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镇化的概念、表现及意义(判断正误)
(1)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就是城镇化。(√)
(2)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是城镇化最主要的标志。(×)
(3)城镇化的发展使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社会更加进步。(√)
(4)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城镇化过程与特征
1.城镇化过程
阶段 | 城镇化特点 | |
水平 | 发展速度 | |
初期阶段 | 较低 | 较慢 |
加速阶段 | 较高 | 推进很快,城区出现了很多城镇化问题 |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成熟阶段 | 比较高 | 城镇人口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
国家类型 | 所处阶段 | 起步时间 | 目前速度 | 发展水平 | 城镇人口比重 |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
发达国家 | 后期阶段 | 早 | 慢验车多少钱 | 高 | 普通话手抄报内容大 | 相适应 |
发展 中国家 | 中期阶段 | 晚 | 快 | 低 | 小 | 不相适应 |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城市中心区出现了“空心化”现象。
城市“空心化”现象出现在城镇化的哪个阶段?此阶段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
提示:后期阶段。特点: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人口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读《城市病》漫画,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提示: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2.城镇化问题的治理措施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为建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①确定雄安新区发展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②保护好湿地面积,充分利用白洋淀湿地对城市的调节作用;③设置好城市通风走廊,降低沙尘暴、雾霾天气频率;④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好污水处理系统;⑤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新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四、城市的辐射功能(判断正误)
(1)人口庞大的城市就是大都市。 (×)
(2)大都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发展。(×)
(3)大都市能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
(4)城市的腹地特征与其辐射带动作用密切相关。(√)
(5)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主要有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的传播。(√)
命题视角(一) 世界城镇化进程及差异
案例法学习
[把握教考导向]
一、教材这样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37“活动”)
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下图)。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
[思考探究]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提示:特点:城镇人口比例迅速上升,城镇化速度快;城镇数量增多,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入城镇,使得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城镇数量增多;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也很大,使得我国城镇化规模很大。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提示: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适宜,水源较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频繁,吸引中西部大量人口迁入。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气候和水源条件较差;经济发展和交通相对落后,人口密度小;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程度差,经济发展慢,大量人口迁往东部沿海。
二、高考这样考(2020·江苏高考)
城市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下图为我国城市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成熟型城市分布于东部沿海
B.成长型城市分布于中部地区
C.培育型城市分布于西部地区
D.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2)符合天山北坡城市发展定位的是( )
A.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B.“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
C.联系各大城市的重要节点
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可知,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D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天山北坡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综合性枢纽,B正确。
[答案] (1)D (2)B
[教考导向]
人教版教材以我国城镇化进程曲线图和城市空间分布状况为例,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特点及地区差异的形成原因;2020年江苏高考题则以我国已建设的19个国家级城市的空间分布为例,聚焦城市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城市的发展定位差异。在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大背景下,高考与教材实现了“零距离”接触,寓“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新理念于试题情境,体现了高考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创新考查。
[系统必备知能]
1.世界城镇化地区差异
项目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起步时间 | 早晚2021年美好祝愿 | 早 | 晚 | |
原因 | 工业化早 |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 ||
目前速度 | 快慢 | 趋缓(甚至停滞) | 快 | |
井柏然初恋 原因 | 城镇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 |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 ||
城镇人口比重 | 大小哪个牌子的冰箱好 | 大 | 较小 | |
原因 | 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 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一般较低 | ||
所处阶段 | 后期阶段 | 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 | ||
城镇化表现及原因 | 表现 | 逆城市化现象 | 城市发展不合理 | |
原因 |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 ||
项目 | 城镇化 | 郊区城市化 | 逆城市化 | 再城市化 |
表现 | 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 | 人口和企业由城区迁往郊区 | 人口由大城市迁往乡村和小城镇 | 人口迁回城区 |
成因 | 城镇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 城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堵 |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 城镇中心地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
图解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