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的无锡情
在江南无锡城中心古运河旁,有一条幽静深远的青砖小巷。在这条巷子的拐角,伫立着一幢独特的二层红西洋楼房。这是无锡张闻天旧居。作为我党历史上相当长时期的一位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在无锡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历程。
张闻天,又名洛甫,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浦东新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同志的正确军事主张。会后不久,被推举为党的总负责人。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在党中央长期分管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中共合江和辽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长等职。建国后转入外交战线,先后任驻苏大使、外交部常务副部长。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因为对“”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不同意见,遭到错误批判。“”中,他惨遭迫害。
张闻天的一生和无锡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缘。1924年,他在其早期文学作品《旅途》中,曾以无锡的城乡风景来描绘主人公的活动背景;1962年他在身处逆境之时,曾到无锡深入调查农村集市贸易;1975年他从广东回到江南,无锡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旅途》的山水情
中国美女排行榜2013
20世纪初,由于民族工商业的发达,无锡以“小上海”的“雅号”扬名于当时的京沪线(今沪宁线)。同时,依靠着水路、铁路和公路交通的便利,一时聚集着省内外的许多来客。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诸如民国以来全国第一家面向市民开放的公园、号称天然历史博物馆的惠山风景区以及民族工商实业家荣德生在太湖边倾情开发的梅园等等,诸多湖光山更是闻名遐迩,成为当时文人墨客笔下竞相描写的对象。
在经历五四运动澎湃大潮的洗礼后,年轻的张闻天赴日本和美国等地求学。海外的求学经历拓宽了他的眼界,回国后他即投身新文学运动,不断撰文激励人们创造新的生活。早在1922年之前,张闻天就曾到过无锡,在乡下一个好友须凯家中住过几天。正因为有了这一次经历,无锡自然进入了他的创作视野。他在1924年5月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旅途》中,把无锡的乡村、公园,都一一写了进去。可见这个江南城市的山水风景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电脑的配置1924年1月23日,张闻天从美国返回上海。作为时代的弄潮儿,24岁的张闻天已经在波峰浪谷里经历了几番沉浮。重新踏上黄浦江畔这块养育他的热土,他把主要精力投入了文学创作,决心为改变国内文坛的贫乏,作出自己的努力。而同年四五月间完成的长篇小说《旅途》,正是他适应时代需要、实践早期革命文学主张而首先写就的作品。小说通过钧凯先后和蕴青、安娜、玛格莱三位女青年的恋爱故事,生动地反映了“五四”退潮时期青年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振作起来,继续为改造中国而奋斗的历程。这篇小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一时洛阳纸贵,成为进步青年争相阅读的对象。
在《旅途》上部第三章,张闻天通过清新的笔法,描绘着主人公钧凯和蕴青等人在无锡的旅途。“从毕城到无锡须先坐轮船到须城,再从须城坐火车到无锡。”“他们到了无锡,就在公园内玩了半天。那时的天气异常暖和,温柔的和风如像醇酒一般醉着一般游客。桃花的红辉映在绿叶中间,木香花的香气,布满于大气。”细腻的风景实描,映衬着故事主人公心理的微妙变化。“他们在池塘的四周慢慢走着。蕴青有时要哼一支歌,云青有时要拾起地上的落花玩。钧凯只对他们望着发出微笑。他们相互间讲的话很少。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话可讲,实在因为天上飞翔的白云,林间颤抖着的树叶与红晕着面颊的蔷薇花瓣,已经完全替他们把心中的情绪申诉出来了。因为他们心中的情绪不就是春的消息吗?”“隔日他们又玩
了梅园和惠山。在无数梅树下,青草地上,他们五人围坐着,吃着他们预备的干粮。多么可爱的青草呀,钧凯躺下去仰望青的晴空时,他已觉悠然神往了。”虽然文中主人公在无锡的行程仅为两天,但是无锡城内外的公园、惠山及梅园的自然风光在字里行间跃然纸上。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无锡的城乡风光给故事的主人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更可体味的是,作者和这个江南城市间存有的那份挥之不去的情缘。
母爱名言调研的忧民情
1960年11月起,张闻天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62年1月,
他参加了“七千人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形势,对1958年以来的错误进行了自我批评。这给了张闻天很大的鼓舞。会后,他把目光集中在农村经济与市场、物价问题上,想对集市贸易问题作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为中央克服经济困难的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他向中央提出要到江苏、浙江、上海、湖南三省一市作一次调查,不久中央同意了他的要求。
倪萍儿子和女儿照片张闻天4月18日离京,取道徐州进入苏北。一路上,每到一地,他都听取党政负责人谈生产、财贸情况,看农村集贸市场,参观农业设施,调查收获颇丰。5月7日过长江到镇江。10日沿沪宁线东行至常州。11日到著名的陶都宜兴参观。两天后进入无锡,调查了一个星期。
