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难过的词语有哪些 ?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失的生活条件之一,很多人表示“没有网络就没有安全感”。
网络的发达一方面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约了某些资源和成本,缩短了时空距离,但另一方面,网络的触角已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网络沉迷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担忧。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
2016年,以“电击疗法戒网瘾”受到舆论关注的杨永信回到公众视野,从“杨永信事件”的讨伐声中不难发现,人们对于青少年网络沉迷这一现象开始进行客观正视而非一味妖魔化。
面对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寻深层次的动因和应对措施才是当务之急。
一
何为网络沉迷
网络沉迷,即网瘾,被定义为以娱乐为目的的过度使用网络的冲动控制障碍。[1]一般地,提到网络沉迷,人们更容易联系到“网络游戏沉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指25周岁以下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
彭于晏主演的电影偏重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少年网民最重要的特点。青少年网民使用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这四类应用的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其中网络游戏高出7.9%,小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率最高,比例达到70.9%。实际上,网络游戏只是网络功用的一个分支,在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分类中属于网络娱乐类。
网络沉迷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是在线人际社交,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推进与革新,青少年逐渐成为社交媒体的主力军,网络社交已成为继网络游戏之后,网络沉迷蔓延的又一新趋势。
一份关于中国青少年即时通讯软件使用的研究证实,9.7%的参与者沉迷于即时通讯软件(如QQ),且过度使用对他们的学业成绩造成负面影响。[2]
如果将网络视为一种媒介工具,那么“沉迷”则是主体对媒介关系的形容。某种程度上,“网络沉迷”和“网络成瘾”是同质性的,“成瘾”基于心理学和医学的研究视角,用来形容主体对网络的病态使用。
从表述上看,“成瘾”一词更多暗示了网络的危害性、消极性,而“沉迷”一词的使用则更为客观中性。青少年网络沉迷的一般表现为无法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业成绩下滑、失眠等,他们有较强的孤独感、较低的自尊感及较差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
网络沉迷的成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沉迷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休息乃至整个身心发展,而网络沉迷不单单是青少年贪玩、不爱学习的问题,它与网络本身“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有关,同时与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特点有关,还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青少年网络沉迷这一问题,可从个体心理需求和外界客观环境两方面进行归因。
(一)网络世界满足青少年复杂的心理需求陈柏宇纹身
在那些因网络沉迷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一系列事件中,人们不应当仅仅责问网络损害了青少年什么,更应该反思青少年在沉迷于网络的过程中持有怎样的心态。
1满足社交需求
网络的出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网络的出现,地球可以被称之为“地球村”。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就是人际交往,他们往往有着强烈的寻求和维系人际关系的愿望,并期待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满足感,即社交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个体心理结构的差异,性格内向、自卑、孤独感强的人对社交的基本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网络的虚拟性、隐秘性等特征恰好弥补了现实环境的“不友好”,那些具有社交障碍的青少年能够在网络世界中自由地表达自己,体验安全的社交环境。
人的需要是行为产生的出发点,也是人的行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始动力,社交这一基本需求驱使青少年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2满足认同感
戈夫曼指出,个体需要向他人展示自己,以求被他人认可和接纳,且人们往往根据其看待自己的方式,或者希望他人看待自己的方式,选择佩戴怎样的面具、扮演怎样的角。[3]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其身份认同需要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来确立,自我认知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外界的印象与评价。反过来,他们同样更期待自己能够向他人展示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获得认同感。
网络的虚拟性为青少年构建理想自我、重塑自我提供了更多机会,他们可以用更多细节去描述、展现自我,通俗地讲,网络提供给他们建立“人设”的沃土。
例如,青少年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有关自己的生活细节,向他人展示出正向、积极甚至优越的一面,同时,他们更关注社交平台上关于自己的评论,并不断进行回复,从而沉迷于网络社交而无法自拔。
3逃离压力
每个人都有追求快感和排除痛苦的本能,即生物学意义上的“趋利避害性”。当下,整个社会都在背负着生存的压力,而青少年同样遭受着学习的压迫。成年人尚可借助各种休闲生活甚至酒精、药物来逃避生存中的压力,而青少年为何不能在网络中沉溺一把呢?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书中描述的这种分裂情形在现实中有了现身说法,很多青少年为逃避学业压力,选择沉溺于网络来获得片刻的轻松和自我满足。
以网络游戏为例,从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来看,网络游戏一方面会给青少年带来胜利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会满足其逃避压力的需要和发泄压力的需要。
(二)赛博空间对现实世界的侵袭
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中和了人自身发展有限性和世界发展无限性这一主要矛盾,即加快了拓展生活空间的速度,满足了人们探索的需求。
在人们加速探索的过程中,反过来网络在大众面前构建了一个巨大的赛博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拥有各种仿现实甚至超现实的体验。
进一步讲,网络的虚拟性和仿真性既给青少年创造了一个异于真实世界的“异世界”,为青少年亚文化的流行提供了安全的场所;同时,网络的不断进化又模糊着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不断重叠,为青少年营造了亦真亦假的“拟态环境”。
可以看到,无论是家里还是街上,网络无处不在,青少年被各种电子媒介所围绕着,他们可以在小小的教室里、放学回家的路上随时切换进网络世界中,以此消弭现实时光。
另一方面,网络也在“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文化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消费文化的盛行裹挟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网络环境下,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例如常见的女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为爱豆打call”、进行网络购物等,她们在购买中寻求归属和认同。刘诗诗生了吗
三
网络沉迷的应对之举
从对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成因分析中可得知,网络沉迷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使用主体的心理结构以及客观存在的外界事实。
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面临青少年网络沉迷的问题时,可从对网络本身的认识、替代活动以及家庭助力三方面予以应对。
(一)正确审视网络沉迷这一现象
基于关照和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网络本身所持有的特性要求人们客观审视网络沉迷这一普遍现象,网络沉迷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很多社会问题和教育病症。
教师首先应确立客观的态度,理解网络沉迷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即网络是压力排解的一个窗口以及体验“沉浸感”的一种途径,正视学生出现的网络沉迷现象,并做成
因分析,而不是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在学生出现波动时完全归咎于网络沉迷。
从操作层面上讲,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等,在使用网络时设置合理的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开展有关情绪、人际交往、压力排解等主题教育。
(二)以健康的活动替代网络沉迷的需求
从对青少年网络沉迷动因分析中可得知,部分学生因为需要发泄负面情绪或丧失日常活动兴趣从而沉溺于网络之中。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组织和推荐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用其他娱乐方式来转移学生对网络的注意力和依赖感。同时,帮助学生与周围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现实感,减少网络所带来的虚拟感。
2022国考职位表查车辆违章记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