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采访活动往往是从寻新闻线索开始的,之后依据线索提示,到采访对象进行采访,采访过程中了解全部事实,最后写成新闻报道。可以说,寻新闻线索,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第一步。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发现,去寻,生活中的任何一小点,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线索,可以说新闻线索无处不在,等着有心人去发现去挖掘。报道和采写独家新闻,是任何新闻记者所梦寐以求的事情。独家新闻从何而来?从新闻线索当中来。一、新闻线索及其特点
新闻线索是指示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记者发掘题材的一种凭据,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这种线索往往比较简略,甚至一鳞半爪,要素不全,零零散散。新闻线索首先告诉记者哪里有新闻,新闻或者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其次线索是一个简单而又不完整的信号,需要记者去发现去挖掘。第三,发现新闻线索要求记者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价值观念。第四,挖掘新闻线索要求记者紧追不放,连续作战寻根溯源。
二、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的作用
记者的采访活动往往是从寻新闻线索开始的,然后依据线索的提示,到知情人进行采访,从采访中获取事实的全部新闻事实。从采访的整个过程来看,记者寻新闻线索是采访的第一步。
新闻线索需要记者自己去寻。假如记者不会寻新闻线索,别人报什么,他也报什么,毫无优势可言,如果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闻,你发现了并且报道出来,那就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是只有一家新闻机
构单独报道的新闻,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和权威性,媒体间的竞争力也在于此,鉴于独家新闻的巨大推动力,任何新闻媒体都会要求记者寻独家新闻进行报道。
一旦记者到了新闻线索,就可以理清采访思路,拟订采访提纲,然后按照采访计划进行新闻采访,由此看来,新闻线索对于记者采访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到底记者在寻新闻线索时,要注意哪些信号,哪些信号是新闻线索,或者可以转变成新闻线索,进而使记者发现并挖掘出一条新闻呢?
三、记者要注意哪些信号以及渠道来寻新闻线索
由于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时效性,它“喜新厌旧”,因此,寻新闻线索要抓第一。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这些在当时都是第一的新闻。这些新闻一定是读者最关注的新闻,因此记者始终要有抓第一的采访意识。比如,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作为记者要想到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要第一时间赶去采访,第一时间采访第一个从车站出口走出的乘客。
预测新闻的发生,也是寻新闻线索的有效思路。有些新闻具有前瞻性,例如体育赛事,记者预测谁将获得冠军,谁将赢得比赛,实际上这就是在预测新闻的发生,也是在寻新闻线索。记者去商店购物时发现有大量商品在打折出售,这时候他能想到的是什么?商品为什么要打折,是不是由于商品过剩,这会打破市场格局,可以想到:去采访商家去采访消费者,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作出预测性的新闻报道。
寻第一与预测新闻不完全相同,不仅需要记者自己寻,自己发现,还需要记者有前瞻性思维的思考和判断,确定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记者寻新闻线索的重要依据之一。
将以前报道过的新闻与最近报道过的同类新闻做对比,是寻新闻线索的一种途径。如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的《重访大别山》,15年前记者们采访了那里的孩子,如今15年过去了,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那里的孩子怎么样了。通过15年前与15年后的对比,可以反映出大别山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容易让读者体会到那里的巨大变化。
变换报道角度是记者寻新闻线索的一个入手点。同样是一件事,其他媒体已经报道过的
新闻,如果报道角度与他们一样,那么毫无新闻价值可言;如果记者能够通过他们已经报道过的新闻中挖掘出一些信息,以另一种角度来报道这件事,关注别人没有关注到的问题,寻别人没有采访过的人进行采访,就能得到新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是别人没有注意的角度,也可能是迥然不同的故事,也可能是已经报道的跟踪报道,这样寻线索,这样挖掘线索,也非常有意义。
军事战役新闻线索无处不在,看似一句很简单的话,但要寻起来却不容易。发布新闻的政府机关,或者编辑部送给记者的新闻线索,是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的,但是这些新闻线索是记者等来的,一般这类线索会比较少。平常,记者应当经常主动联系有关机关,企业单位,众团体,努力获取新闻线索。来自基层广大通讯员和读者提供的新闻线索往往是一条广泛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任何一家新闻媒体的记
