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作品及三毛形象分析
 
三毛,一个漂泊天涯的女子,以笔为伴,一路上尽情挥洒,于滚滚红尘中写下许许多多独帜一格的作品,倾倒了无数青少年特别是女性读者。本文主要结合三毛的作品来对三毛的作品及三毛形象来进行研究。从三毛的流浪生活,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还有三毛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真实自然的异国风情来对三毛的作品进行研究分析。然后结合这些对三毛作品的分析来探讨她在作品里所体现出的自由、孤独、执着、善良宽容及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的一系列形象。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奏响时,我总会想起那些飘逸单纯、如同海风吹过的咸咸淡淡的文字和那个曾经被青年人万分迷恋和爱慕的名字——三毛。
三毛,又名陈平。因三岁时候读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果真同故事中的“三毛”一样浪迹天涯。为了寻觅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走过59个国家。
一起的近义词她的作品记录了她的流浪生涯,她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以及各个地方真实自然的异国风情。
一、三毛作品内容分析
从25岁开始,三毛就背着背包走世界,度过了十四年的流浪异国的生活,足迹踏遍50多个国家。三毛一生虽然短暂,单作品却十分丰厚,创作了《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等二十三本文集和剧本《滚滚红尘》。这些作品都以三毛的自述性口吻记录了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处处流露着她的喜怒哀乐,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似乎带领着每一位读者跟她一起走过千山万水,穿越滚滚红尘,一路饱览各国的奇风异俗。从三毛的作品中,我体验到了三毛漂泊流浪的生活,了解到了她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和那些充满趣味的真实自然的异国风情。
(一)漂泊流浪的生活
 三毛是个及其向往自由的女子,她讨厌世俗的束缚,因此她背井离乡,流浪于世界各地。
小学时代的三毛就已经初露浪漫主义的锋芒。有一次,她在一篇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中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收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甘婷婷春光乍泄图片[1]是的,三毛向往自由,热爱大自然,这就注定了她一生永不停息的流浪,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这是作家贾平凹对她的评价。
三毛所到过的众多个国家中,应该就属西班牙跟她最有缘分了吧。在她还年少的时候就曾因为喜欢毕加索的画,便开始向往西班牙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殿堂,再加上初恋的失败,三毛决定背井离乡,来到西班牙求学,以治愈失败的恋爱对心灵造成的创伤。“三毛在西班牙做了三个月的哑巴、聋子,她半年中的来信,从不说自己的辛酸。她拼命学语言了。半年之后,三毛进入了马德里大学,来信中追问初恋男友的消息……可见他们通信不勤。一年之后的那个女孩子,来信不一样了。她说,女生宿舍晚上西班牙男生“情歌队”来窗外唱歌,最后一首一定特别指明是给她的。她不见得旧情难忘,可是尚算粗识时务……开始新天新地,交起朋友来。学业方面,她很少说,只说在研读中世纪神学家圣 多玛斯的著作。
天晓得,以她那时的西班牙文化程度怎能说出这种大话。后来她的来信内容对我们很遥远,她去念“现代诗”、“艺术史”、“西班牙文学”、“人文地理”……我猜想她的确在念,可是字里行间,又在坐咖啡馆、跳舞、搭便车旅行、听轻歌剧……这种蛛丝马迹她不明说,也许是以为不用功对不起父母。其实我对她懂得享受生命,内心暗喜。第二年,三毛跑到巴黎、慕尼黑、罗马、阿姆斯特丹……她没有向家中要旅费,她说“很简单,吃白面包,喝自来水,够活!”有一天,女儿来了一封信,说:“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从今以后,一定戒烟。”我们才知道她抽烟了。”[2]