无锡是张闻天青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城市。30多年后故地重游,张闻天感到格外亲切。他一到无锡,便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了解工农业生产,着重调查市场财贸情况。在这个素称“鱼米之乡”的地区,短短七天的时间有两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点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和三年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对农民生活的影响非常大。时任无锡县委书记兼县长的刘同温告诉张闻天,自1957年至1961年,无锡县粮食产量由6亿多斤逐年下降到4.4亿多斤,人均粮食由400多斤下降到320斤,猪由原来的25万头下降到5万头,蚕茧由5000多担降到300多担,只有水蜜桃没有减产。另一点是,商品流通渠道不畅,对自由市场限制过多,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无锡市(当时无锡市为江苏省省辖市,无锡县隶属苏州专区――笔者注)负责人向张闻天汇报,市区居民所需的蔬菜,不足部分原是由附近县供应的,由于强调按行政区划,周围的县都属于专区,
不足部分只好市里自己解决。于是市里只好新开蔬菜地,经济上很不划算,还造成供需脱节,影响蔬菜正常供应。而由于流通不畅,导致运费增加,成本提高。如桐油,1961年每斤0.9元,1962年提到1.3元。物价的上涨,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严重困难。南京大屠杀的时间
张闻天对于各类生产数字的大幅下降和部分物价的严重上涨,深感忧虑。他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思考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担忧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在调查中,他反复强调,要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问题应采用经济手段解决,不能用行政的办法卡死。在结束这次南方调查不久,他倾注全部心血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集市贸易等问题的一些意见》的调查报告。不久,在如火如荼的“四清”和“”运动中,这份报告成了指责他的“罪证”。而他此次包括无锡等地南方之行的调研心得,只能化作一腔忧民热血,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徐子珊资料晚年的思乡情
1969年10月,张闻天和夫人刘英被遣送广东肇庆。九一三事件以后,他开始寻机会,争取改变这种状况。1974年10月,他给主席写了一封信,简要汇报思想情况,说明“希望回到北京生活和养病”,“能有机会到各地参观学习”。可是这一想法提出
后又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回音。1975年4月28日,张闻天致函中央组织部,正式提出:如上海不成,苏州或无锡也可以。直到6月9日,他才接到通知:同意迁居无锡。于是,在这一关键时刻,
无锡,这个江南城市,又一次和张闻天的人生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75年8月23日,张闻天一家离开幽居六年的肇庆。24日从广州乘火车赴上海。当火车驶过杭州时,张闻天不时从座位上站起来,眺望窗外的江南景。自从参加革命离开家乡,已经56年了。如今,75岁的老人再次回到家乡附近,虽不能定居上海,安家无锡也算是叶落归根了。
25日深夜,张闻天一家抵达无锡,被临时安排在太湖边的一家饭店里居住。第二天,无锡市委书记韩本初、市长马健等前去拜望。不久,无锡市委安排他一家游览无锡山水风光,从梅园到鼋头渚,从蠡园到惠山,张闻天再次重游了当年《旅途》中描述的无锡美景。9月1日,张闻天一家搬进城里汤巷45号居住。这是一幢单门独院的小楼,虽邻近闹市区,但比较清静,特别方便生活。
安家不久,张闻天便思念起远在上海的亲人,而远方的亲人同样也在惦念着张闻天。9月初,张闻天的女儿维英、引娣,侄儿张昌麟,外甥马文奇、马文彬,都从上海来无锡探望他。久别重逢,悲喜交加。此时,长女张维英已经五十开外,生活较为困难,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在一家工厂做临时工。张闻天鼓励女儿:“革命者的后代应该像人民一样地生活。”为了照顾女儿,张闻天让维英在无锡暂住,帮做家务。女儿的留下,给了张闻天莫大的安慰,也暂缓了老人思乡的情结。比起在广东肇庆,此时,他的心情愉快多了,毕竟无锡再一次地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当地在生活和医疗上尽力照顾着他。而无锡离上海,乘火车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张闻天少小离家,老来回到家乡附近,也可以从亲属和家人那里得到照顾和慰藉。所以,他兴致勃勃地说:“我要加入无锡籍,做无锡人了!”
张闻天在无锡将一切安顿好之后,目光再次注视于现实。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时刻牵挂着他的心。9月7日,他开始重新修改在肇庆形成的文稿《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结合自己进行调查研究的体会,依据着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文稿作了认真的修改和较多的增补。这是他给后人留下的最后一篇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著作。
由于长期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张闻天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尽管在无锡受到了比较好的照料,但他还是倒下了。在弥留之际,他嘱咐夫人刘英:“我死后替我把补发给我的工资和解冻的存款全部交给党,作为我的最后一次党费。”这句话振聋发聩,体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也足以让当今许多人为之汗颜。
1976年7月1日,这是一个令人悲恸的日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55周年的纪念日当天,张闻天在无锡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旅途,遽然逝去。他留给无锡人民的不只是曾经居住过的小楼和改定的文稿,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如今,每年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来到无锡汤巷45号,来到这幢小楼前的石榴树下,瞻仰着张闻天的伟人风范,感悟着张闻天矢志不移坚持真理的执著,从而更加努力地为建设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