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交流园地
Communication Field
谢 蓝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最近几年中式建筑潮流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另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使自身生活环境增添了一份中国味。中华传统文化牢牢扎根于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打造室内设计的中国味并非一件易事,加之市场各种粗俗加工,使中式家具等一度成为低俗艳丽的代名词,这与当今设计师盲目追求,或者一味迎合业主要求而不深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如何更好地展示室
内装饰设计的中国味,是如今室内设计界需要深思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对现代室内软装设计在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软装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4-0241-02
——————————————作者简介: 谢蓝(1982—),女,湖南益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
人们有时候会起鸡皮疙瘩室内软装设计和室内设计。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最令人骄傲的国粹瑰宝,也是融于我国民族血脉深厚的文化基础。其历史悠长、历经众多,中华传统元素具有独特的美和吸引力。随着越来越多样的软装风格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出现在设计师眼中,形成独特的中式等流派。大部分设计师对中式美仍处于追随流行的探究阶段,中式的内涵具有魅力的美并未很好展现,为了重新回中式的美,文章探究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中华传统元素的应用。
至今的节日习俗和艺术瑰宝。中国传统文化集有形与无形于一体,涉及的内容广泛,题材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种类多样,包括瓷器彩陶、各朝服饰、中国画、京剧以及节日风俗等。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是文化中具体化的各种东西,是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的智慧和历史性的元素。相比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更细致,更亲近化,也更容易融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是独立出来的某个物件或者符号,而是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它背后承载的厚重文化,带着我国文化独有的气息,联系着中华万千历史中的一页,是中华民族不断创造出的智慧结晶。举例来说,当人们看到中国结时,不只是看到了中国结的复杂和精美,看到更多的是由衷至诚的祝福和祝愿。中国结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元素,源于旧石器时期的缝补针线花样,到周朝演变成随身携带玉佩的装饰,直到清朝民间盛行中国结编织艺术,流传到今天,由于它对称的中国美感和精致的结,中国结作为寓意美好团圆的祝福,也成了新年最常见的装饰品,深受世人喜爱。
2 室内软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及其意义
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室内软装设计这件事并非只有今人才能想到,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今天仍有很多完整地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保留至今,最著名的当属故宫。故宫是中国元素涉及最广泛同时也是最精美的建筑体,内部装饰都是经过最出的工匠打造布置,小到窗栏花纹,大到整体花纹样式,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仅是故宫,江南的民居,保留完好的庙宇古迹等都有着元素的印记,散发着浓浓的东方韵味[1]。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室内设计广泛受到西方现代化的影
响,室内设计也早就抛弃传统的繁琐精美,逐渐简化适应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但这并不妨碍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界的新生。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软装设计上与如今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冲突,传统文化元素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依存的。现代人们在关注设计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有独特的精神审美要求,这样的审美自然是因人而异的,但是精神审美在一定程度上会细分到以各个民族风格来命名:如日式、欧式、传统中式、中西合璧等。如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熏陶的人并不在少数,在我国,更多的人对室内设计和室内软装设计的要求提出的还是中国式,中国式设计离不开众多的中国元素[2]。
3 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软装设计的运用要点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目前的室内软装设计中还是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中华文化元素,而不是简单跟随潮流运用几个图案花样,营造出一个具有真正东方美、具有中国内涵的文化氛围的室内环境,是室内软装设计师们需要潜心研究的课题[3-4]。3.1 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
全球化的文化碰撞交流使中国文化遍布全球,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西方设计界也纷纷感叹于中式家具的精美和独特的贵气。中国历史跨度大,在漫长的历史中吸取了众多民族特有的智慧文化,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西方设计师手下具有极高的融合性,能与大多数风格产生别样的协调美,这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不拘束于中国式,在其他风格上也能有属于自己的地位。