西班牙的课程结束后,三毛到肖邦和乔治桑住过的一个岛上做了三个月导游,赚了一点旅费和一张机票,她到了德国,进入歌德学院,专攻语言。一天念16个小时的德文,9个月就取得了德文教师资格,这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成绩。就连三毛自己都说:“这是我留学生活中最贫乏的一段,我一天到晚都在念书,对德国的人和事完全讲不出来。我认识的德国,就是上学的那条路和几个博物馆、美术馆。”
当三毛再一次回到西班牙时,已经是三毛离家的第七年了。 “我决定来西班牙,事实上还是一个浪漫的选择而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比较我过去所到过、住过的几个国家,我心里
对西班牙总有一份特别的挚爱,近乎乡愁的感情将我拉了回来。事实上,七年前离家的我尚是个孩子,我这次再出来,所要寻的已不是学生王子似的生活了。”[3]在这里,三毛和荷西再次重逢,荷西没有变,依旧是“有少见的英俊的外表又有可贵的童心的男孩。”,最重要的是经过了六年,荷西对三毛的爱也依然没有变,于是,荷西终于实现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梦想”。
因为在一本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了对撒哈拉的介绍,于是三毛和荷西便一起来到了这块残酷,贫困,凄凉的土地。一说到撒哈拉,人们便会想到“死亡”和“荒凉”,但是在三毛的眼里,撒哈拉是浪漫主义者的天堂,是悲凉而华丽的金震撼。对于撒哈拉,三毛在《白手成家》中是这样评价的:“撒哈拉沙漠,在我内心的深处,多年来是我梦里的情人啊!我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的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凄艳恐怖。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转化为一片诗意的苍凉。”[4]
玻利维亚一直以来都是三毛“神秘的向往”,这里有神秘莫测的女巫一条街、有满是魔鬼的狂欢节、有整个南美洲最好吃的美食、还有骨子里留着印第安之血的善良居民。“一望无际
的草原在寒冷的空气里迎着朝阳苏醒,远天边冻结着的一排大雪山,便是粉红的霞光也暖不了它们,那么明净的一片高原,洗净了人世间各样的悲欢情怀。什么叫草原,什么叫真正的高山,是上了安地斯高地之后才得的领悟,如果说大地的风景也能感化一个人的心灵,那么我是得道了的一个。”通过三毛这样对玻利维亚的叙述,我似乎感应到了三毛在那一刻内心里的平静和安详。
三毛就是这样一个永不停歇的孤独的流浪者,她在流浪中寻爱情,在流浪中寻理想,寻她生命中的那株“橄榄树”。读三毛的作品,仿佛自己也跟着三毛一起流浪一般,走过万水千山,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寻求人生的理想。
(二)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读过三毛作品,每个人都会被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深深的感动着。无论是《撒哈拉的故事》、《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三毛和荷西的爱情还是《送你一匹马》中三毛和朋友的友情及对家人的亲情,每一个故事都牵动着读者的心,跟着三毛的述说一起获得心灵的快乐,感染悲悯的情怀,随着文字或哭或笑,随着情节颠倒着迷。
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是无数“三毛迷”心目中的经典浪漫。
by2八卦初见荷西是在朋友家的圣诞晚会上,三毛对荷西的第一印象便是“像触电般,心想,这世上怎么会有那么英俊的男子如果有一天可以作为他的妻子,在虚荣心上,也该是一种满足了。”那时候三毛大学三年级,而荷西才上高三。
其实,三毛心里还是有点喜欢荷西的,但是因为年龄的差异,三毛并没有真正把荷西当做男朋友来看待,而荷西却深爱着三毛。一天荷西对三毛说:“再等我六年,让我四年念大学,二年服兵役,六年以后我们可以结婚了,我一生的想望就是有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5]马德里是很少下雪的,但就是在那个下雪的夜里,三毛拒绝了荷西爱情,看着那个一面跑一面回头,一面回头脸上还带着笑,口里还不断喊着:“Echo,再见!Echo,再见!”的荷西,心里满是惆怅。这样一别便是六年。
六年后,三毛和刚退伍的荷西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个朋友家相遇。并且在荷西家里,她看到满墙的自己的照片忍不住哭了,她问荷西:“你那时为什么不要我如果那时候你坚持要我的话,我还是一个好好的人,今天回来,心已经碎了。”荷西拉过她的手并放在胸口说:“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吧。”于是,7个月后三毛和
如懿传的演员
