜里做了美丽的噩梦三个主要特征。
【关键词】九华山  佛教文化  地藏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  菩萨  寺庙
李幼斌个人资料
【正文快照】:
庆祝国庆节
一、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形成与我国的地藏信仰有着一种互动的关系
    地藏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菩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说他是十方世界的大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故名。《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等解释说,地藏菩萨是古佛现身,他在因地曾发下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他现无量身,遍于十方世界,做种种有利于众生的事。在他的眼里“一切男子是
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因他誓愿宏深,故受佛嘱托,是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这中间漫长的无佛时代一切众生赖以救拔的大菩萨。
    我国自唐代以来,崇尚地藏菩萨的信仰极为盛行。地藏菩萨那种“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思想,在广大佛教徒中广为流传。这当然也与唐实叉难陀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和玄奘所译《地藏十轮经》等流行于世有关。但是,这与金乔觉之被看成是地藏菩萨的应世教化众生,关系更为密切一些。 据唐代著名隐士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等典籍载,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开创者为新罗国高僧金乔觉,世称“金地藏”。金乔觉颖悟天然, 24岁时削发为僧。唐开元末年,他携灵犬善听航海而来,遍访江南诸山,最后到达九华山。 相传他来到此地后,常栖居岩洞,以白土 (观音土 )掺粮煮饭而食,进行苦修,感动了当地士绅及广大信徒。同时他又以地藏菩萨的愿行,募得家财甚富的闵让和之九华山地全部,修建了弘法的大道场。并使闵让和先是令其儿子出家,后来自己又舍俗离尘,两人一起跟随金乔觉学法修道。寺院建成后,又以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带领徒众苦修,从而影响越来越大。 贞元十年金乔觉圆寂,其肉身坐石函中,越三年仍完好如初,灵异昭著,信众们尊崇他为地藏菩萨化身,并建肉身塔供奉。从此,九华山被广大佛教信众尊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 地藏菩萨的
信仰更加深入人心, 四方信众纷纷来朝山礼拜祈福 。且不说九华山的香火日益旺盛,就是一般的寺庙,每逢 农历七月三十日,都要举行地藏法会,以纪念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成道日。这一天在民间,江南一带几乎家家都烧地藏香,纪念地藏菩萨。因此,中国佛教中对于地藏菩萨的虔诚信仰,与金乔觉被说成是地藏菩萨的应化身是分不开的,它是佛教地藏信仰作为社会存在对民众的影响与民众根据需要创造和发展佛教地藏信仰互动的结果。
二、九华山对我国地藏信仰的影响
    地藏信仰的流行造就了九华山佛国,使得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反过来,九华山也深化和扩大了地藏信仰。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是瞬时完成的。九华山作为佛教名山,非止佛教,儒、释、道兼而有之。即使在佛教之中,九华山也曾有禅宗和净土两宗。但是,在民众之中,九华山影响最大的或者说在民众心理的认同上主要还是地藏菩萨道场。所以,九华山佛教的兴衰和变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众的地藏信仰。
    九华山僧地藏被尊奉为地藏菩萨,增加了地藏菩萨信仰的内容,扩大了地藏信仰的影响。文殊菩萨信仰、普贤菩萨信仰、观音菩萨信仰都只是菩萨示现,而地藏菩萨则是真正
