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地名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从南京地名的由来这个角度来欣赏南京的地名文化。主要论述以下内容:一、历史沧桑的南京——乌衣巷。二、地理形胜的南京——龙蟠里、虎踞关。三、性情浪漫的南京——桃叶渡、莫愁路。四、市井百态的南京——夫子庙。五、底蕴深厚的南京——朝天宫。
公司债发行关键词:南京地名由来
一、历史沧桑的南京——乌衣巷
一座城市总有一座城市的味道,这种味道,往往凝聚在一些千古传颂的诗句中。以江苏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为例,提到扬州,人们立刻想到的诗句就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提到苏州,总会浮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象;而提到南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则是唐朝刘禹锡那首著名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此可见,乌衣巷无论是在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心目中,都已经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代名词,《乌衣巷》诗,更是南京历史的画龙点睛之笔。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南,东起白鹭洲公园,西至钞库街。据载,三国时东吴孙权曾在此驻军,禁军官兵皆身着黑军服,人们就俗称其为乌衣营。乌衣巷之名亦因此而来。
关于乌衣巷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附会之说。事出《六朝事迹类编》所引刘斧《乌衣传》:“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舟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其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误到华胥国里来,玉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出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来春,燕又飞来榭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冥数合,如今暌违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雁飞。’至今岁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段海外奇谈显然是从刘禹锡的诗《金陵五题之二——乌衣巷》附会而来。
二、地理形胜的南京——龙蟠里、虎踞关
南京所以成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正是凭依着优越的地理形胜。在冷兵器时代,国都的选择往往非常看重地理形胜。拥有龙蟠虎踞之势的南京,可谓“山川形胜,气象雄伟”:其西、北有号为“天堑”的长江;西又有清凉山上的军事堡垒石头城,控扼着古秦淮入长江之口;北又有历来重兵把守的幕府山;南有宽深都远过现在的秦淮河;东有天然的屏障钟山。以这些山水为代表,南京诚为山环水抱、进可以战、退足以守的“帝王之宅”。“龙蟠虎踞”也因此成为南京的习称、别名。
魔域师傅
龙蟠里,位于清凉山公园之东南,北起广州路,南至虎踞路;虎踞关,南起广州路,北接西康路。相传三国孙权时,诸葛亮出使东吴,途经秣陵(今南京)
时,曾登上石头山,驻马观察地理形势,看到钟山东峙,石头山临江虎踞,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的著名评述。因此处山丘逶迤似蟠龙,遂称为“龙蟠里”、“虎踞关”。
其实,传说中矛盾百出。首先,诸葛亮有没有到过南京,并且说过“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这句话,史学界至今未到可靠的根据,所有史籍关于此事的记述,在前面均加有“相传”、“据传”、“据说”等限制词,说明这只是传说而已。另外,即使诸葛亮到过南京,那时东吴的政治中心尚在京口(今镇江),而且他也见不到石头城。孙权是再将他的政治中心从京口迁来秣陵(今南京)后的第二年,才建石头城的。
因此,龙蟠里、虎踞关的由来还是个谜。
小学体育教师总结三、性情浪漫的南京——桃叶渡、莫愁湖
南京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城市,朱自清的美文《南京》说:“逛南京象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南京又是一个特重感情的城市,南京城市的旅游形象口号就是“博爱之都”;南京还是一个故事里饱含感情的城市,比如桃叶渡体现的浪漫、莫愁湖体现的心态……
桃叶渡,南京城南秦淮河边的一处古渡,位于今淮清桥南、贡院街东端。民间传说晋元帝时宣化江边的桃叶山,山上山下和宣化江岸栽满了桃树,桃树枝繁叶茂,苍翠欲滴,游人往往流连忘返,桃叶山因桃树叶多且美而得“桃叶山”之名。春天桃花盛开时漫山遍野,山上和山下江岸的桃花姹紫嫣红,每当风起的时候就会有接连不断的桃叶,桃花轻浮水面,被风吹得四处飘零,来往两岸撑船的艄公望着那江边浮泛的桃叶、桃花,笑谓之“桃叶渡江也,桃叶也渡江”。自此“桃叶渡”之名在艄公和民间流传,也和离它不远的晋朝著名古渡“宣化渡”区分开来。那时浦口东门“桃叶渡”还只能算是一个野渡。到了东晋中期,南京东门“桃叶渡”声名鹊起,名声大振,桃叶渡的身份也从野渡,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渡口。让浦口东门“桃叶渡”优雅转身的人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和他的爱妾桃叶。相传王献之每每在此迎送桃叶,“缘于笃爱”,又为桃叶作有几首《桃叶歌》: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风流才子王献之,婀娜佳人桃叶,加上淮水渡口歌送逸事、红花绿叶绝好景致,演至后来,不仅王献之与桃叶的浪漫故事千百年来被传为美谈,桃花桃叶也成为才子佳人、离愁别绪的象征符号。
