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化场域及其当代传播价值
作者:张毓强 庞敏废电池的危害
来源:《对外传播》2020年第02期
买二手车要注意什么
        讨论人:
        杜友君 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张毓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郭 晴 成都体育学院教授
        魏 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大规模的体育活动,以其人类不同族参与的广度、全球关注的强度、全球性仪式景观性、在一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交流方面的巨大作用等,备受关注。近年来,伴随传播技术对于信息深度全球化的推进,人类全球性交往日益频繁,日常化的交流倍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传统奥运传播的仪式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观察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节点。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在此之后,中国承接的各种国际赛事日益增加。2015年,中国再次取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
一飞就是一天沪上知名的装修机构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经历着深刻调整,我国国民心态日趋自信、主体性不断增强;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误解与新的利益碰撞也有所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应当赋予奥运传播何种历史使命?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世界友人?奥运传播中如何处理好传统大众传播模式与社会化传播模式的关系?就上述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课题组、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聯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组织专家进行了讨论。
        作为传播场域
什么是三才五格
        张毓强:回到历史的场景中,足够的交流与沟通是解决人类不同体之间问题的重要方式。前现代性的人类交流与大规模的具身性交流活动密切相关。奥运本身不但是一个竞技场域,而且更多是交流场域。人们在这一场域中彼此认知,互相学习,追求沟通基础上的相互理解。现代民族国家产生后,大规模的体育赛事活动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性交流价值。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强化和消解着这种场域传播的力量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