3.2 充分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电脑没声音怎么解决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含蓄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也是极隽永与风度于一身,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气质。大多数室内装饰的中华韵味是通过能代表中国传统气质的符号来体现,常见的有梅、兰、菊、竹、松、喜鹊、鱼等。鱼在中国的寓意是年年有余,也象征着平稳繁荣,中国古人喜欢用鱼来表达美好的祝愿,如鲤鱼跃龙门,鱼的寓意来源于商代的玉佩造型,古代官员往往佩戴鱼符,后变成喜庆吉祥的象征,鱼在设计中的运用往往会采取图案,装饰于各种画中寓意吉祥。在中华传统中,吉祥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祝福主题,这也无怪乎鱼能得到先人的喜爱。人们往往出于本能来追求美好祝福,正是因为这样的追求,促进世人生活和平安稳,不仅仅是鱼,中国历来推崇的岁寒三友,也是代表着自身心境追求的自高自洁、淡泊名利,为官为民都应拥有的风度,这是中国独有的气质文化,也是中国人一直赞颂的高尚情商和君子典范。竹是高尚气节,梅是不惧严寒,松是长寿健康。这在中式装饰中也是常常普及的装饰元素,代表主人的追求,同时也能营造清高远离尘世的静谧,出淤泥不染。在中式风格室内设
2019年7月下
计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运用随处可见,这也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和祝福,更好地将
中华文化融于生活中,融于自身血脉中。
3.3 发扬中国独有的美感设计
提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室内的装饰,就离不开中国独有美感在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建筑独有的设计思想,最有名的是因景互借,通过视野范围划分景,使景在人为建筑下自然而然有了层次感,不再单调,具有娓娓道来的神秘感,苏州园林就是很好的案例。借用窗、拱门、屏风等建筑元素将庭院的景划分为近、远、邻等,开辟了赏景的角度,也造就了园林的深度和神秘感。这一点在如今室内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将生活环境变得具有艺术气息,视觉有层次感,除了因景互借以外,还有删繁去简、倾向自然、宛若天成等设计思想,这些都在如今中式室内设计、室内软装设计中有所体现,展示了中国独有美。
3.4 做好传统文化元素与室内软装设计的结合
金陵十三钗女主角如今设计界强调的是物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中华传统元素在这方面并没有突出的实用性,当代设计师还是热衷将各种美学融于空间设计、家具设计中,尽量做到设计美与实用性集一体。当然,中国元素在设计这一方面并不是空有各种符号图案,而是要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提炼精要进行再次设计。恰如其分的中华元素能很好营造中式典雅高贵气息,如果中国元素过多杂乱不统一,就会弄巧成拙,在运用元素时要考虑风格和美感度。例如可以采用雕刻讲究、造型稳重的桌椅书案等,但
徐杨的幸福时光是元素要适量,不能过分强调,出现韵味足以,不必画蛇添足。中华传统文化韵味并不是靠元素堆砌才能成就的高楼大厦,而是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悟出来,就像画中国写意画一样,需要适当的留白才能表达出中式独特的意境。
4 结束语
现代装饰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有些泛滥,有些过于流行化、市面化的元素已经将中国味简化成一个形式和图案。中国元素并不是追求与之表面相似,而是追求神态神似,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工厂的简单加工中是不可能造就的,这关乎现代室内软装设计师对中国味的理解和深刻认知,融会贯通,将中华文化元素融进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再增添一份美和意境。
参考文献:
[1]井浩淼.现代室内软装中纺织品装饰创新路径探讨[J].企业经
济,2017(10):102-106.
[2]曹婷,陈维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人像摄影中的创新应用
探析[J].大众文艺,2018,438(12):161-162.
[3]陈立彬,易璐平.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产品设计与品牌塑造中的
运用:以“上海滩”品牌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18(4):21-24.
[4]李蓓蕾.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
技,2015,28(5):201.
(收稿日期:2019-7-15)
(上接第236页)就无法连续饮水自灌,要通过人力、畜力等媒介来转动筒车对农业进行灌溉。
4 筒车的历史地位
4.1 科技史上的地位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筒车的发明与改进极大地推动了南方稻作农业的发展。中国的筒车在技术上有相当先进的水准,一部筒车可以看出蕴含的重力学、链轮转动运输等物理知识和对自然能源运用的知识,其中链轮转动是农业机械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代表了古代机械技术。如高转筒车,就是利用链转动搬运水;水转筒车链转动与轮轴原理的结合,达到不间断连续提水的效果。此外,
筒车类型的发展从人力到畜力再到水能,体现了由生物能到自然能的转变过程。人们对自然能的利用,反映了人对客观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利用,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农耕技术是古代重农政策下发展的产物,可以说,传统灌溉机械技术的高低是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一个缩影。
4.2 农业史上的地位
自我介绍的作文在古代中国,统治者历来重视农业发展。筒车能够在南方广大地区生生不息传承了千年,不可否认它对农业的极大促进作用。筒车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筒车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地形与自然条件,体现了其因地制宜的良好生态性。南方水系发达,丘陵地形偏多,
筒车是机械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灌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农田水利灌溉提供了更高的保障,更为农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农业历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5 结束语
胡歌与林依晨农耕时代,农业离不开水,离不开灌溉。正是由于灌溉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人工灌溉又效率低下,劳动人民才会在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借助工具帮助水利灌溉。筒车作为一种高效的农业灌溉工具,代表了中国古代农业灌溉机械技术的水平,折射出农耕时代先民的智慧,是农业文明的一种符号。
参考文献:
[1]叶瑞宾.龙骨车与中国古代农耕实践[D].苏州:苏州大学,2012.
[2]李根蟠.水车起源和发展丛谈(下辑)[J].中国农史,2012,31(1):
3-21.
[3]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4]杨伦.杜诗镜铨[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葛汝凤,杨锡林.齐民要术之农具沿革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收稿日期:2019-7-1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