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推荐的2002香港最佳电影——《男人四十》
近年来反映中年男子生活的影片很是风行,比如获奥斯卡奖的《美国美人》、日本影片《失乐园》和中国内地的《一声叹息》《谁说我不在乎》等等,这些影片关注的角度虽然各有差异,但都涉及到了婚外恋和家庭危机。由此而见,对于中年男士来讲,这两点确实是令他们很头痛的问题。
日本留学高中生 作为目前香港电影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许鞍华的电影对社会、历史、家庭本来就充满人文关怀,而身为女导演的她,对人际关系、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也是其长项,这在其今年导演的电影《男人四十》中都有所体现。
听《男人四十》的名字就可知道,它也是一部刚才如上所说题材的影片。虽然在下已看过不少同类题材的电影,但因是许鞍华的作品,所以便抱有十二分的期待。之前的1995年,许鞍华曾拍过一部反映中年女性处在事业与家庭双重压力之下的影片《女人四十》,该片以平常小事为情节,却没半点拖遢无趣,反而拍得喜感十足,自然流畅,又将中年女性的情感刻画得细致入微,实是近年来香港少有的经典之作。而此次许鞍华又描绘了一个男性中年教师面对师生恋和家庭伦理格局等一系列问题的中年心理轨迹。
影片主人公林耀国(张学友饰)是一位中学国文教师,表面看来工作倒还平和,教书育人,自得其乐。家庭也算美满,夫妻融洽,小康生活。但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必不可免的要引发矛盾,《男人四十》最开始给我们展现的是林耀国和老同学聚会时所表现出的失衡心态,当年他的学习成绩最好,可过了20多年,别人混得都有车有钱,惟有自己仍是穷教书匠一个,虽然他总是拉着一个远不如自己的街头混混同学阿锐(葛民辉饰)做垫背,但当一位同学说他已将这顿丰盛的晚餐埋单时,他终于控制不住了,于是出现了让我感到可笑的场面:强烈要求要AA制——也许对于步入社会的人来讲,和当年同学的暗地比较是很正常的事,就如刚刚工作三年的笔者而言,听到以前上学时不如我的同学混得比我好的消息时,也难免心生妒意,更何况是最注重事业成功的中年人了。好在我们的主人公于此只是有一点失衡而已,最后他还是去为自己有钱同学的儿子去补习每小时800块的中文课,(无奈叹息)这才是在现实社会的所谓规范下正常的作为。
话题扯得远了些,其实《男人四十》的主题并不在这儿,是师生恋和家庭伦理格局。女学生彩蓝(林嘉欣饰)爱上了她的国文老师林耀国,林耀国极力避免麻烦,却又恐怕过分的避嫌会伤害到学生的心理。而既漂亮又具现代感还有些多愁善感的彩蓝,又让他想起了当年的同学现在的妻子陈文靖(梅艳芳饰)的年轻倩影,于是禁不住心生涟漪。但是真正让
林耀国走出越轨一步的是他当年最崇敬的国文老师(庹宗华饰)的出现,原来他的妻子当年和自己的老师也有一段师生恋,并且妻子还怀上了老师的孩子!这位当年逃避退缩、如今已然病入膏肓的盛老师打乱了林耀国一家20多年的平静生活,林耀国对盛老师既恨又敬,并对妻子细心照顾这垂死之人的作为表示不解不满,同时竟有意无意心怀矛盾的循着老师旧路和彩蓝发展师生恋——身处如此境地,“男人四十”的故事终达高潮。当然,影片的结局并非我所料想的俗套:林耀国的师生恋无疾而终,只因这已不是他的那个时代,彩蓝也并不是当年的陈文靖。
2022年新年文案为什么说肖战绿茶 我一直认为许鞍华是一位非常大气的导演,看她的影片(如《投奔怒海》《书剑恩仇录》《今夜星光灿烂》《千言万语》等等)总能感觉到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和对现实社会的强烈关注,因此她的这部力作《男人四十》在表现中年男人的家庭生活时,并不只限于家庭生活和师生恋,还有他对种种来自社会的压力的反应,因此影片内容颇有张力,就这一点来比较,近期国内同类题材影片冯小刚的《一声叹息》显得有些苍白,黄建新的《谁说我不在乎》则流于肤浅。而影片《男人四十》的另一个特点是淡而有味,全是以日常生活推动情节发展,这和许鞍华的另一部作品《女人四十》很有些相似,但两者风格却有差别,《女人四十》以萧芳芳等人不露痕迹的生活化表演而大放异彩,《男人四十》则更注重剧
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张学友、梅艳芳表现风格有内敛化的倾向,将四十之惑的中年人的情感世界演绎得生动可信。而影片最大的亮点则应是饰演彩蓝的林嘉欣,其自然不加矫饰的女学生形象的确令人心动。
我是一年轻男人,离不惑之年还早着呢,因此对《男人四十》里中年男子所要面对的社会家庭重重压力诱惑和心理变化,感觉并不明显。倒是影片中某些细枝末节引起了我的情趣:由于男主人公是国文教师,所以片中表现了很多中国文化方面的东西,比如不断出现背颂苏东坡《前赤壁赋》的情景,尤其是后来一家三口的轮流背诵真有点升华的意思——其实这点文化熏陶与陈凯歌《和你在一起》中的渲染的音乐气氛相比,尽管显得刻意浅白了些,但俺喜欢,谁叫俺酸呢?呵呵。而林耀国给学生上阅读课时竟然用的是钟阿城《常识与通识》中的“爱情与化学反应”一文,实在让我羡慕死了,要知道他们只是高中生哪,我可是连上大学时也没能在课上享受过这种乐趣的呀!
另外,《男人四十》的粤语版本和国语版本中有一段关于有位学者来港访问的对白不太一样,粤语版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来港访问,国语版则是余秋雨。为什么会有两种版本呢?这是不是在照顾两地的文化口味呢?
王志文个人资料
去年香港电影学会将《男人四十》列为推荐电影的评语中,有一句是“寄托了对传统中国文化遗产的无限深情”。由此看来,我还是理会了导演所要表达主题的一部分,总算没白看。而相对于个人喜欢的今年其他港片《三更之回家》、《无间道》、《香港有个好莱坞》甚至《新扎师妹》来说,《男人四十》固然算不得许鞍华的自我突破之作,也颇有些缺撼,但影片表现出的强烈人文关怀和于细微处动人的情境却足以令人折服感叹。写景作文范文
——值得推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