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齐鲁乡村旅游智慧系统模式研究
常德军1,谢 建2,李翠萍1,陈小双1
(1.山东泰山文化和旅游规划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102;
2.山东比特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1)
[摘要]目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并已在很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智慧景区建设能使游客
快速获取旅游资讯、有效防范旅游风险,使管理者实现同行业系统办公、加强监管,使景区优化服务、主动感知。乡村
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但其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同质化现
象普遍、管理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借鉴智慧景区成熟的产品技术进行乡村旅游智慧化改造,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
慧技术助推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山东齐鲁八号风情路项目案例的实际情况展开探讨
及研究,针对游客、管理者、运营三方面,提出智简、一体化的整体综合解决方案,形成齐鲁乡村旅游智慧系统的建设
模式,助力齐鲁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
[关键词]齐鲁乡村;乡村旅游;智慧系统
[中图分类号]F3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城乡居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水平逐步提升,舒缓、放松、休闲的生活节奏和度假方式逐步被人们青睐,进而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极具魅力的民俗文化、舒适的气候和优雅的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深入乡村、感受乡愁。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智慧化的生活习惯,让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面临众多新的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不断应用于旅游景区建设与管理服务中,乡村旅游产业也需要进行智慧化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更好地服务游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国家连续发布十几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
号文件,通过立足三农,发展乡村旅游,持续带动村民就业,改善农村风貌及人居环境。山东具有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乡村旅游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丰富。目前山东省正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涌现出齐鲁八号风情路、商河县大沙河乡村旅游带、日照春风十里、兰陵县压油沟景区等一批高端乡村旅游项目。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山东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4亿人次,旅游消费达到2709亿元。随着依靠报纸、电视等获取旅游信息的传统旅游时代远去,依靠手机终端获取并通过、微博分享旅游资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旅游方式也逐步升级,加之疫情影响,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极为旺盛。在此趋势下,迎来了齐鲁乡村智慧旅游时代。1 智慧乡村旅游概述
1.1 智慧景区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生活方式逐步被人们熟悉和接受,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智慧化建设和布局,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已经成为景区智慧化建设重点。智慧景区,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依托物联网节点设备,感知景区资源环境、设备设施、经济活动数据信息,并将其上报数据平台,建立旅游数据信息池,通过数据模型及云计算技术进行应用分析,及时响应线上、线下旅游活动场景,提供电子门票、智能安防、智能广播、智能网络、智慧停车等服务,达到自运行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效果。
1.2 乡村旅游定义
乡村旅游是旅游者以旅游度假为目的,在乡村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村落中观赏乡村景观、体验特文化的一种旅游方式。游客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原生生活;品尝农家菜,捎带土特产;享受优美自然风光,体验本地风土人情,体验与城市旅游不一样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田园旅游活动。
1.3 乡村旅游的智慧化模式
智慧乡村旅游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乡村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进行智慧建设和整合,实现乡村旅游全过程智慧化管理,满足游客个性化游玩需求,建立服务到位、体验更好、满意度更高的智慧化标准管理体系。乡村旅游智慧化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标准化管理,通过智慧化技术,建立乡村旅游智简、生态化、乡村旅游全域智慧化发展路径。面向游客可解决景点介绍、智能导游、智能门票、咨询发布、互动
[收稿日期]2020-09-27