者数量都是有限的,因此各家媒体和记者为了加强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通过广交朋友,进而建立通讯网络,设立等方式,使媒体成为一个情报中心,只要这条通道畅通无阻,新闻线索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说完了寻新闻线索的信号,接下来来说说寻新闻线索的有效渠道有哪些:昆山市属于哪个省
寻新闻线索,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强调记者的发现,要靠记者在自身观察和不断的问问题、挖掘旧闻中获得。记者寻新闻线索的渠道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它成为记者寻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在这个网络时代,记者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浏览网络信息,特别是那些新加入新闻工作领域的记者们,认识人不多,报道领域也不了解,这时网络可帮了他们大的忙,他们可以进入聊天室、BBS、博客等,看看最近网民都在关注什么事情,哪些帖子是点击率最高,跟帖最多的,哪些内容是当前大家都在关心,并且还没有结论的。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新闻线索,只要发现有些内容值得去挖掘的,就可以进一步进行采访、追踪,查个水落石出。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本来就是作为消息传播渠道,经常浏览网络寻线索,应当是当代记者的重要选择。
第二种是经常读报、听广播。也许有人要问了,从报纸广播中寻线索,不是等于在吃别人的剩饭吗,这怎么能是寻新闻线索的一种渠道呢?已经刊登出来的新闻里难道还有重大线索吗?有!一些记者就是从刊登出的一些小消息中到了新闻线索,发觉出新闻价值,采写出了成功的新闻报道。有
些电视媒体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报道,之后作为新闻线索去采访,去报道,发现新的人物,事物,视点,这些在同行中寻新闻线索的方法用的很普遍。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的张台长一直提倡“新闻要放大做” ,是啊新闻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就看记者是想把它做大还是做小。例如一条新闻线索,记者去现场采访,他可以为了应付写一条简讯或者短消息,他也可以仔细采访,写成一则完整报道,他更可以深入采访人、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彻底挖掘写出长篇通讯或者一则专题报道。细心观察,仔细寻,记者与作家只有一步之遥。
第三种是广交朋友。作为记者,新闻线索的获得的多少与及时程度,与他的社会关系网是有联系的。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有培养、构建自己关系网的习惯。这对以后工作的帮助是巨大的,有些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闲聊,也会成为新闻线索,听起来很神奇,因此不能随意放过认识的人和看似无关的线索。下面举一个例子,《北京青年报》原本是一张发行量很小的中学生报,它是如何发展为发行量大的现代都市报的呢,是因为该报有一支勤奋的记者队伍。如何勤奋呢?原来他们的记者不仅自己在北京采访,勤跑、勤问,还在全国各地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消息员,随时向记者提供新闻线索。记者的关系网越大,工作也相对轻松,新闻线索的获得也会更加容易,采写报道也会得心应手。
第四种是要重视读者来信及。很多新闻机构,都开设了,并设立报料奖,这样的举动就是鼓励人们提供好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而新闻机构可以把这些当作新闻线索,然后让记者去了解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人物,采写新闻报道。笔者所实习过的浙江
电台城市之声新闻部,就设立了24小时新闻热线,确保时刻有人接听,不放过任何一条新闻线索。大家所熟悉的CCTV的《焦点访谈》就是重视读者来信与重视
的范例。众为了反映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打电话,寄信,发邮件,有的还甚至直接登门拜访,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媒体把他们的问题彻底解决掉。《焦点访谈》总是根据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采访,所以受到众一致好评。如此一来,媒体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众有问题需要解决,有线索可以提供,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他所信赖的新闻媒体。同时,记者个人也要与听众或观众交流,对于一些有名记者来说,众往往会直接向他们反映问题。例如一些记者写了一则报道后,众反映强烈,一有没有被发现或者众觉得可以挖掘的东西,对于记者来说,这些都是新闻线索。
第五种是要有一张特殊日历表。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新闻源。记者能够记住这些日子,在这些日子到来之前到相关的对象进行采访,进行报道,就是新闻。像元旦、春节、国庆这些日子不用多说,也应该知道是新闻点,有新闻可写,有新闻可做。但是比如像西博会,休博会这类,也应该意识到在这之前寻新闻线索,提前采访报道,使听众或观众能够提前了解这些展览会的主要内容以及详细安排。像5月12护士节,3月12植树节,6月26国际禁毒日,这些虽然不是特殊的节日,但是如果记者将这些日子划到特殊日历表内,在这些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把以前看到过类似的报道翻出来仔细研究,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基本明确的采访方向,进而寻新闻线索,采写专题报道。寻新闻线索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线索无处不在,记者只要心细,对身边的
