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32-草书释读26
L7-32草书释读26
3.2 地支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地支十二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十二支。我们来看看这些字的草书写法。
子
商务邀请函「子」字,篆书课程讲到过这个字。我们现在讲的这个「子」是十二支第一位,在甲骨文时代,十二支的「子」和子孙的「子」写法不同。十二支这个「子」字写起来笔画繁多,虽然说甲骨文有比较简单的写法,但还是麻烦。子孙的「子」简单多了,就是一个初生儿的样子,楚简上的「子」字,基本上就是现在的写法。但《说文》所收古文「子」,小孩还是有三根头毛,说明当时有些国家的「子」,犹豫在繁简之间。到秦小篆才统一为没头毛的「子」,这确定了此后的写法。
「子」字属于飞带势,二级课程31课就讲过。它是一个「歹」字形飞带势的变化,本来是一横之下两撇一捺,但草书中横、捺经常替换,如「冬」字上面的飞带势,可以是两撇一捺,也可以是两撇一横。章草如皇象,最后横笔雁尾笔势向上,王羲之、孙过庭收尾笔势向下。有些作品如《古诗四帖》的「子」,最后一笔是捺还是横,已经有点分不清楚了。自己包的粽子要煮多久
丑
「丑」字,看甲骨文、金文也是一个手,与我们以前讲的「手」不同之处,是强调了手爪,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直接判定:「此实象爪之形,当即古爪字。」后来出现了繁化的现象,但小篆只是把分散的手爪连起来,变成一竖。秦简也是用这写法,隶定后就是现在的「丑」字。注意简体字用这个「丑」字,替代丑陋的「丑」字,「丑」字本身没有丑陋的意思,读古文还是要分开。
「丑」字草化,有两条途径:一是照小篆隶定,如秦简这样,分笔势先写一个刀字形的钩裹倒笔势,然后加一横。在居延汉简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写法,现在的章草大家王蘧常先生,也是这样写。还有一种写法,改圆转为方折,分解笔势,第一势还是用钩裹倒笔势,第二势是两横奋笔势,这在今草中普遍使用,如王铎这样写法。
寅
马修 波莫十二支第三位「寅」字,最早字形好像一支箭,箭头向上,很像「矢」字,郑玄说「寅,进也」。寅月就是正月,许慎说「阳气动,欲上出」,徐锴说「人阳气上锐而出」,旧说大抵如此。章太炎说:「寅,上象头,下象脊」,似乎是一个动物,两边加了手去抓住。那个头慢慢讹变为宝盖头,两边的手变成了「田」字形。
「寅」字草化,上面宝盖头是宀头势,下面撇捺是交争势,这都是容易的。余下就是中间一横加「田」怎样草化,最关键是省去「田」字中间的十字,只写边框,大致有三种变化:第一一是类似隶书「口」字写法,奋笔势移位一次,居延汉简中就有这写法,但实际
多商网上比较少用。二是把整个「田」用一横替代,连同上面一横组成奋笔势一开半,居延汉简也有,明代张瑞图也是这样草化。文征明把最后的交争势,改为羊角势,这就比较难识了。三是取曲钩势,如王世镗、《章草草诀歌》等用此法,这写法也比较流行,也容易识别。
卯
「卯」字,看甲骨文、金文都是左右对称的,甲骨文常见「卯几牛」,王国维认为就是杀几条牛。《释诂》:「刘,杀也」,而「卯」古音同「刘」,所以「卯」应为「刘」的假
借字。现在杀牛杀猪后,还是把猪牛一分二。有人看了楚简写法,认为是两个人背靠背坐着,但从甲骨文、金文看,实在不大像。一直到汉隶,这个「卯」字写起来还是使转不便。王羲之、张旭左边直接用飞带势,右旁取节耳势,这一来大大方便了,草书也是用这两个笔势。
草书「卯」一飞带一节耳,行、草书都一样,这是不停地顺时针转圈,写起来很顺手。注意节耳势的一竖,草书中可以缩短为一点,如董其昌这写
体育运动有哪些法,〔但董这字左边第二撇写得太直了〕。最后节耳势这点,不要写成一短横,看起来很像「水」字,如怀素写的「水」。
辰
「辰」字,裘锡圭先生认为「辰」是除草的农具,相当于现在的短柄锄,不少学者认为是贝壳做的。金文有在下面加了「手」,表示抓住「辰」工作。居延汉简中有两种草写,显然是从小篆、隶书演化出来的。后来智永的写法同第一种,下面当「长」字写。宋徽宗《千字文》写法类近第二种,但这样写很容易和「厄」搞混,不大好。
巳
「巳」字,这个字真书和自己的「己」,已经的「已」差别很小,这种微小的差别,在草书中很难表现,三个字取势都一样,看起来几乎相同,这时候只好靠上下文意思来分别。当然,你也可以规规矩矩地写,上一课说到「己」,智永、孙过庭都有跟真书一样的写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