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艺长廊
Art Salon 43
文化视域下中国女性形象的错位表达
—以迪士尼真人版《水兰》为例
◎陈梦婷
“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通过中西方主流 文化的艺术表达,已成为自我革命、勇敢独立的 新女性代表被世界所认同。迪士尼经典i p中,木 兰无疑是独特的,她异国、平民的身份定位,从 很大意义上扩展和丰富了迪士尼公主的外延。但 这一具有独特魅力的经典形象,通过全明星的演 绎和巨资制作后,在全球电影市场的成绩却不尽 如人意,北美烂番茄、豆瓣评分均一路走低,究 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跨文化视域下,好莱坞 对中国女性形象二次编码的错位解读造成的。
_、被局限的女性主义表征
《木兰》由好莱坞担任主创团队,在美国“M e Too”“政治正确”主流价值观兴起的背景下,制 作团队对木兰形象进行了多维编码。传统中国文 化中,花木兰是封建社会“忠、孝”精神的外化,为家的孝悌之道,
为国的报效尽忠。在西方流行 文化的重塑下,弱化了这一精神内核,从中国传 统女性形象化身为美式女英雄。影片通过一系列 的符号化表达,企图为观众展现女性主义觉醒的 命题,但由于跨文化差异,影片尚停留在文化表征,是有局限和误读的。
(一)形式大于内容的“凤凰”
影片中多次出现“凤凰”这一元素,从创作 者角度来看,一是意图将此作为女性意识觉醒的 具象化符号,同时也意在弥补“木须龙”这一经典形象的缺失,但在运用和表现上迪士尼仍陷入 “他者文化”的局限。凤凰第一次出现是花家门 前的石雕,传统中国文化中凤凰是祥瑞的象征,往往出现在高处,而这里雕像的位置在低处,视 觉的位置差势必造成文化内涵的错位。后面凤凰 的出现都是在木兰遇到挫折时,它为主人公在迷 途中指明方向、在御敌时激发能量。作为一部女 性觉醒主题的影片,凤凰形象本应比木须龙更能 贴合影片精神内核,但相较于个性鲜明、幽默讨 喜的木须龙,凤凰没有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迪士尼擅长的特效也谈不上出彩,从视觉层面上 被网友谑称为“大号风筝”,从叙事层面上没有 与人物内心转变相呼应,作为人物命运转折的外 化表达有失偏颇,更别说弥补一批“木须粉”的 观影预期了。
(二)超载的中国原力(“气”元素)
纵观迪士尼女性形象的嬗变历程就是女性意 识觉醒的过程,早期以白雪公主为代表的出身显 赫、嫁
入豪门的女性,她们柔弱顺从,将人生价 值诉诸于追求美好爱情;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 兴起,公主形象开始转型,以贝儿、小美人鱼为 代表的新一代女性登上舞台,她们不再将成功诉 诸于男性角,依靠自身智慧和勇气获得幸福。2000年后女性力量进一步凸显,爱莎摆脱公主形 象,终于进阶为女王。
花木兰作为第一个依靠自我价值被赋予“公
福建艺术
44 FUJIAN ARTS / 2021.2
主”桂冠的平民女性,观众本期待看到女性通过 智慧勇气,最终获得父权社会尊重的奋斗史,可 迪士尼偏偏为木兰加入了中国原力。“气”意为 人体原始的气态精华能量,是西方视域下典型的 东方语境,“气”之于木兰,就好比“原力”之 于绝地武士,是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中的标配。迪士尼的初衷是将木兰塑造成为既具“忠、孝、义”传统美德,又符合西方审美的女英雄形象,在叙 事上就势必要追求微妙平衡,使东方传统文化与 西方奋斗精神之间达成某种妥协。在原版中这种 妥协是能被观众接受的,原因在于动画版中木兰 是一位身材弱小、天资聪颖的女性,她凭借聪明 才智最终获得成功,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但真 人版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木兰通过自身努力获得 成功的认同感,而是诉诸于她的超能力,否定 了普通女性通过奋斗实现理想的可能,使得故事 内核产生偏差。
二、“泛东方化”的女性形象
陈鲁豫现任丈夫
花木兰从文化输出的角度看还是正面和积极 的,对中国元素的表达相较早期也更加丰富。但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东方主义”局限性依旧存在,影片中多个女性形象仍然体现出华人女性的固化 印象。
(一)木兰形象
从影片中主要女性角来看,木兰形象是与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贴切的,经历了女装和男装两 个阶段。女装时期的化妆造型运用了三种中国古 代女子妆容,“晓霞妆”的俏皮活泼,“寿阳落 梅妆”的红梅点额,都与少女的闺阁生活较为贴切,“额黄妆”也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相呼应。甲胄造型(明光铠)、便装造型(袖大衫长、褒 衣博带),也都基本还原了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可以看出迪士尼在尽量贴近史实,也做了一定考 证。但总体看来,木兰女装时期的妆容过于艳丽 夸张,缺乏传统女性典雅之美,不少网友表示没 有美感,且三种妆容和服装的历史时期匹配尚存 偏差,脸谱化趋势明显。幼年木兰颇具东北乡村 气息,红花绿叶的刺绣上衣、黑短裤的造型与历史背景和人物身份不符,有对东方元素的拿来 主义之嫌3
(二)仙姑形象
