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这年9月25日,鲁迅便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他回信说: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
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其三,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保持一种平常心态。鲁迅看到世界优秀作家极多,而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把每位作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僧多粥少,不必为
此计较。
我想,鲁迅先生60多年前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鉴于过去我们对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有些误解,我们想在此多说几句。
一个典型的观点曾经影响了一部分人,他们认为鲁迅获得了提名,但遭鲁迅拒绝,因为他不愿为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增添光彩。这种将事件政治化的解释,虽然具有激进彩,拔高了鲁迅,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首先,了解诺贝尔文学奖操作程序就会知道,提名和获奖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从提名到获奖有许多路要走,有的由提名到获奖中间长达二十余年,有的作家每年都获得提名,但终其一生亦未能获得评委的垂青。很少有一次获得提名便获得通过的。
邓伦金晨是做完后出来的吗其次,我们来一个假设,如果1927年鲁迅先生没有拒绝提名的话,能否在这一年摘取桂冠呢?可以看看1927年的评奖经历。这一年,评奖竞争非常激烈,进入候选人名单被淘汰的作家,竟有36人之多,这其中还包括托马斯·曼和高尔基这样屡获提名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同时,法国一批有影响的学者推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格森。这种推荐的号召
力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把鲁迅和这些作家相比,他创作的数量或许还略嫌轻了些。
  老舍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透露,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他。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但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1966年就已经去世,而诺奖一般不颁发给已故之人,最后那年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怎么查自己的高考分 
鲁迅
“郎有情,我无意”?
1927年,来自瑞典的探测学家斯文·赫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注意到鲁迅的文学成就。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便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好友台静农发信询问鲁迅的意见。9月25日,鲁迅回复:“诺贝尔奖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不过,诺奖评审马悦然在一次讲座上对此进行了辟谣:“我查了瑞典学院档案,敢肯定地说这只是谣言。”而据鲁迅好友台静农的回忆,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朋友们单方面的好意:1927年,听说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想为中国作家争取一个名额。当时有人积极推荐梁启超,而刘半农则属意鲁迅,便嘱咐台静农出面函商,才有了后面鲁迅的回信拒绝。
老舍、沈从文
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什么是双减
在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老舍之子舒乙公开了父亲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往事:1968年,瑞典派驻华大使,遍寻老舍身影不得,才知老舍早已去世(老舍1966年去世)。由于诺奖不颁给已故之人,老舍与诺贝尔失之交臂。
舒乙的说法来自挪威女汉学家伊丽莎白·艾迪,1979年初春艾迪来华,在与友人交谈中提到“那一年本来已决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老舍”。可是在2000年香港《明报月刊》记者向艾迪求证时,艾迪回复从未谈到老舍,她谈的是沈从文。
沈从文肯定会获奖?马悦然在2007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本不该告诉你,不过现在时间过去很久,我可以告诉你。记得那是1988年5月10日,如果沈从文那个时候还活着,10月肯定就会得奖。”
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2
诺贝尔文学奖第一原则:"作品的普遍价值"。
中国在我心中演讲稿诺贝尔文学奖第二原则:"作者的洞察力(洋人形容为刻骨铭心)"。
诺贝尔文学奖第三原则:"作者的语言技巧(洋人形容为丰富机智)"。
诺贝尔文学奖第四原则:"为中文小说和戏曲开辟了新路"。
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条件是:诺贝尔文学奖只授给活着的作家。
其实评奖的标准是很难说清的,我觉得你到应该先从评奖程序上入手,似乎更能说清楚。
我记得某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时候《南周》做了一一次报道,说的很详细。
