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驾驶技术与节油
尚雯婕整容作者:胡大林
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2期
胡大林
(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武装部,江苏 盐城 224001)靳东家庭背景
好听的女生歌曲 【摘 要】目前,随着家用轿车的快速增加和石油价格的日益上涨,关于汽车节油的问题显得更为敏感。汽车的节油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汽车耗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机件完好情况、使用条件、道路、气候以及汽车使用技巧对油耗都有关系,同样的一辆汽车,由不同的人驾驶,由于技术水平和使用习惯的不同,耗油量最大相差可达25%。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大,许多国家都出台了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能使汽车降低油耗是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影响汽车油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节油效果,降低油耗。
【关键词】驾驶技巧;节油;技术;能源
1 车辆的技术状况对节油的影响
1.1 汽车的新技术,纵观汽车新技术对车辆发展的影响,与汽车油耗有密切关系的技术总的分析有以下几点:一是车身设计更流畅化,二是发动机工况得以大幅,三是车身轻量化技术。
1.2 汽车的工况,汽车良好的保养能使汽车节油,如汽车的各轴承应及时上油,机油到达一定的里程需要更换,四轮定位要正,发动机点火正时要符合要求,不能出现爆震等不正常燃烧,要防止发动机积碳等。常温冷车起动发动机时,轻踩油门,起动后以低速运转,不要重踩油门和煽动油门。起步后,应根据不同的道路和交通流量等变化,及时换档变速。并根据最佳换档时机进行换档变速。汽车上坡不能用高速档勉强行驶,也不能延长低档使用时间,应按当时工况及时变换档位,使汽车保持充分的爬坡力量。拖带挂车上坡时应适当提前换档。
1.3 车速的控制,汽车在良好的公路上行驶时,应尽早换入高速档,保持直线行驶,并根据当时道路、交通流量、气候风向、车辆载重等因素,灵活掌握车速。条件好时车速可以高些,但应尽量控制在经济车速范围之内,以确保行车安全,避免高速油耗剧增。在平路高档行驶时,节气门开度不宜超过50°,以免增加油耗。爬长坡或陡坡用低档时,油门小些可以节油。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油门控制要柔和,加速平稳均匀,防止加速泵和省油器额外供油。汽车行驶中,发动机水温应保持在80~90℃。冬季和寒冷地区的汽车,车头应装保温罩,避免行车中发动机在低温状态下工作而增加油耗。中途临时停车时,应关闭百叶窗。夏季高温或汽车负荷过大发动机水温过高时,不要勉强行驶,必须停车降温。
2 驾驶员的技术状况对节油的影响
2.1 驾驶员的操作风格。有些驾驶员可以把很省油的车开得很费油,但是,也有另外的驾驶员,也能把很费油的车开得很省油。其实,对汽车油耗起关键因素的还在于人,人的驾驶习惯和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车的油耗。一般来说,喜欢激烈驾驶风格的人不管开什么车都不会省油,而驾驶风格温和的人不管开什么车都不会太费油。因此,归根到底,汽车能不能省油,车本身固然有关系,但重要的还是人,还是要强调“以人为本”。
馄饨 2.2 正确的驾驶习惯:一是,现代轿车通常不需要发动机预热,但汽车在冷车工况下行驶时,由于机油粘度较大,发动机的磨损和油耗都会有所增加,因此略微使发动机升温预热对发动机来说是有一定的好处。当然过长时间的发动机升温是没有必要的,这将造成一定无用功的油耗。二是,加速时踩油门过重,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过大,造成油量浪费。应当适时而可,加速平稳,让车速稳步上升,一方面可以省油,另一方面保持驾驶的舒适性,更重要的是路况复杂情况下比较安全。三是,频繁加速和刹车。加速耗油,刹车又浪费能量。实际上对电喷车来说,在保持安全行驶的前提下,尽量少刹车,用档位滑行,让车辆自然减速,既可以起到辅助刹车的作用,又可以降低油耗,何乐而不为呢?还有速度不稳定这个问题。在较好的平直或爬坡路面上行驶,应该尽量保持车辆速度稳定,维持速度行驶的油耗要比速度降下来后再加速行驶的油耗要低很多。见空当就抢,等一出红绿灯信号,急加速、急停车多次。驾驶时目光短浅、措施不当。前边车队减速仍在加速。路况复杂,手忙脚乱,忘记
加挡后低挡高速行驶。不必要的高速行驶等驾驶习惯都将会增加汽车的油耗。
2.3 汽车的经济车速,汽车由甲地行驶至乙地,如用不同的速度行驶,虽然载重、路面条件相同,但耗油量是不同的。最省油的车速称为经济车速。耗油量随车速而变化的关系称为汽车燃料经济特性,这种关系如果是等速行驶条件下试验测得的,则称等速燃料经济特性。俗话说的“中速行驶”是指汽车以超速挡或直接挡行驶时,以略大于经济车速的速度行驶。汽车中速行驶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与高速相比又有利于汽车的安全出行。另外,汽车以低速挡爬坡时,车速变动较小,车速可不必再区分中速与经济车速。高挡低转速行驶确实有节油效果,但高挡低速也会带来汽车发动机过早积碳。但是对于此矛盾我们只要注意在高挡低速行驶一段里程后,恢复发动机高转速行驶即可消除由此带来的过早积碳的问题。