巩俐饰演的仙姑是反派人物代表,从造型上 类似女巫和埃及艳后的结合体,观众普遍认为这 一形象
过于古怪,完全掩盖了巩俐的女性之美。迪士尼对这一形象的塑造一定程度上是受萨义德 “东方主义”影响,忽视了地理、文化、种族差 异,中国文化在西方制作团队眼中是“他者文化”的大概念,陷人东方文化、亚洲文化的集体范畴,忽视了独特性和排他性。这一形象在叙事层面也 显违和,木兰身份暴露后被驱逐,仙姑突然转变 立场惺惺相惜。编剧企图为这一转折到内在支 撑,但却简单地归因于她们都曾遭受过男性社会 怀疑,这种为剧烈转变强加单一经历的做法缺乏 张力。正因动机交代不明,人物无法感动观众,连巩俐这样优秀的演员也无能为力。仙姑形象过 于强调“泛东方”女性形象的符号化表达,显得 过于扁平化。
(三)其他女性形象
影片中其他女性形象也难逃对东方文化简单 的“泛化”和直白的“杂糅”,比如郑佩佩饰演 的“媒婆”,从造型到身体语言都是高度脸谱化 的,白面、红唇、短眉能明显看到日本艺伎的特 点,肥胖的体型、模糊的性别特征在原版动画中 不显突兀,但直接照搬到真人版电影中就显得制 式化。影片后半段为观众展示了一幅南北朝时期 的宫廷图景,不难发现其中妃嫔、宫女、女史形 象也与日韩女性形象相似。还有木兰的妹妹、邻 居等女性角,都被笼统地冠以家庭和男性的附 属,没有名字、没有个性。从形象上看清一小 眼睛、塌鼻梁,从精神特征来看谦卑恭顺,完全 符合西方眼中的中国女性特征。这显然是受刻板 认知的影响,正如萨义德认为“东方是西方人发 明的一个充满殖民主义集体记忆的地方,东方主 义并非有关东方的真正话语,只是西方人的主观 性认识”|1],这种“泛东方化”的表
达抽离了中 华文化的独特性,杂糅着西方主义话语与东方主 义想象向世界输出。
品艺长廊
Art Salon 45
三、尚未打破的女性困境
《木兰》从本质上是一部反映女性力量觉醒、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式主旋律影片,但过度强调男 女平等的观念,忽略了性别的天然差异,在叙事 上又与精神内核有相悖之处,父权社会的本质还 是在不少地方痕迹明显,难以走出女性独立、全 然超脱于男尊女卑封建社会的困境。
首先,从木兰在男性社会的存在方式来看,早期描述待字闺中的木兰时,影片多次提及父亲 对她的“希冀”,反复叮嘱她要成为“三从四德”的传统女性,此时父亲是男性话语体系的代言,对女儿的人生设想等同于男性对女性的从属要求。在当时社会性别难以突破的背景下,“女性若想 进人这种为男性把持为男性服务的话语体系,只有两种途径,要么她借用他的口吻、承袭他的概念、站在他的立场,用他规定的符号系统所认可的方 式发言,即作为男性的同性进入话语;要么,用 不言来‘言说’,用异常语言来‘言说’为此,花木兰只能用“易装”作为打破性别秩序的手段。
如果说木兰易装是服从性别制度对角文化 属性的无奈妥协,观众是能够认可其女性主义内 核的。
但影片却在塑造木兰时设置了大量男性视 角,比如她女性身份暴露后将军的失望,当她的 超能力展现时战友的评价等,这些评价主体都是 男性,且评价指标的基于男性标准设定,女性仍 未能突破从属性,仍是借助于男性认可得以实现 价值的。
其次,从木兰的选择归宿来看,《木兰辞》中战争结束后,她最终脱下战袍回归家庭,并发 出了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感慨。她的宿命是有始有终地服务于父权社会的,从“为 父出征”到“回归家庭”,人物的行动和故事内 核是高度统一的。而《木兰》之所以被中国观众 吐槽定位不明、张力不足,一部分原因要归于影 片价值观和叙事、人物塑造间的矛盾。如木兰身 份暴露后受到仙姑的邀请,她迅速从被否定的挫 败中走出来,坚定拒绝,誓死保卫皇帝。这一转 折缺乏逻辑依据,难以引发情感共鸣。而作为父权主义的象征,木兰效忠的“皇权”仍然是她内
心难以逾越的禁锢,她本应是不依附男性来实现
自身价值的,但在这里又要靠效忠皇权得以体现,
从立意上似乎又否定了女性主体地位。
四、结语
当然,分析影片女性形象在跨文化媒介传播
中的错位表达,也应看到其双重意义。从叙事和
文化构建上看,迪士尼努力寻求中西文化妥协,
试图在中国传统故事的包装下传播西方自由平等
的主流价值观,并通过向世界展示一个他们期望安以轩名誉权案
中的中国景象,让受众能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
精神内核间到平衡。且相较于早期西方世界“傅
满洲”式的华人形象,影片输出的女性形象是正
面积极的,且画面质感、摄影技术也基本维持了
好莱坞一贯的高水准。
但从票房和口碑来看,真人版《木兰》并没
有获得观众(不只是中国观众)的普遍认可,影
王石妻子
赵薇老公资料片中女性形象从人物造型到内心活动的描绘,仍
遗憾地未能突破“东方主义”单一维度局限,忽
视了时间、空间等因素造成的复杂内在动因,未
能完全走出西方对东方主体虚无的文化幻想。影
片对女性主义内核的把握定位也尚显不明,在叙
中国音超
事上呈现出一种女性独立愿景与女性现实困境的
悖论。综上,好莱坞如何在东方故事与西方编码、
传统与创新、文化本源与解构传播之间选择取舍,
霍英东资产在日益撕裂的文化沟壑中填充互补,并在全球化
进程中实现优质文化输出,这一命题仍然任重而
道远。
陈梦婷,上海戏剧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池国和
注释:
[1] 爱德华•W •萨义德《东方学》,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7版。
[2] 孟悦、戴錦华《浮出历史地面—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