人和事时刻留意,对听到看到的信息敏感,寻新闻线索也就不难了。
四、记者的发现力以及培养途径
记者应该如何寻新闻线索,跟记者的发现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具备较强发现力的记者,就算是报纸中的一条小消息中,都能出新闻线索,进而制定采访计划,而有些发现力较弱的记者,就算新闻摆在眼前,也可能会视而不见。
如此看来,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南继中,在他所写的《记者的发现力》一书中曾作了分析,新闻媒体经常报道什么地方,什么人发现了世界第一大峡谷,什么地方发现了大瀑布。这些东西存在了上百年才被人所发现,被人所认识,是不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类的发现力太迟钝了呢?发现跟人的认识有关,跟科技发展有关,当然跟日常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具有识别哪些是宝的眼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另外还因具有发现的意识,发展的眼光,预见等等的能力。在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或许是太狭隘了,如果能够接触更多的地方,记者的生活空间,想象空间,知识积累无疑也会更加丰富。记者的发现力不仅靠眼睛来发现,还要靠思维,靠对所掌握的事实的比较,从中来发现新闻。发现不只用眼,还要用脑袋进行分析。发现力是一个连续持久的过程,应该贯穿采访开始至结束,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前去采访后,除了必须了解原有事实外,还应该不断对新事实进行搜索和追踪,做到能够进行有规律的发现和探索,预测新闻的发生。这种发现力是在采访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发现力是记者采访贯穿始终的能力。
张赫个人资料记者的发现力还包括所见与众不同,所看到的其他人看不到,这是对记者发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具慧眼的观察,突出思维的思考。
培养发现力,记者还应该注意抓“社会热点”,抓棘手的“老大难”,抓众中有疑点的问题,抓事物发展中的新变化,抓时效性强的问题等等。对于一些地方记者或者驻站记者来说,抓“小中见大”的问题更加是优势。从这些方面去思考,培养记者的发现力,一些地方记者
和驻站记者经常抱怨的地方小,无新闻可写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反过来会发现其实仔细观察,是可以写出有分量,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来的。
刘亦菲档案《经济时报》在2000年的时候,做过一次统计该报发在一版头条位置上的报道,统计结果
表明:报道中的一半是驻站记者写的,而且该报的许多获中国新闻奖的报道也是驻站记者写的,如《青藏铁路三人行》、《黄河断流万里探源》等。这些报道为什么能获奖,这跟记者立足基层,放眼全局地进行报道,是分不开的。
2002年8月7号的《武汉晚报》上报道的一篇新闻《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获得了中国第13届新闻奖的一等奖。这篇看似普通题目的报道,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是因为这篇报道反映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就是乱收费现象。线索来自该报记者接到的一位武昌杨先生打进的,接到电
话后,记者立即就去医院进行了采访,结果发现医生给杨先生女儿开出的处方,需要花费1065元,小小的一个感冒,竟然要花费765元的费和药费,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呢,足以说明乱收费现象是多么的严重。
培养记者的发现力,还必须从研究原有事实开始,以原有事实为基础,头脑里形成一条清晰的“地平线”,这条线越是清晰,记者的发现力就越强。任何一个新事实冒出来,记者就
有可能发现它。
培养记者的发现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闲谈中捕捉信息。例如:《厦门日报》记者洪涛,20世纪90年代随着厦门救灾小组护送60万件赈灾衣被到安徽灾区进行采访。有一天在餐桌上,偶然听到安徽省民政厅领导谈到一件事,厦门一女市民向安徽捐衣被时,忘记将珍藏在衣袋里的金项链拿出来,目前安徽方面正在尽力查,力求物归原主。他听了后,觉得那个时候发稿价值不大,于是他回到报社后,多次打电话到安徽驻厦门办事处打听金项链的下落,关注事情的发展。不久,金项链果然到了,是安徽省霍邱县的一位山区姑娘在领取救灾衣被时发现并主动上交的。一条金项链完璧归赵,这时正是采访的最佳时机,最后他写出了《闪光的金项链》,热情颂扬了特区人民与灾区人民的美好心灵和深厚友谊。餐桌上的闲聊,使细心的记者挖掘出了新闻。二是在采访中触景生情。生活中经常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在新闻采访中,同样也有类似的情况。2001年
1月,湖北《宜昌日报》一位记者,听说湖北某集团的董事长张某上任一年,通过改革使
企业减亏不少,就赶去采访。结果那位董事长正在开会,于是就去厂门口转转,看见有好多人都在围着宣传栏看什么。出于好奇心,凑了进去,听到一老工人在感叹“败家子啊败家子,这样浪费厂子怎能不垮”这是一个“反浪费”的宣传栏,但记者却从栏中发现了一个个尚可使用而被废弃的螺丝,电线,这些图片看起来令人触目惊心。记者迅速到车间、仓库等地,到工人进行采访,获得第一手材料,写出了通讯《18万元物资掉进黑洞——宜棉集团职工的反思》,产生了良好反响。一切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闻,都要抓住。三是要多问多想。发现有时取决于记者的思考。有经验的新闻记者总是带着问题去采访,把自己的思考贯穿于采访的整个过程。能在不起眼的小新闻中,发现大题材,写出大新闻。多问多想,就能从一般中发现特殊。发现对于记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就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样,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记者的发现力,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采访,不是写作,而是发现。
