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农耕经济的兴起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以下成就属于中国原始农耕经济的有( )
①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稻谷遗存
②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和建造房屋
③北京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④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中
①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稻谷遗存
②半坡居民会制作彩陶和建造房屋
③北京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④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中
A、①②
B、②③
B、②③
C、②④
柳岩胸围D、③④
柳岩胸围D、③④
2、(2016•临沂)如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黄帝
B、舜
C、禹
D、启
B、舜
C、禹
D、启
3、2017年丁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的主题确定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这是因为黄帝( )
4、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遗址
5、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
A、石制工具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
6、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着居生活
B、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C、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
D、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C、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
D、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7、“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下列居民中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8、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吴亦凡爵迹
A、元谋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
9、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D、
B、
C、
D、
10、“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16年2月,陕西省官方向全球发布下图标识。从中可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欧美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人文始祖”
B、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桥山之巅
C、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D、炎帝和黄帝共同缔造了华夏族
B、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桥山之巅
C、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D、炎帝和黄帝共同缔造了华夏族
12、下面是炎帝、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B、
C、
D、
1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
物候谚语A、元谋人
B、半坡人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
B、半坡人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
14、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完全不可信
B、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不少传说含有极高价值的内容
B、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不少传说含有极高价值的内容
15、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如下图)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
①元谋人 强攻的乖宠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顶洞人
①元谋人 强攻的乖宠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顶洞人
A、①②
B、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D、②④
16、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abb词语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人遗址
17、“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中这段话所描述的“宫室”最早应出现在什么时候( )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北京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