[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省2019年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齐鲁八号风情路和泰山和居为例探索旅游振兴乡村的齐鲁样板”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常德军(1964—),男,山东菏泽人,副译审,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谢建(1972—),男,江苏连云港人,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酒店、景区IP语音通信、光通信及智能化系统技术;李翠萍(1978—),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陈小双(1992—),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泰山文化和旅游规划设计院文旅产业研究员。
常德军,等:齐鲁乡村旅游智慧系统模式研究
-93-
大庆市中考成绩查询乡村旅游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1期(总第497期)
服务等问题,面向景区景点和管理部门可解决综合安防、流量管理、停车管理、数据挖掘、广告营销等问题。
2 齐鲁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经过多年的蓬勃发展,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乡村旅游建设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在旅游管理、营销、服务方面出现瓶颈,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不标准不系统、服务本土化乡野气息突出等问题,为游客游玩带来不便。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在各地陆续开展,传统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和升级改造迅速推进,但建设标准和层次参差不齐,智慧系统市场价格普遍较高,尤其是一些山岳型景区,存在投入大、见效慢的情况。从齐鲁乡村旅游调研中发现,很多乡村景区项目缺少信息化、智慧化技术应用,基本维持自然资源土建
改造,文化资源包装升级等传统做法,即使有智慧化管理系统,也普遍存在操作复杂、易用性差以及伪智能、不智慧、不兼容、难统一、数据孤岛严重等问题。
目前,旅游景区智慧化系统多达十几个,各系统分散不统一,专业性太强,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不符合乡村文化水平实际状况。新的技术应用并没有很好地促进景区管理服务提升,有的反而导致乡村旅游过度管理,让管理和从业人员无所适从。有些景区智慧化投入较大,但管理服务效果提升不明显,让主管部门和投资者失去信心。
齐鲁乡村旅游多是基于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依托乡村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由地理位置相近、文化渊源相似、产业类型关联的多个乡村组成的旅游系统。在构成上涉及多个乡村,在地理位置上各乡村距离较近,在旅游资源上各乡村有共同人文资源和集中的自然资源,在产业发展上各乡村产业相近或关联。然而由此形成的齐鲁乡村旅游产业链,管理和运营主体分散,需要通过一体化的综合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统一营销宣传、统一服务标准规范、统一会员体系管理。
3 乡村旅游智慧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开展“互联网+”及智慧技术创新融合,智慧化管理已经成为很多景区管理效益提升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利用智慧景区成熟的技术架构体系进行乡村旅游智慧模式研究,结合乡村
旅游资源广袤、分散、天然、传统的基本特性,以及投资少、见效快、管理简单的基本需求,探索一种技术先进、架构极简的乡村旅游智慧模式,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管理、智慧化营销、智慧化服务的水平提升。
齐鲁乡村旅游起步较晚,旅游消费市场痛点仍存。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管理良性发展,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需从乡村旅游智慧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入手,借助物联网、数字化新基建技术,助力智慧文旅消费升级,加快构建“智能+”的乡村消费生态体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建立消费者维权和市场监管体系。在新基建和智能硬件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乡村旅游将面临更多挑战和创新机会。
4 乡村旅游智慧建设制约因素
目前乡村旅游及其智慧化建设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的着力点,但仍存在很多需要补齐的发展短板,主要表现为:基础条件薄弱,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先进技术应用不足,建设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营销手段传统等。
4.1 基础设施薄弱
乡村旅游多为山岳峡谷、河流湖泊、海洋岸线,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地域广袤,但基础设施薄弱,仅有的基础设施多呈带状狭长分布,不集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4.2 建设资金短缺
乡村旅游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路径,虽然目前国家和地方政策形成推进合力,大型企业投资打造康养、生态等类型项目,但整体发展资金短缺,建设资金使用不均,道路、土建等建设占用资金多,信息化技术投入较少。
4.3 标准体系化管理不够
乡村旅游发展接近工业化产业体系,其建设方式已经与农村传统劳作方式完全不同。目前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比较传统,标准化体系化不够,无法达到快速复制发展的产业效果。乡村旅游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户体,需要遵循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在餐饮、住宿、游乐、出行等方面需要品牌化管理、规范化运营、统一营销宣传。
4.4 营销电商技术应用不够
乡村物产丰裕,自然文化资源丰富,以往主要以传统的宣传方式营销推广,品牌知名度低,游客资源匮乏,与目前粉丝网红经济的营销手段差距较大,缺乏相应的电商经营环境,粉丝会员体系不健全,获客能力不足。
4.5 服务质量不强
