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河流 自然灾害 
1以外流河为主
(1)长江黄河、珠江注入太平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北冰洋。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2)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
(4)我国外流区河流一般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
夏季
冬季
水位
流量
汛期/枯
水期
汛期
枯水期
结冰期
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
以南:无
(5)中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成为河流的主要水源。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水量减少甚至断流。
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概况
源地:青藏高原A唐古拉山脉注入B海。
长江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支流
北侧
C雅砻江、D岷江、E嘉陵江、F汉江
南侧
G乌江、H湘江、I赣江
湖泊:湖南J洞庭湖、江西K鄱阳湖。
城市:N重庆、O武汉、P南京、Q上海。储备干部是做什么的
上中下游的划分:源头至湖北的L宜昌是汪小菲约秦昊爬山湖北宜昌至江西的M湖口是湖口到入海口是给男宝宝取名字游。
长江干流流经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一大河: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2)长江各河段典型特征
上游
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
支流众多、河道弯曲、湖泊密布
下游
水流平稳、江面开阔
(3)长江是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修建有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
(4)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
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概况
黄河发源于A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B海。
黄河流经C青海、D四川、E甘肃、F宁夏、G内蒙古、H山西、I陕西、J河南、K山东
从源头到内蒙古的L河口为口到河南省的M桃花峪为桃花峪到入海口为游。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支流:上游有N洮河、O湟水中游有P汾河、Q渭河。
与长江相比黄河突出的水文特征:含沙量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2)黄河各河段的特征
上游
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
多支流含沙量
下游
地上河
(3)黄河的奉献
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李现历任女朋友河套平原。到了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
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上、中修建了小浪底、三门峡枢纽。
(4)黄河的治理
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百分比的计算方法
治理措施: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5)黄河凌汛: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往往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河流的特征及分布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干流全长约为5 500千米源头海拔约4 800米。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如图示意黄河干流剖面。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2021·山东日照)据图推断兰州以上黄河干流的水文特征是( A )
A水流急          B.水量大
C含沙量大      D.流量稳定
2(2021·山东日照)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河口到桃花峪段的工作重点是( C )
A防治凌汛      B.开发水能
C保持水土      D.禁止捕鱼
第1题兰州以上河段流经地区海拔高落差最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水流急。
第2题河口到桃花峪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表裸露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重点的工作是开展保持水土工作。
长江、黄河的问题、治理与开发
比较项目
开发利用
主要问题
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治理措施
上游
水能、旅游资源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
中下游
航运、淡水养殖、旅游
洪水灾害
加固堤坝、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库
黄河
上游
水能
土地荒漠化、凌汛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炸冰泄洪
中游
水能、引黄灌溉
水土流失严重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
引黄灌溉
洪水灾害、凌汛
加固黄河大堤、炸冰泄洪
(2021·山东聊城)读图回答问题。
(1)两条河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有________________;为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的是__________;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是__________。
(2)两大水系之间的分水岭是__________(山脉)该山脉与__________(河流)构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两例说明该线的地理意义。
(3)在下列选项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填入图中空白方框内(填序号)
流经甲所在地形区  河堤决口泛滥成灾  流经乙地形区  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