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古汉语基础
互文是古文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它能避免词语的板滞和单调,增强文章的气势,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互文分为三类;互释型、互补型、既互译又互补的综合型。
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手抄报(一)互释型
互释的互文就是在单句内互为对应的词组中或并列复句(包括某些对偶句、排比句)
中的对称位置上,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包括虚词)、体现出意义相同而用词不同的特点,使诗文富于变化而不呆滞。理解时,要把这些对称位置上的词作为同义词看待。如;“同心一意”中的 “同”和“一”应互释,“心”和“意”应互释。课文中这类互文很多。
1、单句内互为对应的词组中的对称词互释。
重岩叠嶂。《三峡》 “重”和“叠”,“岩”和“嶂”互释。
隐天蔽日。《三峡》 “隐”和“蔽”,“天”和“日”互释。
奇花异石无所不致。《竹溪记》 “奇”和“异”互释。杰克逊为什么变白
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选”和“与(通‘举’)”,“贤”和“能”互释。
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遗”与“余”同义。“风”与“思”相通,指教化。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削”和“割”互释(都是“割地”的意思)。
成骇立愕呼。《促织》 “骇”和“愕”互释。
张尾伸须。《促织》 “张”和“伸”互释。
梦见死人对我笑
有席卷天下,包举申内,囊括四海之意。《过秦论》 “席卷”、“包举”、“囊括”互释(都是“并吞”的意思);“天下”“宇内”、“四海”互释(都是“天下的意思)。
因利乘便。《过秦论》 “因”和“乘”互释(都是“利用、凭借”的意思),“利”和“便”互释(都是“有利形势”的意思)。
追亡逐北。《过秦论》 “追”和“逐”互释;“亡”和“北”互释(都指败兵)。
深谋远虑。《过秦论》 “深”和“远”互释;“谋”和“虑”互释(都是“计谋、韬略”的意思)。
行军用兵之道。《过秦论》“军”和“兵”互释,都指军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过秦论》 “度”、“絜”、“比”、“量”互释(都是“比较,衡量”的意思)。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序”、“朝”互释(都是“让人臣服”的意思),“八州”和“同列”都指秦之外的其他诸侯。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息”、“绝”互释(都是“断绝”的意思),“交”、“游”互释(都是“交往”的意思)。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 “慎”、“敬”互释(都是“谨慎”的意思)。
祥风庆云。《柳毅传》 “祥”、“庆”互释(都是祥瑞的意思)。
放辟邪侈。《齐桓晋文之事》 “邪”、“辟(通‘僻’)”互释(都是“行为不正”的意思)。“侈”同“放”互释(都是“放荡”的意思)。
推贤进士。《报任安书》“推”、“进”互释(都是“推荐”的意思)。
正道直行。《屈原列传》 “正”、“直”互释(都是“正直”的意思)。“道”、“行”互释(都是“德行”的意思)。
2.复句(包括某些以对偶句或排比句形式出现的复句)内互为对应的句子中对称词的互释。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千转”和“百叫”互释(都形容叫声不绝)。
甚平上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愤”和“悱”互释(都是“心情郁结”的意思),“启”“发”互释(都是“启发”的意思)。
郑伊健蒙嘉慧结婚
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陋室铭》 “绿”和“青”互释。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心”和“虑”互释(都是“心里”的意思)。
征于,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征”和“发”互释(都是“显露”的意思)。
教师格言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用”和“为”互释(都是“利用”的意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利”和“能”互释(都是“擅长”的意思)。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蒙故业,因遗策:“蒙”和“因”互释(都是“继承”“因袭”的意思),“故业”和“遗策”互释(都指“先王留下的基业和策略”)。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取”、“举”、“割”、“收”互释(都作“夺取”“攻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