应化到人间,以僧地藏之身到九华山济渡众生,从而使得地藏信仰从其它众多菩萨信仰中突显出来。同时,僧地藏的身世、神异记载、九华山的行状丰富了地藏信仰的内容。比如地藏菩萨像的变化,僧地藏神格化为地藏菩萨之前,地藏菩萨形象为头戴天冠,或立或坐,现其本来形象。僧地藏神格化为地藏菩萨之后,地藏菩萨像就依照僧地藏来塑造,现比丘象。右手持锡杖,左手握如意宝珠,同时还配两位胁侍 --道明和尚和闵长者,有时还配坐骑“善听”。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形成,使得地藏信仰有了地理上的“核心”和精神上的归宿点。地藏菩萨九华山道场的确立,使地藏信仰与文殊菩萨信仰、普贤菩萨信仰、观音菩萨信仰并驾齐驱,共同构成我国民间的四大菩萨信仰。从此以后,信仰地藏的民众从全国各地来九华山进香、朝拜,认为只要到了九华山,就能拜到真正的地藏菩萨,只有到了九华山,才能表示自己对地藏菩萨的真诚信仰。据旧志记载,宋、元、明清时期信众朝九华山,“远焚香者,日以千计,叫呼膜拜,不绝于途。”同时,这种朝拜的盛况,会给信众以更大的信仰信心,增强地藏菩萨的感召力,扩大地藏菩萨在民众中的影响。
    九华山地藏道场形成以后,极大地促进了地藏信仰在我国的传播。各类关于地藏信仰的经书和记载大量出现,在民间广为流传。与此同时,僧人对地藏菩萨的推崇也盛极起来。
净土宗尤其注重对地藏法门的皈依与提倡。近代净土宗泰斗印光法师尽力弘传《地藏经》,令学者至心读诵,依教行持;九华山仁德法师也极称地藏,以“誓作地藏真子,愿为南山孤臣”自勉,并以此为九华山佛学院校训,教学者依教行持。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形成,使九华山成为佛教圣地。大量僧众集聚于斯,寺院数量和规模迅速发展,不但引来了下层民众的朝拜,还引起了中至士大夫、文人墨客、学者阶层,上至帝王将相的关注。历代游山名人不绝于史,王阳明、湛若水等一大批名人的游历以及帝王将相的赐银、赐名、颁藏和敕封,大大提高了地藏菩萨的知名度,也加速了地藏信仰的传播,使地藏信仰活动逐步纳入官方的扶持轨道,影响愈来愈大。
三、九华山佛教文化载体的发展变化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形成,促进了地藏信仰中刻经、建寺、造塔、雕塑、绘画、音乐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九华山的佛教寺庙,始建于东晋,后历代多有修建。几经沧桑,大部分寺庙已被毁,现存约近百座寺庙,化城寺等九座名刹被列为全国重点寺庙,小天台等三十座被列为省级重点寺院。这些金碧辉煌的梵宫琳宇和小巧别致的精舍茅蓬,或雄居峰崖陡壁之上,或散布在山谷丛林之间,并且根据九华山复杂的地形和特殊环境,因地制宜,
依山就势,灵活合理地布局,同时吸收了皖南民居建筑的精华,精巧构建,造型独特,天然中见雕琢,使佛教气氛与九华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在九华山,一直传播着与地藏信仰相关的经书,在很多寺院内还有与地藏信仰相关的雕塑与绘画(如十王殿的恐怖的地狱刑场雕塑),近年,九华山上还出版了一批与地藏信仰相关的磁带、光盘,加大了地藏信仰在声、相方面的创造与传播。 千余年间,来九华山朝礼和寻幽访胜的文人墨客为人们留下了许多的诗词歌赋,楹联匾额。其中有些是赞美九华山风光的。如唐户部尚书刘禹锡诗《九华山歌》:“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云含幽兮月添冷,日凝晖兮江漾影。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有些是描写在九华山游览和山居的感受的。如唐著名隐士费冠卿诗《答萧建问九华山》:“自地上青峰,悬崖几万重。践危频侧足,登堑半齐胸。……野客登临惯,山房幽寂同。寒炉树根火,夏牖竹梢风”,有些是描绘九华山佛国风光和在山修学佛法的感受的。如唐金地藏诗《送童子下山》:“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执行力学习心得体会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九华山的佛教文化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高品位的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也是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它以特有的旅游功能,不仅满足游客求知、求美、求奇的旅游动机,还满足了游客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发挥九华山佛教文化的作用,让更多的旅游者认识九华山,让更多的旅游者爱上九华山的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