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丨中元节:三节合一源远流长
九眼桥桥震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它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七月半”“盂兰盆会”“鬼节”“瓜节”“施孤”“亡人节”等,这一节日源远流长,文化意蕴十分丰富。
一、三节合一 源远流长
中元节将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民间的鬼月鬼节习俗集于一身,绵延1500余年,传播至东亚很多国家,至今仍长盛不衰,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寄托,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与生活。
每个手指戴戒指的含义中元之日  地官赦罪
将农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源自道教七月十五地官赦罪的传统。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中元节不仅是期盼地官赦罪的节日,更多了赐福纳祥、消灾解厄的愿景。
盂兰盆节 孝慈宽仁
图1 盂兰盆会上的丰厚贡品
道教的中元节,日期上与佛教的盂兰盆节相重。“盂兰盆”是梵文音译,意为“解救倒悬之苦”。佛家于每年七月十五举行仪式以超度历代宗亲,后逐渐形成固定法会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或盂兰盆供等。因其所包蕴的孝敬双亲、超度先祖、宽仁众生等道德内涵,与儒家仁爱、孝慈的价值观相通,与百姓的情感心愿相合,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
鬼月鬼节 普度众生
在传统民间信仰中,农历七月被视为“鬼月”。人们相信,七月初一阎王会打开鬼门将孤魂野鬼放出,而在七月十五会重新将鬼门关上。因此,在鬼月里,人们把先祖的亡灵接回家祭奠,同时照料那些没有归宿的鬼魂,满足其出行、转世的要求,并于七月十五举行仪式,恭送各类亡魂打道回府。于是,七月十五便成为民间送鬼的日子,成为“鬼节”。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民间的鬼月鬼节与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相互影响、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中元节。
二、流播四方 习俗百变
今日的中元节习俗,因其有道教、佛教、民间多种来源,且有千年以上的演变过程,加之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多样,因此,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样的特点,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元节习俗主要有以下几种:
放水灯 
新冠疫苗接种禁忌人
图2 人们在中元节放水灯祈福
放水灯无疑是中元节最主要的习俗。水灯,又名河灯或荷花灯。这种灯一般以纸板或木板为底,形似荷花,其上安放灯盏或蜡烛。每年七月十五,人们在中元之夜,纷纷来到江河之畔,点燃无数水灯,任其自在漂流;甚或形成绵延数里的灯海奇景,光映粼流。
人们燃放水灯,最初的目的是追祭祖先、超度亡灵。后来随时间演变,更多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钾肥的作用
祭祖 
图3 中元节祭祖
祭祖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民间的祭祖活动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一般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送回为止。送回时,烧钱纸封包,称烧“包衣”,或者还有法事。在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人们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中元普度
周觅 韩庚
图4 中元普度仪式上的贡品
在我国台湾地区,每年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纸,以告慰在人间游荡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会请来僧、道诵经做法,也有人会请出佛像置于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以消弭亡魂戾气。
三、入选非遗 护航传承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潮人盂兰胜会
图5 香港潮人盂兰胜会:拜神仪式
香港潮人举行的盂兰胜会是祭祀祖先及阴曹无祀孤鬼的祭祀活动,始办于香港铜锣湾的公和堂,后来香港各地区都效法举行,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主要有佛家和道家两种仪式,但其宗旨和形式至今已融汇贯通,异曲同工。
香港的盂兰胜会规模宏大、仪俗繁杂。每年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人们在不同小区搭起大棚,用于放置祭品、举行祭拜仪式、演出潮剧、宣读经文等。此外还包含福物竞投、吃平安米、撒花及壮观的潮州大锣鼓游行等多种内容,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