乡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消费支付手段传统,旅游过程自助设备较少,旅游信息不畅通,服务监管也不到位,严重影响游客游玩体验。游客游玩心情和体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区的服务质量。服务体现景区的软实力,体现景区的综合管理水平,因此要充分考虑城市游客的消费习惯,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力求达到外朴内慧的旅游服务环境。
4.6 信息化技术利用程度低
乡村互联网很多只是达到“通”的状态,网络基础配置较差,移动网络覆盖不全面,带宽不足,最后一公里信息化建设落后,很多区域只能满足简单网页浏览和文本信息交互,与当前的视频流、AI智能等高带宽娱乐服务应用不匹配。基层网络不健全,物联网及节点无法进行有效连接,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低,导致无法形成旅游大数据,主管部门管理决策缺乏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
4.7 旅游人才短缺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较低,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技术IT人才短缺,接受信息化技术机会少,而传统的乡村旅游管理和经营方式难以适应智慧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从业人员理论素
李小璐疑将女儿改名
-94-
-95-
乡村旅游
养和业务能力等各方面都亟需提升,对从业人员进行智慧化建设培训,实现乡村旅游科学运营。
5 齐鲁乡村旅游智慧模式研究
齐鲁乡村旅游智慧模式建设是一个综合性、智慧化的系统项目,是经历传统旅游、电子旅游、数字旅游后进入到的崭新智慧化阶段。目前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管理能力、资金投入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需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攻关,建立一体化、智简综合解决方案,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现旅游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数据收集,定制视频监控平台和网络数据平台,最终实现游客画像分析、水文气象监控、市场精准营销。
齐鲁乡村旅游项目地域开阔,经济带区域分散、建设资金较少、乡村IT 技术力量薄弱为基本现实,各乡村景点分散独立,多为体验、游玩、购物消费结合的旅游业态,建设智慧管理系统可借鉴行业内比较成熟的通信、光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结构规划,探索建立一套投入不高、应用面广、可快速复制推广的标准化大数据管理平台,同时要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管理简单、维护容易等基本要求。
5.1 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创新
乡村旅游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创新是目前乡村智慧化的前提基础,通过乡村旅游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旅游大数据在目的地旅游市场整合与分析、旅游市场环境与趋势、各地旅游市场游客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景区从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数据是基础,乡村旅游信息基础建设至关重要,需做好以下几点。5.1.1 游客信息数据建立。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获取游客数据信息,进行游客画像,抓取游客需求,精准匹配智慧营销服务策略方案。
5.1.2 电商网站建设。电商网站是为乡村旅游对外咨询服务的窗口,也是线上营销的重要途径。通过在网站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乡村旅游景区特,不仅可以为前往本地的游客提供及私人专属预订服务,还能使有出游意愿的游客增加对景区的了解。网站建设建立起游客与乡村线上沟通渠道,建立乡村旅游经营者诚信保障体系,满足游客线上咨询、投诉维权需要。5.1.3 基础网络建设。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化系统运行的基础,虽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比较完善,但在乡村区域及最后一公里的网络设施建设不足,需要项目主体方自行建设完善。
5.1.4 基础数据建设。乡村区域开阔,景区基础地图数据、设备部署、视频影像数据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专题数据库,为景区导航导览、设备管理、客流管理、应急指挥等提供数据支撑。
5.1.5 智能自助服务建设。乡村旅游运行成本普遍较高,服务质量较差,可以通过智慧化自助服务进行改善提升,降低运营成本;考虑机器代替人员,降低人力投入,提高管理效率。
景区自助预订及购物设施、导航导览、在线电商、票务系统、闸机系统,停车场系统以及应急呼叫报警、景区信息发布、智慧民宿酒店等都可作为智能自助服务的先进成熟解决方案,在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规范服务标准流程,建立标准化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真正让游客体验到智慧旅游的方便性。5.2 全光基础网络建设
网络是智慧乡村、美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所有的智能化系统运行都离不开网络,即使是物联网的数据汇聚上传同样需要网络。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旅游智慧系统高速运行成为可能。
乡村旅游地域广袤,游玩景点、经营活动地点分散,配套电力部署不足,传统的网络技术及设备建设难度很大,建设成本较高,网络稳定性差,后期维护成本高。目前光纤到户的PON 无源光网络技术方案成熟,可采用全光OLT、ONU 传输和汇聚设备及技术,借鉴运营商大力推广光纤到桌面的批量化成套及经验,进行乡村旅游全光基础网络建设。
全光基础网络在乡村旅游建设上有很大优势,主要表现在:设备成本低;布线简单,施工费用低;传输分光无需电源,传输距离远(单节点传输距离可达20km)、高带宽。健全的网络架构,可远程管理维护,降低人力费用和能力要求,降低管理运营费用,增强兼容性和扩容性,减少重复投资。通过相关项目对比分析发现,全光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比传统网络系统低40%,非常适合乡村的基础网络建设。