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人获得这个奖:最重要的是翻译,中国的文学作品被翻译到西方国家的太少,瑞典文就更少了。
具我所知,鲁迅先生曾经接到过邀请,但他拒绝了。老舍、沈从文都曾进入过评委的眼帘,但因为过世而没有获得。
  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
  1968年诺奖评选,老舍得票第一
  坊间曾传言,老舍先生曾距诺贝尔文学奖仅一步之遥。“不是传言,是真的。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父亲得票排第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奖授予了日本的川端康成。”舒乙向记者透露了这一鲜为人知的事件内幕。
  舒乙认为,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却屡屡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除了政治偏见等原因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和老舍先生同辈作家的作品鲜有被翻译成外文的。而由于老舍先生曾出过国,他的作品有多种译文,甚至连瑞典文都有。1968年,老舍先生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在最终的5个候选人投票中,获得了最多票。“按规定,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该是我父亲,但在1968年,‘’已经进入高峰期,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的下落,一直没有得到准确音信,就断定老舍已经去世(老舍的确于1966年8月24日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东方人。结果日本的川端康成就获奖了。”
  舒乙告诉记者,已故作家萧乾曾携夫人文洁若到瑞典证实过,老舍在评选中确实得票排第一。(华 商)
柯震东李毓芬分手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
高建平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事,一方面瑞典文学院的人三缄其口,一方面全世界的文学界都在议论,有人赞扬,有人批评,有人咒骂。中国人谈起这个奖,似乎想说的就更多。中国过去有几亿人,现在又增加到十几亿,有三千年文学史或五千年文明史,为什么这个奖设了长长的一个世纪,竟然就没有一个中国人得到。于是,有人指责评委们有偏见,有人信誓旦旦,要为中国人争口气,更有人说,既然像XX这样的伟人未获奖,或者像XX 一样的庸人得了奖,这个奖不得也罢。
这样的争论会永久地持续下去。如果有一天,有一位中国作家得了奖,争论不会减少,只会更多。这时,又会有人将得奖者连同评委贬得一无是处,义正词严地指出,某某更伟大得多的人为什么不能获奖,却把奖给了这个X流作家?还会有人出来作“遗憾”、“震惊”、“痛惜”、“无所谓”等千奇百怪的姿态。
文学上的事,本来标准就难定,何况,这个奖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有人想骂也可以,但是,把情况弄明白后再骂,岂不更好一点?
首先是这个奖的定位问题。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世界文学大奖吗?这一点似乎已毋庸置疑,否则,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了。但我还是要问:你对世界文学大奖中的“世界”一词究竟怎么看?弄得不好,就可能闹误会。
1895年,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用他的遗产设立一个基金,将基金的利息每年“授予那些在过去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其中五分之一授予在文学中“创作了富有理想倾向的杰出作品”的人,“文学奖的授予不强调民族的归属,也就是说谁最有资格谁获得,不管他是否属于斯堪的那维亚国家”。诺贝尔还特别规定,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颁发。
既然这笔钱是诺贝尔私人的钱,怎么花,就必须遵从他的个人意愿。其实,并没有一个机构的正式名称叫“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幸而瑞典国家不大,相关方面的机构还不那么多而复杂。于是经国王批准,遗嘱的这一项就被正式解读为“瑞典文学院”。
诺贝尔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一个潜在问题:“斯德哥尔摩的文学院”,或者说“瑞典文学院”是否有能力选出创作了“最杰出作品”的人。早在1896年,此议在蕴酿之中时,瑞典文学院的两位院士就出来表示反对。认为这会使文学院变成“世界性文学裁判所”。今天在任的
院士埃斯普马克则认为,在这两位反对者的话之上,应该再加一句,“排斥处于领先地位的瑞典作家,并把最杰出的文学研究专家拒之门外的瑞典文学院,根本没有能力完成这项敏感的任务。”当然,这句话那两位院士是不会加的,他们是院中之人。此话只有后人或外人才会说。 哪种实木家具好
靠瑞典文学院十八院士个人的力量,在全世界的作家中进行筛选,确立创作了“最杰出作品的人”,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然而,当时的院士们面临的是这样一个选择:要么干,要么把这笔捐赠退回去,从而放弃设立这个奖的机会。而换一个机构做这件事,就违背了诺贝尔的遗嘱。当年的文学院常务秘书魏尔森极力推动此事,他认为,不能剥夺“诺贝尔安排的、使那些长期卓有成效地从事文学活动的欧洲大陆上的文学大师们享受极大的荣誉和利益的机会。”他设想,如果瑞典文学院拒绝做这件可以在“世界文学上取得有影响的地位的工作”,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他还辩解道,通过做这件工作,从而了解世界文学,对于完成这个机构原来所具有的,评判和推动瑞典本国文学的工作,也会有促进作用。他用这三条理由说服了大多数人,于是,文学院只好勉为其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