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吃哪些传统食物
  关于中元节吃哪些传统食物
  1、吃鸭
  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鸭”取“压”的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中元节吃鸭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在古代,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2、吃濑粉
  在中元节当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
  3、吃粗茶淡饭
  在山东等地,中元节又称“掐嘴节”,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4、吃扁食
  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现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其实扁食和饺子大不相同。扁食和饺子的区别,首先在皮,其次在馅。
  在皮方面,饺子皮较厚,而扁食皮薄如蝉翼。而在馅方面,饺子馅少,因此饺子的个头也比较小,并且饺子的馅较为单一,多为肉馅配素菜。而扁食就大不一样了,不仅肉类、菜类均可入馅,连鸡、鸭、鱼、蟹等等都可入馅,且特别讲究搭配。
  5、吃“饺饼”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会有吃“饺饼”的习俗,“饺饼”是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相传,饺饼筒是济公所留下来的。济公在国清寺为僧时,见每一餐都剩下许多菜,觉得很
浪费,就把这些菜裹在糊拉汰皮里供下一餐再食用,这种做法受到了众僧的喜爱,便流传至民间
  6、吃花馍
  农历七月十五之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为强烈。一家蒸花馍,街访四邻来帮忙。将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送给小辈,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将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送给长辈,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将花馍捏成鱼型,称为面鱼,送给平辈,意喻连年有余。
  7、蒸面羊
  在华北地区,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这个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这一习俗的另外一个说法是,母亲为出嫁的闺女用白面塑一双羊,当然还要蒸熟,而且羊头还要缠挂上红布条。娘家要组成一支小型送羊队伍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动手切开面羊,并将切下的第一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中,这块“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来新面羊时才能取下来。这其中的讲究是“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新姑爷切完羊后,要吃羊头,出嫁的闺女则吃羊脚,其他的分送男方长辈邻里,以表和和美美,共享喜庆吉祥。
建筑施工图纸怎么看
  中元节的传说故事是什么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 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关于中元节的古诗句
  《中元作》
  【唐】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日赠张尊师》
撩人套路
  【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日观法事》
  【唐】卢拱
  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中元夜》
郭美美事件的影响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迎财神是哪一天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鬼节是农历7月14还是7月15
  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姚贝娜裸照  有些地方,尤其是华南地区,鬼节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
  中元节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
  祭祖
姚千羽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