景区的软件管理系统、智能硬件设备,自助设备,包括物联网都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全光网络进行整个乡村项目的网络建设,组建高带宽、扩容性强的健壮网络,通过一次投资,实现15年稳定运行,避免重复建设。
目前齐鲁乡村的带状区域分布,非常适合全光网络部署,可利用光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在齐鲁八号风情路项目六个村庄中间位置部署全光网络:在房庄村(见图1)建立乡村旅游中心机房,部署OLT 局端设备;在本村及其他乡村,分别部署ONU 光网络单元终端设备,实现整个乡村项目的全光基础网络建设,替代运营商低带宽、高费用的网络租用方式。通过一根光纤及ONU 设备,即可实现景点区域数据、音频、视频高带
宽传输,满足游客随时进行短视频内容分享的需求。
图1 齐鲁八号风情路乡村布局
5.3 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乡村旅游项目虽然体量小,但若要真正开启“智慧模式”,涉及的智慧化系统多达十几个,然而很多系统都是独立存在,
常德军,等:齐鲁乡村旅游智慧系统模式研究
-96-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1期(总第497期)
管理不方便、数据不统一、应急指挥调度不及时,数据孤岛现象严重,需要通过数据信息收集,建立统一的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各级数据管理和综合应用,降低乡村管理服务人员能力要求,减少村级IT 管理技术人员依赖。
考试简短鼓励语八个字
乡村旅游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采用1+N 的智慧服务管理模式建设,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一套系统,统管下属乡村及项目,发挥乡镇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指导作用,进行集约化管理。“1”即一个基础数据平台,统一账户管理,统一数据收集应用分析;“N”即N 个管理应用,包括可视化大屏、游客分析、经营收入分析、会员营销系统、电商系统等智慧化应用。系统架构见图
2。
图2 大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图
乡村旅游大数据平台建立后,通过进行生态环境监测、产品质量追溯、政务服务、技能培训,指挥调度各类信息统计,解决孤岛现象,形成联动响应机制和运行的智慧化服务管理模式,让系统运行更智能,减少管理成本,降低管理人员能力需求。
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旅游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云部署(见图3),还可以实现全省、市县、乡镇、村级的多级管理,通过一套系统进行全域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降低智慧管理系统投资,整体打造本地区域旅游品牌,实现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和服务,可通过一体化的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一张图管理,即“一图管一村、一图管一
镇”,所见即所得,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图3  云部署的大数据综合管理系统
乡村的全光基础网络及运营商网络建设后,乡村旅游智慧管理、营销、服务软件系统可以云端化部署,整体降低本区域
乡村智慧化系统投入,实现管理及运营维护统一,通过云计算、智慧化技术实现集团化、品牌化管理。通过建立云票务系统、云电商系统、云店铺收银系统、云酒店PMS 系统、云民宿酒店客房控制系统、云IP PBX 系统、云端应急呼叫报警系统,实现旅游管理服务整体上云,降低本区域乡村旅游的IT 系统投入,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
建立乡村旅游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后,通过数据分析应用挖掘,更加精准完善游客画像,全域渠道效果评估,洞察游客在乡村旅游消费过程中的倾向,建立乡村旅游专属人,精准营销、精准获客,精准高效触达目标客户。5.4 全域一卡通会员体系建立
游客是乡村旅游的参与主体。因此乡村旅游景区需要通过优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体验性、沉浸式的体验,吸引游客前来二次消费,提升获客能力。
传统景区营销线下活动较多,线上营销大部分依托OTA,目前有90%游客旅行会选择线上预订门票、
酒店、车票等活动,OTA 占据线上预订业务50%,旅游产业对OTA 依赖性越来越强,旅游景区的主动权和收益受制于OTA,公域流量一直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流量入口。
随着近期私域流量的火爆,私域流量逐渐向文旅行业渗透,旅游景区都在进行私域流量池的建设,传统的旅游营销方式在慢慢被打破和改变。乡村旅游的“私域流量池”,就是乡村旅
游的线上会员系统,今后的旅游行业的营销会逐步向会员营销、粉丝营销转变,进而把乡村旅游发展为一个闭环休闲消费场所,让游客有更多的复购机会。
乡村旅游通过线上电商活动,提供实时在线服务渠道,建立旅游景区私域流量,减少对公域流量的依赖。同步建立会员体系,让游客产生信任感和忠诚度,提升会员粉丝转换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会员体系建立:
5.4.1 智慧支付入口:线上预订门票、预订酒店,特产订购,线下消费扫描支付过程,进行会员注册。
5.4.2 智慧服务入口:景区扫码购票、扫码语音讲解、扫码导航导览的服务过程,进行会员注册。
5.4.3 传统营销入口:在传统宣传过程和投放广告引流的环境,增加抽奖、积分方式,进行会员注册。
5.4.4 线上朋友圈入口:通过朋友圈粉丝、拼团、砍价活动,吸引线上会员注册。
5.4.5 线下关联行业入口:通过旅行社、导游、出租司机、周边宾馆饭店发展线下入口,在不影响对方经营前提下,通过关联互动,吸引游客会员注册。
乡村旅游会员体系建立后,要继续强化线上营销活动,通过“+视频号+小程序+朋友圈/社”的方式,与粉丝会员产生互动;在乡村旅游吃、住、行、游、娱、购活动中,
实施一卡通会员模式,让景区经营者参与会员体系活动;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会员活动项目,加大会员折扣,提升会员权益,
(下转P139)
收入·消费