五、记者该如何判断新闻线索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构成要素的总和。它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客观标准。
记者判断新闻线索的新闻价值,主要从新闻价值的5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时新性,指新闻是新近发生
并及时传播的。发生与传播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反之,新闻价值越小。记者判断新闻线索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价值大还是小,首先应该从线索本身进行分析,看这条新闻线索,是否是新近发生的,另外,如果有其他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那么就要考虑从其他角度来报道。二是接近性。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与受众接触得越多,获得的信息量也就越大,从获得的这些信息中,能够很容易的出新闻。另外,经常关注民生,看看老百姓在关心什么问题,例如自来水价格上调,居民用电价格上涨等,
这些都是关乎老百姓利益的头等大事,记者要牢牢抓住这些老百姓关心的重要内容,进行
报道。三是显著性。有什么歌星来开演唱会,有什么巨星来某城市训练、比赛,有什么大
型展览会是第一次举办,有什么博览会是第一次办而且是国际性的,像这些具有显著特点
的新闻,记者也应该要注意把握,往往线索就来自报纸的广告,路边的墙报,商场的海报
以及同事之间的闲聊。四是重要性。国家大事,国家政策改变,国家新制度颁发,体育盛事。这些在老百姓眼里都是一等一的大事,都非常关心,而这些事件的新闻线索也是比较
好的,因为通常是通讯员供稿,由媒体集体组织进行报道的大型采访活动。五是趣味性,它指的是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这些线索的发现和获得,需要记者有趣味的眼光和思维,例如82岁老头娶
了一个18岁姑娘为妻,听起来极为荒唐,一个是快要走到人生终点
的老头,一个是刚满18岁开始进入社会的小姑娘。这两人能走到一起,可以说是奇迹,也可以说是一种趣味,这些事情在老百姓看来,觉得挺有趣,那么就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是
为了满足少部分读者的兴趣,报道情、暴力等,不仅影响了社会风气,而且会对社会造
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综上所述,记者寻新闻线索,主要先要了解新闻线索的特点,进而注意一些可能产生线
索的信号,通过几种渠道来进行搜索,然后培养发现力,训练发现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够及时发现新闻线索,从新闻线索中判断出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进行采访、报道。
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贴近性和新鲜度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关注。要完成一则好看的民生新闻,新闻线索来源很重要。通常情况下,民生新闻线索来源很不稳定,很多时候新闻线索
只能靠自己去挖寻。
刘昊霖 中国好声音1、从别的媒体上获得线索,挖掘第二落点。一般来说,订阅的报刊、杂志,以及其他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可以成为我们丰富的资料库和信息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选题特点,从
那些已经发表的新闻中搜索一番,看能不能为自己到可以做进一步报道的线索,或者
到一个新的报道角度。“他山之石”对于民生记者来说不可忽略。
2、从社交渠道获得线索。我们在与各个乡镇和社区通讯员加强联系,获取新闻线索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消息来源,发动自己的同学、朋友、家人做自己的通讯员,请他们在看到、碰到、听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时,及时通知我们。
 3、从读者(观众)热线中获得线索。每天都有很多热心观众打来提供一些信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信息平台,从中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在解决了新闻线索来源问题之后,对线索的筛选也十分重要,并不是说“拣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对线索的精挑细选是一则好报道的关键组成部分。民生市井、日常琐事是百姓生活的组成部分,但琐碎、庸常的事物并不是民生新闻的全部内涵。关注民生话题,并不是简
单堆砌生活中的琐碎事物,因此我们在选择时,尤其要注重新闻线索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通过对身边那些典型小事、典型细节的报道,倡导一种社会观念、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和
社会风尚,这才是报道民生新闻的终极意图。“一粒沙里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堂”,
一则看似普通的民生新闻报道也完全可以映照出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生活图像。晚上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