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荆轲刺秦王(第01课时)
1.《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后经过西汉    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      篇,分      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二百三十多年。《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          ,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2.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长侍(  )足下    樊於(  )期北京高考2020高考时间    燕(  )国    切齿拊(  )心    匕(  )首
忤(  )视        夏无且(      被八创(    箕(  )踞以骂    目眩( 
3.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________________。)
2)日以尽矣。(“以”通________________。)
3)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________________。)
4)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________________。)
5)请辞决矣。(“决”通________________。)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________________。)
7)图穷而匕首见。(“见”通________咖喱饭,________。)
8)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________________。)
9)卒起不意。(“卒”通________________。)
10)秦王还柱而走。(“还”通________________。)
3.(1)“悦”高兴 2)“已”已经 3)“凌”凌辱 4)“返”返回 5)“诀”诀别 6)“震”震慑 7)“现”显现 8)“捧”双手捧着 9)“猝”仓促,突然 10)“环”绕
1.复述故事,梳理情节。
1)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2)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
3)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
4)高潮(“既至秦”黄晓明买两台冰箱——“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
5)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6)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
2.课文第1自然段的动词有何作用?
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展现给我们一个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强大的秦国,秦国的长驱直入给弱小的燕国带来巨大的威胁,可谓是“危在旦夕”。这是荆轲刺秦的大背景。同时还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定下悲剧基调。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樊期(wū)            suǐ)张曼玉老公            胸(zhèn            火(cù)
B缕(rú)                视(wǔ)            zhǐ)            目(chēn
C.厚wèi            心(fǔ)            伤(chuānɡ)        踞(qī)
D没(lù)                起(zù)            下(bì)埃及艳后的故事            y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使以闻大王                        使:派遣
B.荆轲樊於期头函                    奉:双手捧着
C.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            兵:士兵
D.秦王复击轲,被八                  创:伤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秦王必说见臣
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偏袒扼腕而进曰
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C.愿足下更虑之
D.以次进,至陛下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嘉为先言于秦王    B.使毕使于前
C.燕王拜送于庭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6.下列各句中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拔剑,剑长,操其室。
B.(郑伯)许君焦、瑕。
C.(荆轲)发图,图穷而匕首现。
D.(高渐离)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计划周密:首先提出用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换取秦王的信任,然后到秦国面见秦王说燕国不敢抵抗,甘心臣服,秦王听后十分高兴。
B.荆轲处乱不惊:秦王在咸阳宫接见荆轲和秦武阳,秦武阳胆怯露出破绽,荆轲巧妙周旋,没有被秦王和臣发现,才得以进献地图,使计划能继续进行。
C.荆轲勇猛异常:荆轲面对秦王毫无惧,行刺过程的几个动作“取”——“发”——“把”——“持”——“揕”一气呵成,迫使秦王惊慌失措,险些丧命。
D.荆轲视死如归:荆轲被击倒后仍然用匕首掷击秦王,受八处剑伤后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没有一点畏惧的心理。
8.默写句子。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2)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永春牛姆林
9.以下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郎平的颁奖词。请参照其表达方式,以荆轲为颁奖对象,写一则颁奖词,要求抓住人物特点,能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物加以评说,表述上要有文采,100字左右。
示例: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
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庸保:帮工,伙计。庸,同。被雇用的人。家丈人:东家,主人。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