莫愁湖,位于南京秦淮河西。由于莫愁湖一直致力于模仿天下第一湖-济南大明湖,又仿大明湖牌坊建造正门。故有“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朱丹华少吵架莫愁湖位于水西门外桥西,名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莫愁湖古称横塘,因其依石头城,故又称石城湖。相传南齐时,有女莫愁,河南洛阳人,幼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她文静,聪明好学,采桑、养蚕、纺织、刺绣样样拿的起来。邻居家的小孩念书,她听着记着,不但识的些字,连诗文也能吟咏几句,莫愁还和父亲学了一手采药治病的本领。十五岁那年,父亲在采药途中不幸坠崖身亡,莫愁因家境贫寒,只得卖身葬父。当时城健康的卢员外在洛阳做生意,见莫愁纯朴美丽,很同情她,便帮助莫愁料理了爹爹后事,带她来到建康,从此,莫愁嫁
进卢家,成了员外的儿媳。莫愁婚后和丈夫恩恩爱爱,第二年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取名阿候。虽然生活富裕,可莫愁时常想念家乡,怀念父亲,只有帮助穷人治病时才感觉快慰露出笑容。穷人们时常说:我们有了病啊痛啊的,见了莫愁,就什么忧愁也没啦!长此以往,莫愁女的名字就传开了。卢员外曾在梁朝为官。一日,梁武帝闻报水西门外卢家庄园牡丹花开,便着便服来员外家赏花,只见牡丹花交错如锦,夺目如霞,梁武帝惊得如痴如醉,遂问员外:此花何人所栽?卢员外跪答:此乃儿媳莫愁所栽。梁武帝不禁怦然心动,当即令传莫愁见驾。梁武帝见到莫愁如花容貌,不由神魂颠倒。回宫后,寝食难安,终于想出毒计,害死了卢公子,传旨选莫愁进宫为妃。莫愁得知,悲愤交加,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投石城湖而死。四周乡邻得知,纷纷来到湖边痛苦拜祭,怎么也不肯
相信这么好的女子会投湖自尽。有人传说深夜听到莫愁的哭泣声,也有人说看到天上落下一只小船,载着莫愁悠悠而去……人们深深怀念她,为了纪念她,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梁武帝闻讯,自感惭愧,于是写下了《河中水之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子字阿候。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桂镜难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四、市井百态的南京——夫子庙
芸芸众生,离不开衣食住行;士农工商,都需要吃喝玩乐。南京老地名中,贴近生活者比比皆是,综以观之,可以说老地名构成了一幅南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经济社会生活百业百态图。而最能集中体现南京之市井百态的地名,应该说就是由大雅而变成颇俗的夫子庙了。南京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孔子自古被人们尊称“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上,始建于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宋代为建康府学,元代为集庆路学,明代为应天府学,清代将府学迁至城北明国子监旧址,这里便成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1937年遭侵华日军焚烧而严重损毁。1984年,市、区人民政府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和规划,几度
拨专款,历数年的精心维修和复建。如今的夫子庙已焕然一新,再展辉煌,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城南京旅游特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1991年被国家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五、底蕴深厚的南京——朝天宫
在南京水西门莫愁路东侧的冶城山上,有一处红墙碧瓦的巍峨殿阁掩映于绿树丛中,她就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组宫殿式古建筑——朝天宫。朝天宫所在的冶山,曾是南京最早的城邑——冶城所在地,这里可谓是南京的发源地。南京的“母城”朝天宫古建筑占地面积约七万余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
朝天宫,古迹,位于新街口西南,莫愁路与建邺路交会处东北。古代称冶山,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冶铁铸剑,后历代帝王多在此建寺庙宫殿。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他的文臣武将们大多是农民或土匪出身,还有一些没有见
过大世面的土地主,根本不懂朝见天子的繁琐的国家礼仪,朱元璋认为这是有失体统的。为此,他特地建造了一座宫殿式建筑,派他的亲信教习朝见天子的礼仪。明洪武年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赐名为“朝天宫”,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原建筑于太平天国年间被毁于战火,后在同治五年至九年,由李鸿章、曾国藩改建,变更为江宁府学和文庙。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仅为中间的一组建筑——文庙。
参考文献:
1、吕武进编,《南京地名趣话》,南京出版社,1996年
2、《地名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3、吕武进等著,《南京地名源》,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