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说说“国”字
“国”字的出镜率很高,是我们日常接触较多的汉字之一。
“国”字的演变历史如下: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最早,甲骨文的“国”字从戈从囗。戈是当时的主要武器,囗表示土地。二者结合表示以武力保卫自己的土地。金文演变为“或”形,还是会意字,左边是有点的圆圈下面加一横,仍象征疆域领土,右边还是戈表示武器。篆文为了与“或(huò)”相区别,在外部增加了“囗”。隶变后楷书为“國”,简化后为“国”。
史上“国”字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不同的写法也很多,有人统计约有四十多种。《异体字字典》(台湾)中列出“國”的异体字就有32个:
下面说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字。
最古老的“国”字是甲骨文的“或”,读音为yù,本义为邦国,后又作“域”。用例见于西周何尊铭文:“余其宅兹中或”。
跑步机什么牌子最好最简单的“国”字当属“囗”。《康熙字典》称“盖仓颉所制也”。“囗”的本义为“围(圍)”。后作为“國”的俗字而使用,但范围有限,用例见于《商君书弱民篇》:“民弱囗强,囗强民弱。有道之囗,务在弱民”。
自然卷最霸气的“国”字是“圀”。最早见于(汉)崔骃《樽铭》:“献酬交错,万圀咸欢”。《正字通》记述:“唐武后时,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请以武镇之。又言武在囗中,与困何异,复改为圀。”是说有人向武则天建言,说“國”字当中是个“或”,有“惑”之义,认为不吉利,应改“或”为“武”,即以“”代“國”。但又有人说武在囗中被困,与囚无异。于是就把“國”改成了“圀”,取意天下一统,八方朝拜。唐证圣元年(695年)建造天枢(寓意“天下中枢”,由四夷酋长筹资百万亿建于神都即今河南洛阳)。建成后,武则天题写“大周万圀颂德天枢”。但不久唐玄宗即位后,于开元二年(714年)下令销毁了天枢。因为武则天曾造过不少字,以致有人误以为“圀”字也是武则天所造。
最自负的“国”字是“囯”。据《字源》记载,始见于北齐宋敬业造像。但也有资料称最早见于《汉刘向列女传》。是宋元以来小说戏曲刻本中常见的俗字。太平天国年间曾大量采用了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其中就以“囯”取代“國”,并作为太平天国的专用字,在指称其他国家时则另
用“郭”字,可见其称王天下的雄心。
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展览馆,由郭沫若题写的“太平天囯历史陈列”门匾上,“国”字就写成
新股怎样申购了“囯”。当地导游介绍,这是因为郭沫若对洪秀全没有继续进军,使“天国”不完整,深为惋惜而有意为之,当然这也只是讲讲故事而已。如果说是出于对太平天国历史的尊重,那还是有道理的。
民国时,“囯”曾被作为“國”的简体字列入《第一批简体字表》,但旋即又被废止。
最费解的“国”字是,始现于清代。原为“日”的古字,后被白莲教借用作“大中”(大中国),以示与清朝分庭抗礼。据《清代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白莲教之支流》记载:“据其牒文年号,作'大中国庚子年’,國字作,不称大清光绪年号”。如此使用字,应该是看上了中的“丐”字。是为“丐民”(穷人)之国,还是因“丐”有乞求、请求之义,意在求上天福佑。也许是二者之义兼有,亦未可知。
最富民心的“国”字应该是 “囻”。《龙龛手鉴》中把“囻”列为“國”的五个俗字之一,可见最早出现在宋代。能查到的用例是宋代的“诗缉”:“大命谓囻之兴亡也”。“囻”字在辛亥革命初期曾风行一时。《中华大字典》:“囻,辛亥革命时多用代“國”字。”想必是出于“民为贵”的思想,表示推翻大清王朝,建立民主国家的愿望,所以之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也一度写作“中华民囻”。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囻”字流行的时间并不长,之后还是复归于“國”。
最怪异的“国”字是,由三个秦字叠加而成。国的异体字中多数有“囗”,另外则有“或”,都源于古国字。唯独此国字与众不同。据说其来源是秦灭后,项羽把潼关以西的秦朝故地封给秦军的三位降将,因而得名。
东来东往资料
最正统的“国”字是“國”。“國”字从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开始广泛应用,一直至今。在大
陆,“國”是“国”的繁体字;在港台地区未实行简化字的地方则称“國”为正体字。
现在,使用最广泛的,大家最熟悉的,还是作为“國”的简化字“国”。但是对于“国”字的历史来源却有不同的说法。
传统的古代字典《说文》《龙龛手鉴》《正字通》《康熙字典》等中仅有“囯”而无“国”字。书法字典、字汇中也未见古人写过形为“国”字的。近现代的字、词典中一般皆标注“国”为“國”的简化字。台湾《中文大辞典》有“国”,注:國之俗字,但无用例。台湾《异体字字典》注“国”字有两个来源:一为台湾近代出版的《汇音宝鉴》(注同“國”字,无用例);一为大陆“简化字总表”。但历史都不长。
有传说是上世纪60年代讨论制定简化字方案时,郭沫若提出建议把“囯”字中的“王”加一点,变成玉,国里藏金玉,吉祥,从而有了“国”字,此说不可信。“国”字很早就在日本作“國”的俗字使用,并在1945年正式用为日本的当用汉字,郭沫若曾长期旅居日本,不可能不了解这一点。
俗文字学专家张泉涌在《汉语俗字研究》中对“国”的来源作了一段阐述:
又如“国”字,现代日语采用俗字“国”,中国的简化字从之。这是日本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例子。如曾任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研究部长的林大说:“他们(指中国)并没有完全不顾到日本。例如國字,他们先略成囯,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有王的存在,似乎说不通,于是便学日本,加进一点,变成玉字了。”但“國”字作“国”并非日本人的创造。在较早的时候,“國”字俗或写作“囯”,……俗书每有增加笔画的通例,加上“王”“玉”原本皆无一点,所以无点的“囯”俗书便有可能写作有点的“国”。……可见日本汉
字“國”写作“国”,不过是沿袭了中国汉字的俗书罢了。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功能
张泉涌先生讲的合乎情理,但现在还是缺少一个史上的书写实例。我以为“国”字应来源于异体字“”,只是囗与玉为左右结构,如果写法变成包围结构就成了“国”。另外,六朝碑文有一“”字,与“国”很相像,也许日本人参照了这个字。我国的文物宝藏非常丰富,说不定哪一天考古发现会提供一个完全相同的实在例证。其实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与弟子争一字之孰先孰后。日本在学习使用汉字的同时,的确也自己创造了一些类似汉字俗体字的文字,如:円(园-圓)、図(图-圖)、伝(传-傳)、実(实-實)、沢(泽-澤)、辺(边-
邊)、売(卖-賣)等,并都列为了日本的当用汉字。
史上“國”字竟有几十个异体字,的确惊人。我认为个中原因主要如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由部落、分封国、邦国逐步发展到王国、帝国,概念和内涵在不断演变,相应使用
的“国”字也就不同。如西周之前的“国”字为或,战国后用为域,还有等多种字形,直至“國”字出现。但“國”字笔画太多且又常用,刻写十分不便,于是大家总想用简单的俗字替代,各人习惯想法不同造出的俗字也就各异。另外,“國”字的含义和地位特殊,遇到特别人(如武则天)或在特殊条件下(如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总想用不同的“國”字表达不同的含义。于是,就先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国”字。“国”字的历史演变,也充分显示出了汉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