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满江红古诗原文,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 又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性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表现为一种政治进程,而且还表现为一种文化进程。因此,从文化的视野下研究和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文化背景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作为人类文化、文明发展史的总结和最高成果而出现的具有世界性。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供养和培育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崭新的境界和有益的思路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合理结合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化的延伸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即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成为当代的中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时代转型的指导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性质是否先进甚至其本身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思想的土壤,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它要在本土文化中扎下根去,就必须和本土思想相适应。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思想文化理论,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扎根生长并开花结果,在于从传统的文化中吸取思想资料和精神营养。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依据和伦理道德依据。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
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这说明我们中国人在选择外来文化时并不会照单全收而会首选那种在深层心理结构上与中国文化具有天然亲和力的文化。实践的结果是,在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文化最具亲和力。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符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选择的需要。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中国在当时的文化选择中追求先进、追求真理的文化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毕竟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它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转变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理论一经掌握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任嘉伦婚纱照[1]从文化发生的角度看,有过当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和具备了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文化的强烈需要,而马克思主义又在中国到了合适其生长的文化基因和社会环境,当这种需要和环境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并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大力传播并科学地运用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
化便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正是在此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适应了马克思主义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适应了中国的文化选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斯图尔特·施拉姆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不能适应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精神状态而做出改变,就不可能在中国
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又使中国传统文化面向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体系,剔除糟粕,发展精华,推陈出新,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路径。
其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符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需要。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的需要,最终选择了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在继承人类全部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其自身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新成果基础上发展的。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输入和传播从来不可能全面移植或是简单的叠加,而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可能被彻底洗涤。外来文化必须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才能与本民族文化血脉相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使它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从中吸收营养,丰富内涵,重新塑造自己的结构和形式,真正成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最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符合中国社会变革实践的需要。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2]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适应中国社会革命的需要,成功解决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这一历史任务,而且还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完全能够适应中国社会建设的需要。自从战争那时起,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它们都是要么是在保持原有不变的封建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要么是企图在制度层面来改造中国落后局面,这些变革都不能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变革实践的需要,而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马克思主义,正好适应和满足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斗争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传统儒学救不了中国,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同样救不了中国,只有选择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为救亡图存而作出的必然抉择。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积极的双重文化意蕴,是马克思主义在走向民族化的过程中与中国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东西方文化转换提供了中介,使马克思主义这一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理论融入了东方文化的精神智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化、通俗化、民族化的道路。”[3]在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路径和现实境遇,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积极的思想文化意蕴。
首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表明,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要保持政党的先进性必须保持思想理论的活水源头。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妙,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本土化或民族化;根据条件变化阐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实质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创新史。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几大理论成果又共同构成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几大理论成果探索和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走什么样的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当今时代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
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扑面而来,文化多元思想融会方兴未艾,如何从理论上认识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现实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因而能够超越其欧洲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特征,它不仅能够成为世界各民族继承、吸收和容纳的一笔优秀文化遗产,而且可以成为各民族用来改造自身社会和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以十月革命为契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犹如春风化雨,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被接受、被认同,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一次彻底的民族精神的自我塑造,体现了中国人更理性、更自觉的主体性文化选择, 基本上完成了由“物”的层面至“心物”层面、再到“心”的层面的过程,使五四以后的文化探索和文化追求获得了现代性视野。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所积淀、内化形成的文化形态具有一种独特思想特质,代表一种崭新的文化气象,代表了文化现代性的正确方向。
其次,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实现了从西方到东方、传统到现代的文化转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君权”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西方到中国的现代转换,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诉求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一个文化主体和客体相互重构整合、文化创新的过程。其实质是利用西方现代性文明成果对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汲取、借鉴与创造性转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体现在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又是中国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对中国社会和民族文化来说,是得到改造和走向进步的过程,是中国民族文化自我更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则是寻新的生长点和再创造的过程,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如何把文化现代性与民族文化资源创新联系起来五一高速免费时间,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制度选择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基本原理转化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形态,实现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和民族化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于中国有适合它生长、发育的丰厚文化土壤。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许多优秀成分具有契合性。
综上所述,小s与黄子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是一个文化自觉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艰巨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中国化“化”字最重要,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的,将外来文化内化为中国的。当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时,那么,“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也必将是每个中国人的内在素养。辩证地看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延伸和扩展,是一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雷锋精神演讲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向佐身高
[ 3 ] 张西山.选择与会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 J ].武汉大学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