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简单而匆忙地完成了他们婚礼。撒哈拉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因为三毛和荷西的生活中有了彼此,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甜蜜、温馨与快乐。《不死鸟》中,荷西问三毛:“如果你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你会去做些什么呢”[6]那时三毛正在厨房里给荷西做饺子,听了荷西的问题后,三毛举起了沾满白粉的手,轻轻的摸了摸荷西的头发,慢慢的说:“傻子,我是不会死的,因为还得给你做饺子吃呢。”荷西的眼睛突然朦胧起来,用手臂紧紧环住三毛,直到饺子上桌了才放开。幸福对于三毛来说太短暂太奢侈,就在三毛还在沉浸在婚姻的甜蜜中时,却传来了荷西死亡的噩耗。失去了荷西的三毛痛不欲身,“许多个夜晚,许多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我躲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几成疯狂,相思,像虫一样的慢慢啃着我的身体,直到我成为一个空空茫茫的大洞。夜是那样的长,那么的黑,窗歌手第五季 我是歌手第二季冠军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泪,永远没有滴完的一天。”[6] “我坐在地上,在你永眠的身旁,双手环住我们的十字架。”“我的手指,一遍又一遍轻轻划过你的名字——荷西·马利安·葛罗。”“我一次又一次的爱抚着你,就似每一次轻轻摸着你的头发一般的依恋和温柔”[7]荷西死后,三毛便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接任何电话,不见所有的人,包括朋友,孤独的享受着自己片刻的宁静。她一个人去最后的岛屿,坐在荷西的坟头,静静的坐一下午,直到夕阳落山才肯离去;一个人到山洞里去住,山洞里已经按她的幻想摆好了桌椅,铺了地毯,安装了雕花
的木门;一个人坐在家里的红毯毛绒沙发里,打开昏黄的灯,用口琴吹一曲《甜蜜的家庭》;一个人去听海,幻想荷西在她的身边……
《送你一匹马》是三毛后期的作品,那时候的三毛已经走出了失去荷西的悲痛,很多篇章里都表现出三毛对于友情和亲情的感激。
《回娘家》里,三毛回忆了在西班牙的舅舅家里小住时的情景。因为舅舅的田里种着一望无际的橄榄树,农忙收成的时候我和表妹就去把掉落到地上的橄榄一颗颗捡起来,晚上舅妈总会准备最好的饭菜等着我们回去吃,吃过饭后舅舅会坐在院子里给我们讲故事。《梦里不知身是客》里写到:“母亲只要我回家居住时,午夜梦回,总要起身来女儿卧室探视熄灯。”[8]母亲这样一个小小的习惯动作,足以表现出她对三毛的深深爱和无尽的挂念。《一生的战役》中讲述了三毛和父亲之间一直以来都在相互斗争、相互伤害着,谁都不肯退让不肯妥协,两人之间那种又爱又恨的感情十分矛盾,当最后三毛终于被父亲认同了的时候,却因为突然之间失去了敌人而束手无策,感到百感交集,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爱和信任》中回忆父母为自己一直以来的付出和陪伴。每次回家要单独上街时,母亲都会千叮万嘱:“绿灯才可以过街,红灯要停步,不要忘记了,这很危险的啊!”[9]吃鱼
的时候母亲怕三毛被刺卡住,就连穿衣服母亲也要在一旁指点,因为三毛在他们眼里,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永远都需要父母的保护。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想到自己的父母同样一辈子在为劳着,心里便总觉得不是滋味;
《逃亡》中写三毛因为文字和香港作家张君莫成为了笔友。三毛说:“欣赏张君莫的赤子之心,好似情感复杂,没有归依,整日又在生活的洪流里打滚,可是他的童心,总也磨不掉,你给他机会,它便会显出来,这是最最可贵的。”[10]在我看来,三毛和张君莫是很相似的,他们的文字都很真实,不虚假,他们对待生活都是不肯随波逐流,了此一生,所以对自由、对爱都有无尽的追求,他们都多情,但往往总是被无情所困扰。《送你一匹马》写了三毛和琼瑶那段浓浓的友情。在三毛休学期间,每天清晨六点半就坐在小院的台阶上等着新送来的报子,就为了看那一天更新几百字的《烟雨蒙蒙》。第一次去琼瑶家里时,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喝茶,一杯接一杯。荷西死后,琼瑶为了逼三毛答应自己不轻生而苦缠了三毛整整七个小时。“这一生,我们也不常见面,也不通信,更不打电话,可是,在我掉到深渊里的那一刹那,你没有忘记我,你不拉我,你逼我,不讲理的逼我,逼出了我再次的生命……我不谢你,你知道,这种事情,用这个字,就不够了。”[11]这是再生的恩情,更是永恒的友情。从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个重生的三毛,一个更懂得爱,
并且愿意把这些爱传递下去的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