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讲我们探讨的话题是:为什么孩子会沉迷在游戏里?
我想啊,如果把青春期家长最焦虑的事排个序的话,游戏和网络一定会占据前几名。
为了不让孩子沉溺在手机和游戏中,家长每天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和孩子辛苦地作战。
但是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没收手机,孩子说需要查资料;你切断网络,孩子跑到同学家玩儿去了。总之,是管不住的。贾玲母亲的故事
无数的案例证明,父母在禁止孩子玩游戏的战斗中,屡战屡败,束手无策。
假如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你的对手其实不是孩子,是游戏,你是在和游戏争夺孩子。
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战胜游戏,就得先了解游戏。
所以,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一下,游戏为什么会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现在我们一提起游戏,特指的好像就是网络游戏、手机游戏。
其实在电脑和手机普及之前,孩子们也玩游戏,捉迷藏、扔沙包、赛跑等等。
仔细想想,你有没有发现那时候的游戏和现在孩子玩的游戏,有相同之处?
没错!都是在比赛,在对抗,在战斗。
如果把电脑游戏换成过去孩子们常玩的这些游戏,你可能就不会如此焦虑,因为在很多家长眼里这些都是比较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活动。
事实上,玩游戏是人的天性,无论是户外游戏还是网络游戏,作用都是一样的,它满足了孩子的一些心理方面的需求。
总结来看,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游戏让孩子到了团体归属感。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在小的时候啊,喜欢粘着父母,一定要爸爸妈妈带他出去玩儿,带他吃好吃的,带他看电影等等。
但到了青春期之后呢,情况好像反转了,当你表现出对孩子的亲昵,孩子还会下意识地表现出抗拒。孩子更喜欢和同学、同龄的朋友在一起。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讲过,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对自主性的需求会表现得比较突出。
事实上自主性的其中一个表达形式就是离开父母,到同辈的团体中去寻归属感。青春期是一个和父母二次分离的过程,孩子的童年已经有过第一次分离,从母亲的怀抱里面挣脱;到了青春期,他要在精神上独立。这时候他就需要去同龄人,获得同龄人的认同。
而游戏呢,是最能直接将他和朋友联系在一起的方式。
他们组队,一起打比赛,共同战斗,非常热血。孩子会感觉到他在体里得到了支持,得到了接纳。
这种游戏中的友情也会延续到现实中,他们共同分享彼此的心里话,彼此的小秘密,彼此的伤心与快乐。这种人际交往需求是父母无法替代的。
第二,游戏满足了孩子渴望及时与正向反馈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里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或者更小的时候,非常依恋妈妈,总是追着家长想说说自己的事儿,比如给父母讲自己看过的动画片,或和其他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
大点儿的孩子可能会跟妈妈谈一谈自己喜欢的歌星,自己喜欢的节目。
你是什么态度呢?
大部分的家长要么不感兴趣,敷衍应付,在一旁看手机;要么说自己很忙,让孩子自己去玩儿;还有的家长板起脸来,教育孩子不要光顾追星,应该好好学习。
如果你长期和孩子这样沟通,孩子会完全丧失和你沟通的兴趣,他会转投到游戏里去。
因为,你没有给孩子及时且正向的反馈,而游戏带给他了。
首先,游戏给他的反馈是很及时的,只要手指一动,屏幕上就会出现孩子想要的一些结果,并且很多反馈都是正向的。打得好,到了一个级别,游戏会有很多鼓励性的语言反馈,真棒、好厉害。孩子受到这样鼓励的时候,肯定是越打越带劲。
第三,游戏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的需求。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在班级里存在感不太强,经常被老师忽视。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受到瞩目。
他游戏打得好,在网上就可以得到很多伙伴的拥戴,游戏本身也会给他很多的奖励,孩子就会很有成就感。
现在很多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
而检验学习的标准是什么呢?成绩。
考得好才会被认可,可能有时候就算考出不错的成绩,你都不会去特别表扬孩子,因为在你心里考上好大学才是目标。
这个目标只要不实现,你就不会满意,自然也不会去表扬他。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点成就感都没有,他从来没有被你真正的认可过,怎么会喜欢和你在一起呢?怎么会愿意和你去聊?