2.4 汽车使用技巧,汽车驾驶技术是影响汽车油耗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操作驾驶可大大降低汽车的油耗。据统计,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仅做到合理的驾驶汽车,便可以减少油耗8%~14%,个别的在改进汽车使用技巧后,油耗率可降低20%~25%[3]。因此,在汽车使用技巧中能否充分了解在“人-机-道路”这一系统中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挥汽车的使用效能是汽车节油的关键。避免不必要的怠速运转。发动机在怠速运转时,由于转速低而使废气残留严重,燃油混合条件变差,混合气燃烧困难,此时发动机需要较浓的混合气(空气过量系数大约为0.6),因此,相对正常行驶来说油耗其实是有所增加的。需要长时间停车时,应熄火。合适的路况下可选择高挡低速行驶。行驶中换挡要及时准确,
过早或过迟换挡都会增加油耗。汽车起步应利用最低挡,当发动机能适应高一挡位时应及时升挡。使用自动变速器加速时,最好是缓慢加速,在换挡点附近稍松油门,这样能使变速器更加容易升挡,且节省燃油。尽量使用经济车速。每种汽车都有一个经济车速,普通轿车的经济车速一般在60~80km/h,在此车速下行驶耗油量最低。正确地运用油门。使用汽车油门时要做到轻踏缓抬。启动后开始行走时,应略在汽车处于半联动点之前加油,而且油门开度取中小程度为佳,此时放松离合器并协调踩油门;当汽车加速时,加空油、踩离合与踩油门踏板要关系协调;当汽车在运行途中,应根据道路情况和实际需求增大或减小油门,合理地选用汽车排挡,使大多时间运行在经济车速,发动机转速在1700~2200r/min;当汽车上坡时不能踏死油门踏板,用低速挡爬坡时,油门一般应踏下最多之3/4为宜。避免行驶途中突然加减速。突然加速要比稳加速多消耗1/3的燃油。所以,为节约燃油,在行驶途中应尽量减少突然猛加速的驾驶习惯,应尽量保持车速平稳。多利用汽车的惯性和减少不必要的刹车。驾驶时应集中精力应变路障,以滑带刹,这样可以减少油耗。一次紧急停车和起步可能要多耗去35mL以上的燃油。合理利用空调。空调系统是现代乘用车不可缺少的配置,但它却要消耗相当一部分发动机动力。有些人为了节约燃油,采取高速关闭空调,打开车窗通风的办法,实际上车速高于85km/h时,开窗后的风阻所消耗的燃油要比开空调消耗的燃油更多。
3 正确的维护与保养对节油的影响
留意汽车仪表,做好汽车保养,驾驶时要注意聆听发动机声音以及其他异响,使汽车始终处于正常
工况下行驶。防止汽车在爆震、积碳等非正常工况下的行驶。
轮胎型号。很多朋友喜欢换上宽胎,这样能够带来行驶的稳定性,但绝对会增加油耗,一般来说,型号越大的轮胎越费油,小型号的轮胎省油。因此换轮胎一定要综合考虑。道理很简单,大型号轮胎就好比一个人走路绑着沙袋,自然会使人走路吃力,多出力,车也一样。
4 结论南京核酸检测
汽车的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更需要驾驶员不断提高汽车驾驶理论和车辆维修与保养知识。最后我们总结一套切实易行的汽车节油措施和方法:(1)保持轮胎气压的正常值,定期检查气压;(2)先想好路程再上路,不走冤枉路;(3)减轻车辆自身重量,不放置多余物件;(4)尽量使用汽车规定的机油,发动机省力即省油;(5)定期保养发动机,定期更换三滤;(6)汽车没走时不先开动发动机;(7)不要猛踩油门加速,稳步加速可省油;(8)车速平稳地行车,减少加减速的次数;(9)遇红灯时提前减油降速,尽量避免急刹制动;(10)现代汽车发动机是电脑控制喷油点火的,在一定运行速度时放松油门而不空挡、也不踩离合,由惯性带动运转时发动机将停止喷油与点火,起到省油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在行驶中每遇上红灯或者是下坡路段时,减油不打空挡,让惯性推动可大大降低汽车的油耗。当前大力推广低碳节能这一理念是全世界范围一致的观点,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执行各种节油的措施,在不必要的时候尽量减少驾驶汽车出行,换乘
公共交通或者骑自行车等等,积极实践绿环保这一共同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维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为后代留下更多的绿。
【参考文献】
[1]胡涛.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有效途径[J].安徽科技,2004(12).
[2]吴强.汽车燃油消耗量的测量[J].北京汽车,2004(6).
[3]杜传进,余柳燕.国内外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方法[J]北京汽车2007(6).
apple id忘记密码 [4]燃油经济性的计算及燃油经济性法规[J].北京汽车,1996(2).
[5]田垚,王左明,王海岩.轮胎对汽车油耗的影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
[6]肖永清.新型轿车电控系统的原理与故障检修[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7]杨沿平,郝夏艳,唐杰.我国汽车节油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68-71.
[8]司康.节能是近中期我国汽车能源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J].轻型汽车技术,2009(4):49-50.
[9]宋国华,于雷,王子千里.用于道路交通燃油经济性评价的实用模型[J].汽车工程,2008,30(6):470-474.
[责任编辑:王洪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