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字之冯河暴虎
----得言不可以不察
作者:丁坎
“暴虎冯河”这个词大家不会太陌生----孔子在论语里讲过:“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今天普通的词典都将“暴”字解释成赤手空拳,这种解释是否正确,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
一  缘起
1975年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出土的[冬戈]方鼎,上有这样的铭文:
(图一:[冬戈]方鼎)胡歌刘诗诗mv
这段铭文并不太难,一位古文字研究学者,很快就把大部分铭文释读出来了。
这里我们要关心的红杠所标注的那个字,暂且称为X。X上数五字起,到下数一字止,可读为:
1
2
“赐[冬戈]1
玄衣朱X 襟。”
那么这个X 是什么呢,这位学者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因为他对古文字研究前辈学者的工作很熟悉,一看到X ,他就想到一位前辈学者约三十年前2释读出的一个字,也就是X 中“衣”形所包裹的那部份。
二  释“暴”
医院总是乏味的,尤其是对那些才华横溢,精力旺盛的人来说。
据说印度数学家纳玛努贾3生病住院的时候,其师哈代4去看他,对他说:“我今天来时坐的车,车牌号是1729。这真是一个最乏味的数,不到一个有趣的性质。”谁知纳玛努贾却说,“你完全说错了,
我的朋友。1729这个数真是太有意思了。它是第一个可以用两种不同方式写成两个数的立方和的数:黄秋生占中
(12^3 + 1^3) 和 (9^3 + 10^3)。”
这就是天才的标志:闲不住和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我们要讲的这位古文字学家,也正是这样的天才。
他四岁的小儿子不慎烫伤,需要住院,他来陪伴,因为无事,寂寞得不得了。这
时,一位老朋友寄来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5救了他,他立即把无处消磨的精力投入到
该书第五册所载的三种《诅楚文》6上。大约一个星期,儿子出院,他已成竹在胸,不久
就写出了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诅楚文考释》。几十年后此书仍是石刻文字研究者的必读
1 作者注:应为人名。
2 编者注:
郭沫若于1947年首次发表《诅楚文考释》,裘锡圭于1975年释读出该段铭文,其间不足30年。 3 编者注:
拉玛努贾(Srinivasa  Aaiyangar  Ramanujan,1887~1920),印度数学家。出生贫寒,16岁考入马德拉斯大学,后辍学。1911年于《印度数学会刊》发表第一篇论文,1913年受英国数学家哈代邀请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18年入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20年因离世。拉玛努贾是哈代的学生,又是哈代在数学研究中的合作者,在数论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舞的偏旁是什么偏旁参考链接:/wiki/Srinivasa_Ramanujan
4 编者注:
哈代(Godfrey  Harold  Hardy ,1877~1947),英国数学家。1898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数学荣誉学位考试一等及格者。1900年被推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其数学贡献涉及解析数论、调和分析和函数论等领域,一生共发表350篇论文和8部专著。1940年出版《拉玛努贾》以记述拉玛努贾的生平和研究成果。另著有《一个数学家的辩白》(A  Mathematician's  Apology )谈论数学之美。
参考链接:/wiki/G._H._Hardy
5 编者注:
《中国历史参考图谱》:郑振铎编,计24辑,618版,收录我国上古至明清时代有关宝绘墨迹、鼎彝磁皿、石像泥俑、壁画零缣等图片3003幅.
参考链接:news.artxun/chunqiuzhanguo ‐569‐2843640.shtml
6 编者注:
《诅楚文》:相传为秦石刻文字。战国后期秦楚争霸激烈,秦王祈求天神保佑秦国获胜,诅咒楚国败亡,因称《诅楚文》。《诅楚文》刻在石块上,北宋时发现三块, 根据所祈神名分别命名为“巫咸”、“大沈厥湫”、“亚驼”。现有史籍未载《诅楚文》的刊刻时代,后世学者对此多有争论。
参考链接:baike.baidu/view/541517.htm
书。
这里要讲的就是,下图红杠标注的那个字。
(图二:巫咸(部分))
对这个字,他解释说:
3
4
西安封城了吗殷世航何婧婧分手原因聊天记录(图三:《诅楚文考释》(部分))
从其解释可知,上引《诅楚文》文字为:“内之则暴虐不辜。”7
7
作者注:《诅楚文》共三种,根据所祈神名分别命名为“巫咸”、“大沈厥湫”、“亚驼”。这里郭沫若释读的是“大沈厥湫”。但因为清晰度的缘故,作者使用的是“巫咸”的图片。所以“巫咸”的“内之则暴虐不辜”的“辜”字在所引郭文中为“姑”,图中可见。
5
三 析疑
由于前辈学者释读出从戈从虎的字当为“暴”字,七十年代释读[冬戈]方鼎的学者立即释读出X 从衣从暴,即“襮”字。这个字,在诗经里出现过: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吴莫愁怒怼女歌手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诗经·唐风·扬之水》
这个字,按照《尔雅》的说法:“黼领谓之襮”,于是[冬戈]方鼎铭文中的“玄衣朱X 襟”就是“玄衣朱襮襟”8。至此,这两个字的释读就成为不可更移的定论,也是学术薪火相传的一个佳证。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原来“暴”字是从戈从虎,从字形分析来看,应该是持戈斗虎,而不是赤手空拳跟老虎放对。那么,这个误解是怎么发生的呢?
《尔雅》中有:“暴虎,徒搏也。”《毛传》中将“暴虎”解释为:“暴虎,空手以搏之。”其实,《尔雅》之“徒”,徒步而非徒手也。从字形来看,徒的本义自然也当与行走有关。 毛公那疯子9,又一次让谬种流传。
其实,毛公的解释是针对《诗经·郑风·大叔于田》的,该诗全文如下: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无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从此诗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田猎的基本配备是良好的战车----“乘乘马”,“乘乘黄”,“乘乘鸨”。勇悍的“叔”下了战车,袒裼暴虎,这样的危险在于,攻击失利后不便迅速逃离。
敢于这样做的勇士,都是出于自己必胜而无需逃离的自信。至于说要赤手空拳,那就过了,就连小说中的武二郎,也不肯放弃手中唯一的武器----哨棒,赤手打虎是哨棒折断后的无奈之举。
《论语》中孔子之所以认为“暴虎”不可取,在于此举放弃了本来具备的有利客观条件(车),而一味逞血肉之勇,属于无谋之举。
现再将其与“冯河”对照一下:                                                            8
作者注:朱襮襟‐‐‐‐饰有黼纹,丹朱纯缘,下连于襟的斜领。玄衣朱襮襟,就是有这种斜领的黑衣。 9 作者注:语出闻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