播音主持艺考考什么他宁愿沉浸在游戏里,因为可以获得他想要的那种成就感。
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孩子痴迷游戏,是因为游戏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给他带来了非常愉悦的体验。
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孩子在你这里也能够得到心理的满足,他就会摆脱对游戏极强的依赖感。
那么你应该如何做呢?给你三个建议:
首先,鼓励孩子和更多的人交朋友。
很多家长可能会很焦虑,如果孩子和一些新的朋友交往,会不会有一些意外的状况发生呢?会不会被带坏了?
这个担心会让很多家长没有办法放手,让孩子离开自己控制的范围。那么你们之间就会起更多的冲突。
当然,这个时候,家长给孩子一点限制是必要的。
比如:晚上 9 点之前到家;睡前 1 小时不可以玩游戏等等。
这些限制给了家长一点放手的保障,也明确了孩子自主权的限度。
在这个前提下,家长要尊重青春期少年的自我权利,把交朋友的权利还给他。
可能对于家长来说,最难以做到的就是学会放手,让小孩子自己去承受挫折。
想一想,孩子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发生过很多丢三落四的事情,铅笔忘带了,水杯不知道丢在哪里了,他总是要丢这个丢那个,你就会帮他去准备。
但是如果你一直帮他去做,那么孩子就永远学不会自己去整理书包,自己去检查少了什么。
播放器没声音作为家长,要让他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允许他忘记带几次,并且在他忘记的时候不去批评他,而是继续让他自己准备物品,孩子就有机会学会自己整理,学会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样的道理,当孩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作为家长,作用越来越有限,虽然
你对他仍然有指导的作用。但是你要清楚,你对他的影响力远不如他的同学。
那么请你坦然接受。在他控制不了情绪的时候,告诉他一些好方法;在他行为过分的时候帮他及时踩住刹车;在他沉迷游戏的时候让他看到,其实它还有更多的朋友可以去交往,这样就够了。
其次,通过游戏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
没收手机,控制玩的时间,都不能让孩子放弃游戏,他们会想方设法去玩,并且不让你
知道。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必让孩子立即停止玩游戏。
你可以做出改变,主动去了解孩子玩的游戏。和孩子主动谈谈游戏,比如你玩的是什么?这个游戏怎么玩?你来教教我。
当你们到共同的话题,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重视我了,这时候孩子不再只是和游戏发生情感的链接,它会和爸爸妈妈建立情感的链接。
其实孩子最愿意得到的仍然是父母的认可,当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接纳,他也就开始接纳你了。
最后,替代游戏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我认识的一个家长朋友,之前因为游戏和孩子吵得很厉害,孩子已经几个月不和她说话了。
但是当她了解了游戏对于孩子意味着什么之后,她开始每天去孩子的一个优点,然后把这个优点写成纸条,或者给孩子发,这样做了三个多月,最后孩子被打动了。
他觉得被认可了,觉得自己有价值了,自然就愿意和妈妈在一起了。当你能够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愉悦、舒服的感觉的时候,那孩子自然就不会沉迷于游戏了。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即使这样做了,孩子估计也停不下来,我对他没信心。
春颖老师想告诉你,不要急。你已经用控制、命令、强迫的方式和孩子互动十几年了,自己现在刚刚有一点的变化,就期望孩子马上不玩游戏了,这不现实。
孩子感受到了你的变化,就会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这需要一个过程,请你耐心地等待。
好了,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咱们来总结一下,孩子之所以沉迷于网络和游戏,是因为在以下三个方面,游戏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第一,游戏让孩子到了团体归属感。
第二,游戏满足了孩子渴望及时与正向反馈的需求。
第三,游戏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的需求。
实际上,孩子依赖的不是游戏,而是游戏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
王者荣耀黄忠如果孩子在你那里能够得到满足感,他就会摆脱对游戏极强的依赖感。
那么你应该怎么做,才能从游戏的手里把孩子抢回来呢?
给你三个建议:
首先,鼓励孩子和更多的人交朋友。
其次,通过游戏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
最后,替代游戏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你的孩子喜欢打哪一款游戏?你准备和他谈哪些关于游戏的话题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留言,跟我一起讨论。
下节课,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是:《如何激发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动力?》
王莎莎>low carbon life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