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抵制诱惑和腐败的能力。在扶贫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关注人民的利益,同时要公平用权和廉洁用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强扶贫干部的道德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道德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自律是内在的约束机制,只有提高自律意识,才能将外在的强制变为内在的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此外还要加强扶贫干部法律教育,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才能按规定进行扶贫工作。我们不仅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而且
要加强对农村扶贫腐败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使扶贫干部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他们在扶贫中的作用,了解腐败的后果,并能够按照法律规定参与扶贫;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自学、讲座、培训、考核,特别要对扶贫过程中典型的腐败案件进行学习。只有通过改善自我修养,提高对法治的认识,才能够在金钱和权力面前保持自我。
4.3 加快公共管理伦理立法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外研究都比较晚,因此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要加强对公共管理伦理理论研究,将理论上升为法律,理论的最大意义是给人们解决问题的思想和促进实践的力量。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是指通过法律程序将公共管理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并以法典或法律规定的形式加以确定并正式发布,从而使公共管理伦理同法律一样,具有相同的地位和执行力。对于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制定中国公共管理伦理法律,例如《公共管理伦理法》,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建立道德仲裁委员会,道德法律监督局,廉政道德行为监督办公室等执法监督机构。对于这些道德执法和监督机构,政府应给予他们调查,质疑,听证,与检察机关合作对违法行为者提起公共诉讼和调查法律责任的特权。4.4 健全监督制度
近年来中国的监督制度不断发展,在反腐领域中取得了良好成果,但是在偏远地区基层反腐监督不够完善,扶贫腐败屡见不鲜。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中说,权力越大,越容易被监督,权力越小,
被监督的可能性就越小。这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的监督制度,建立从中央到村的监督体系。加强扶贫监督,规范扶贫干部行为。精准扶贫中要建立自身的内部监督,建立扶贫监督部门,落实监督责任。同时要完善扶贫监察巡视制度,尤其是基层巡察制度,到贫困众中深入考察,加强扶贫监测,进一步巩固扶贫责任,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准确问责问效。扶贫外部监督除了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政党监督还需要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包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要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发挥人民在扶贫中的监督作用,对揭发扶贫违法行为的人民应给予保护和奖励,让人民敢于监督。加强媒体监督和舆论监督,对扶贫腐败问题进行曝光,让扶贫信息更加透明化。
[参考文献]
[1] 张辉.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腐败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 苗月新.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1(04):60-63.
[3] 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43.
[4] 刘慧娟.公共管理伦理视角下村干部素质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
农业大学,2011.
[5] 谭琦.转型期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
张铭恩绯闻程大学,2008.
[6] 储霞,张明.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谨防崇高变虚高[J].领导科学,
2014(23):40-41.
让会员粘性更强,持续推动游客复购。
6 结束语
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应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建立起涵盖景区、游客、管理部门、商家等主体在内的畅通的内部技术支撑网络,贯通乡村旅游升级渠道。本文根据齐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结合齐鲁八号风情路项目情况,提出信息化智慧系统、全光无线基础网络、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全域一卡通会员体系的智慧旅游模式建设,具有成熟稳定,智简易用、云端部署的特点,
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对从业人员能力要求不高,在乡村旅游建设中可快速复制推广,可作为齐鲁乡村旅游智慧化建设标准,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智慧化样板。
[参考文献]
[1] 贺剑武.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讨[J].农
业经济,2019(8):39-41.
[2] 黄美忠.智慧旅游环境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J].农业经
济,2017(10):42-43.
[3] 杨晓娟,韩昌豪,周波.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村
凯特-摩丝
经济与科技,2018,29(2):72-74.
[4] 周波,周玲强.国外智慧旅游商业模式研究及对国内的启示[J].旅
游学刊,2016,31(6):8-9.
(上接P96)
廉颇与蔺相如
罗永强,等:精准扶贫下公共管理伦理缺失问题探究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