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包括服务)、信息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稍有不慎,中国企业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作为中国的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去沉着应对。秦霄贤父亲怎么了
  ▲▲ 一、树立全球观念,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经济全球化使所有国家都面临着调整原有经济结构与活动方式的压力。而这一过程又会创造新的市场、新的贸易伙伴、新的活动领域,为企业提供一种利用外资,引用先进技术和管理,发挥比较优势的机会。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如果还按老的一套经营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必然是因循守旧,越来越困难。
  中国企业家必须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格局。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一方面,要在国内迎接国外企业和商品的抢滩与挑战;另一方面,又要让自己的企业突破自身狭隘的区域市场,走向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这个过程中,经营者自己首先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善于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要善于从大处着眼,放眼远大目标,不能目光短浅。二是要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尝试新的经验,不能墨守成规。三是要融入他国文化,视差异化为一种资源,不犯文化上的错误。四是要精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不断汲取精华,博采众家之长。五是就企业决策者的领导能力而言,还要引导自己的企业和员工树立全球化经营的思想。特别突出促成组织向全球化方向变革,创造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学习环境,激励员工追求卓越的能力。最后,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之中有应对能力,就必然要改革,应该设立专门机构收集与分析信息。感恩节祝福
  ▲▲ 二、强化创新意识,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企业集团,必须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通过创新增加财富的本领。
  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企业经营者应坚定以创新促进发展的信念。善于不断突破现有观念的束缚,对新思想、新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有积极的态度。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地吸收外部新的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其次,要注重体制创新。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落实企业的法人资本所有权,为职业企业家队伍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其三,要加快技术创新。现在企业的竞争正越来越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如果不能迅速走向技术创新的前台,将最终形成过度的对外技术依赖。这远比资金依赖、市场依赖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深刻和难以摆脱。中国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强技术引进,大力优化引进结构,重视适用技术的引进,通过引进而带动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引进、吸收、开发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企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储备。要不断改造现有工艺装备,提高产品档次,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要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跟踪国际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此基础上吸收消化,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 三、加强合作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流行了上百年的你死我活的竞争战略,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有了新的变化。由于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社会分工的细化,想凭单匹马取得成功,已经成为天方夜谭。现代企业经营策略日益呈现联盟化特点。零和博弈转变为合作竞争。同业间通过合资、合营、特许经营、战略外包等合作竞争模式越来越受企业的青睐。许多企业建立各种战咯联盟,如研究开发联盟、生产联盟、采购联盟、营销联盟等。著名的winel凉生 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结局联盟把微软与英特尔两家公司分别推上各自行业的领头地位。战略联盟的范围日益扩大。战略联盟的范围从一国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从同行业延伸到服务链的各行业。近几十年来,各种国际经济组织脱颖而出,而且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目上的不断增加,而且范围也越来越广。到目前为止,已涉及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工艺、科学、卫生等国际经济关系的各个领域。不断发展的国际经济组织对规范国际经济关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为各国竞争者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并且通过其执行机制付诸实施,从而为各类竞争主体在众多领域的合作创造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实践证明,在全球化的时代,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道路不仅是竞争,合作双赢是另一个
驱动轮。能够扶持和培育战略合作伙伴是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道路成功的表现之一,也是在国际化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中国的企业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必须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有关的经济组织联盟,在竞争的过程中寻求合作,以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更快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初期阶段,可以从保持和强化竞争优势出发,建立国内战略联盟,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共同联手开拓海外市场,以降低成本,减少经营风险。
  ▲▲ 四、强化品牌建设,扩大企业知名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已经遇到了强大的国际知名品牌的压力。国内产品在国际产品的冲击下,有的萎缩,有的退出市场,有的与外商合资。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必须提高对产品品牌重要性的认识,以优质产品创立品牌和提升企业形象。中国企业必须加大对具有自主创新品牌的开发力度,拿出过硬的产品,以此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是一个有创造性的民族。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既保持企业的发展,又能提高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传家更新时间  WTO汤姆克兰西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知识产权。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言,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和意识相当薄弱,因而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加强学习逐步掌握这一锐利武器。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进行适当的管理战略调整,培育和奖赏员工的创新精神,创造有利于技术发明的法规环境,加强对技术及技术贸易的管理,千方百计地促进自身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与国际社会积极进行适当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技术援助与支持。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跨国公司全球扩张所引致的制造业转移,使生产过程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各企业之间,尤其是各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生产转移到创新、设计、融资、市场营销等方面,品牌商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从品牌的效应讲,跨国竞争也就是品牌竞争,品牌是产品的灵魂,而高品质则是产品的灵魂的所在。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更多的外国商品和跨国公司的竞争,我国企业能否在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夺得一席之地,能否塑造和培育出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世界级驰名品牌就成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关键环节之一。
  ▲▲ 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跨国人才培养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将面临一个陌生的全球环境和世界市场。人无完人,即使
是通才,也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商业竞争,无法处理愈来愈分化的社会分工中的专业化问题。所以现代企业的经营方针都坚持以人为本,将员工发展列入企业经营目标,人才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大行其道。尤其是加快培养适合国际化经营的高级贸易人才、金融财会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除了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还要致力于开发和完善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终身学习、永恒成长的能力提高机制。另一方面,要着力塑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能令人心情舒畅的、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强企业人员对企业的情感、归属和成就寄托,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感情、事业和待遇三管齐下,使精神激励与物质刺激有机地融为一体。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要逐步转变。公司的一般业务人员要尽可能在当地聘用,要善于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实行人员本地化这一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战略措施。
  ▲▲ 六、正视文化差异,培育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强势主导是十分明显的。源于欧美的西方经济学及哲学观构成了意识形态的主流,其中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仍然是英美新古典主义或称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辅之以民主、人权等超越纯粹经济范
畴的价值观。这套意识形态体系能够较为有效地表达发达国家的利益指向。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即主张经济自由化、私有化、资本账产开放、以消灭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为标志的宏观经济稳定等等。华盛顿共识的背后,是支撑传统资本主义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功利哲学,其政策主张的利益导向是保扩强者的利益,构筑对强者有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而在东方或亚洲文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庸之道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它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防止极端主义和极端倾向,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团结和统一,因而有利于家庭、集体和社会的稳定。它的消极之处是抹杀人的个性,限制人的创造性,不利于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因而也不利于生产的创新与发展,阻碍了民主法制的建立与发展。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观念和生产方式妨碍了中国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大生产、大企业的发展,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