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梓淇蔡琳离婚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差异区别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区别一
中国古代重视文史类文化,西方近代重视理工科文化,相比较而言,中国人的感性思维强,西方人的理性思维强,这也是造成了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根本原因。
一.中国人的思维极缺逻辑性和求证性,缺乏思维工具的运用,学者指出:中国人的主流思维仍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特点是模糊性;概念是模糊的,思维是模糊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模糊的。
以上几种所谓‘模糊’最突出的是概念的模糊。概念模糊就很难清晰地认识未知世界,概念模糊是我们中国人致命的思维弱点。若一个人概念模糊,你就不可能和他讨论清楚任何问题。所以,概念模糊也为转移话题和诡辩术留下了空隙,轻视概念是不可能对范畴产生兴趣,也不可能上升为抽象逻辑思维。因而我们国人思维重视直观和经验,满足于通过直觉得到一个整体的
粗浅的印象,而不作周密详细的分析。所以中国传统思维特别依赖于感觉,重视具象的知觉.这样的思维很难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也就缺少积极性去探索未知领域,这样,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走过来的,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思考问题。
除法二.缺乏对思维科学的研究使中国人进步缓慢虽然中国历史上出了不少的哲人,思想家,但似乎没有一个进入思维领域本身的研究,如何正确地思维,一直不是中国文人视野中的对象。思维的科学在中国文化历史上也几乎是一个空白,而西方从2000年前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这种经久不息的研究,把思维工具打造得越来越犀利,逐步成为西方主流的思维模式.而中国正好相反,我们先秦时期由于中国古代一直未对思维科学进行过研究,对思维的工具性缺乏自觉的认识,先秦时期我国的逻辑思维的火花,就一瞬即灭。古希腊的思想家一代比一代强,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是柏拉图;柏拉图的老师是苏格拉底,这些学生和老师,一代超越一代。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因而这些大思想家的学生们对老师们的学问,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更有发展,把思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一个台阶到另一个台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也是希腊学术的传统。因为学生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看得更远.而中国的传承正好相反:孔子的七十二个最好的学生中没有一个超过老师的,没有一个是‘站
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而是趴在前人的胯下看世界,自然也就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西方是在怀疑和批判中进步,而中国是在诠释遵从中徘徊和衰落,还有人指出:“与欧洲人相比,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能力很发达,而理性思维的能力却相当欠缺,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历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思想家。
有人也许指出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都是思想家,但按照欧洲人的标准,思想家是指具有最高理性思维水平的人,而诸子百家的学说,基本上都是关于伦理道德等感性思维方面的学说,与慎密严谨的西方哲学相比,显得十分粗糙而肤浅.比如作为中华思想代表的儒学,其核心思的“仁”,“礼”等,都是教导人们怎样立世为人的学说,而不是教导人们怎样进行理性思考的学说。对于中国最大级的哲学家孔子的学说,黑格尔是这样评价的:‘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之点的东西。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中国人每每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都是属于经验上的发明或发现,而不是来自理性的推理与思辨。
中国有几位华裔在美国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他们的功绩也都是属于发明或发现,而不是象达尔文,爱因斯坦那样提出新理论,新学说,面对西方众多的思想家,尽管西方的理性科学早在明代就已传到中国,但中国人对这些理性的东西完全没有兴趣,极少数中国人翻译出来的介绍西方科学的著作被人们扔进了垃圾桶。中国人对科学的态度就象小学生,不被先生打一顿手心,就不可能主动地去学习理性的科学,直到靠理性科学武装起来的西方人,用超过中国人想象的洋洋炮打到中国来挨了痛打之后,才想到要向西方学习理性的科学。
工商管理学硕士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差异二
人有的两种最基本的思维,即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前者更多关注你的感受,我们经常会用“感觉”一词,而对于后者,我们则会用“认为一词。有研究者探究了这两词背后隐藏的心理。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地点
来自波尔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托马斯·霍特格雷夫对此进行了研究,他第一次发现认为/感觉这种措辞上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自我评价,当使用“感觉”一词时,人们的自我评价更为消极。
报道报到从传统上讲,语言能影响人们的思维过程。著名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70年代时开展一项经典实验中就发现,“碰撞”或是“撞碎”(hit vs. smashed)这一用词的变化,就能影响到人们对车祸现场车速的判断。人们在思索自我,甚至思索外在事物时,都会在无意识中受到所使用的语言的影响。因此从逻辑上讲,语言会影响人们如何判断自己。
在最开始的实验中,霍特格雷夫试图弄清“认为”或“感觉”这两种语境对开放性的自我评价有什么影响。共有141名大学生参与了实验,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问题是“请用5分钟时间写下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另一组的问题和第一组一样,只是“认为”改成了“感觉”——“请用5分钟时间写下你感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在答题结束后,霍特格雷夫逐字逐句地对自我评价的内容进行分析。他发现,感觉组的大学生要比认为组在自我评价上更加消极。在对两组大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后,他还发现在答案中,“感觉”一词的出现频率和自我评价的效价成负相关,也即经常使用“我感觉……”的大学生对自己要悲观一些。
接下来,霍特格雷夫进一步研究了“认为”或“感觉”语境对人们的自尊有什么影响。这一次的
实验选用了另外84名大学生,他们也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需要填完整10个以“我认为自己是——”开头的句子,另一组则填写以“我感觉自己是——”开头的句子。之后,他们还要完成一个自尊测验。霍特格雷夫预期,填写了感觉句子的大学生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也要低一些。
结果如他所料,填写了以感觉开头的句子后,大学生不仅在自我评价中报告了更多的消极面,在随后自尊量表上的得分也要低一些。但是,这种措辞变化只对女性被试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有影响,对男性被试没有影响。
霍特格雷夫表示,“认为”和“感觉”能激活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更容易激活一个人去探索过去的情感经历。而语言中的情绪词中存在一种不平衡——消极词要远多于积极词。一旦开始探索情感经历,人们就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中,在观察自己时会倾向于观察消极的一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感觉”容易导致负面的自我评价。
还有一种解释是从反省程度入手。“感觉”一词能诱发人们进行深层次的反省,心理咨询师就常用“你感觉……”这样的措辞,来诱使咨询对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暴露。然而,深层次的反省往往让人意识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的失落感,就容易让人产
生消极的自我评价。
不同的遣词造句都能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在你和朋友打交道的时候,要多说“你认为”而少说“你感觉”,这样既能让朋友获得满足,也提高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在你安慰伤心欲绝的朋友时,不要再说“你感觉”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本就伤心的朋友更加消极。不妨多多启发他们去“认为”自己,在“认为”中,他们或许能获得更多的自我肯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