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的五种主要模式及典型案例
全域旅游作为落实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综合载体,符合全民旅游的时代需求,同时也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
龙头景区带动型模式、城市全域辐射型模式、全域景区发展型模式、特⾊资源驱动型模式、产业深度融合型模式为五种全域旅游典型发展模式。
1
龙头景区带动型模式朴有天八卦
龙头景区带动型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的发展主要依托于本地龙头景区。
该模式下的全域旅游建设⾸要任务是将龙头景区打造成为吸引核和动⼒源,发挥其在城市形象塑造、空间结构优化、游客集散中⼼建设等领域的引导作⽤,再以全域旅游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指导,围绕龙头景区配置旅游产品规划景点布局,部署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服务全域旅游,美化城乡⽣态环境等,形成 “综合产业综合抓”的⼯作机制,推进景城⼀体化发展。依托龙头景区的辐射带动作⽤,推动区域旅游产业⼀体化发展,促进旅游产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区域社会与经济协同发展。
典型代表:四川都江堰、湖南张家界
都江堰:作为四川省旅游特⾊突出的亮点城市,2016年都江堰市列⼊全国⾸批国家全域旅游⽰范区创建单位以来,紧紧围绕全域旅游⽰范区创建,探索形成“旅游主导、国际视野”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绘就了都江堰旅游发展由“5A”景区观光旅游向“5A+”全域旅游转型的“都江堰样本”。2018年,都江堰市持续推动国际⽣态旅游名城的建设,加⼤了旅游产业的投⼊与招商引资。以升级为“三遗城市”的发展契机,加快构建以旅游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建设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梅艳芳母亲
都江堰还瞄准游客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深⼊挖掘“⼭、⽔、道、熊猫”世界级⽂化旅游资源内涵,以“5A+”的标准做精遗产观光旅游产品;坚持“旅游+”“+旅游”,突出打造康体养⽣、时尚游乐、⼭地运动等旅游产品体系,万达⽂化旅游城、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蓝光⽔果侠星球等重⼤旅游项⽬相继落地。
张家界:湖南张家界拥有世界⾸批地质公园、我国⾸批世界⾃然遗产、世界“张家界地貌”命名地、我国⾸批5A级风景区、第⼀个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明风景旅游区等⾦字招牌,其全域旅游的发展是典型的龙头景区带动型模式。
湖南省提出以“点线⾯”逐步⽴体实施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在此政策背景下提出“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
湖南省提出以“点线⾯”逐步⽴体实施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在此政策背景下提出“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以武陵源中⼼景区作为全域旅游发展核⼼,构建“东线、西线、南线”三线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以武陵源核⼼景区为抓⼿,重点抓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景区基础设施等建设。同时,按照建设武陵⼭⽚区游客集散中⼼城市、国际旅游服务型城市、区域性旅游交通枢纽城市、国际休闲度假城市“四个城市”⽬标,推进园区、景区、城区共同发展。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层⾯,以公安、检察、巡回法庭、⼯商为基础,构建市级、区县级、乡镇级三级联动的产业管理体系,形成全⾏业监管机制,促进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创新。
2
城市全域辐射型模式
城市全域辐射型模式主要是以城市旅游⽬的地为主体,发挥都市旅游辐射带动作⽤,逐步推进区域整
体的全域旅游发展,以知名旅游城市品牌效应为基础,依托⾼质量的旅游产品、完备的配套服务、发达的旅游交通系统,促进城乡旅游产业相关联,实现互联互通、⼀体化发展,形成城市乡村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旅游⼤市场。按照“旅游引领、提升价值、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理念,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地利⽤规划“多规合⼀”,发挥旅游产业引领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典型代表:福建厦门、辽宁⼤连、新加坡。
作为全域旅游的先⾏者和实践者,厦门市具备先天的发展基础和优势,着⼒将创建“全域旅游⽰范区”⼯作与建设“五⼤发展”⽰范市相结合,在提升⽬的地⽣活品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居⽣态环境等⽅⾯积极发挥作⽤。以全域旅游为抓⼿,进⼀步呵护、扮靓厦门的“⾼颜值”,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素质”。
按照“全域旅游·跨界融合”的⼯作思路,厦门建⽴健全城旅⼀体、⾏业互通融合发展机制,将旅游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硬实⼒,通过联动挖潜、空间融合、业态互动,着⼒推动“旅游+会展”“旅游+邮轮”“旅游+乡村”“旅游+⼯业”“旅游+商贸”“旅游+⽂创”“旅游+康体”等多个“旅游+”。为解决厦门⼟地紧缺的实际问题,拓展“上⼭下海”的空间和旅游增量发展思路,编制《厦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坚定不移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旅游⾼品质发展。编制《厦门涉海旅游规划》,充分挖掘和
利⽤好海洋这⼀厦门特⾊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共融共赢,让相关⾏业的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和产品,形成新的增长极
教师节黑板报标题⼤连:作为我国⾸批“优秀旅游城市”,⼤连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分迅速,其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为城市全域辐射型。⼤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滨旅游资源,近代⼈⽂历史旅游资源更为丰富,众多优质的旅游资源为⼤连市的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效便捷的海陆空⽴体交通⽹络为游⼈提供了优质的交通服务。区域旅游规划⽅⾯,⼤连市将市域范围作为整体,打破⾏政分割,发挥旅游业融合⼒、辐射⼒强的产业特性,通过“促城、造镇、兴村”形成由 1 个旅游度假岛、⼗⼤旅游经济区、28个旅游镇、120个旅游村组成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加强城乡沟通,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全域覆盖,逐步推进⼤连市城乡⼀体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新加坡:新加坡传统资源匮乏,通过花园城市的持续建设,营造全域可游的旅游环境,建设创意旅游项⽬,成为了东南亚旅游的重要⼀极。
新加坡政府指导开展绿化,绿化净化、种植树⽊、建设公园;道路绿化规划、特殊空间的绿化、灯柱、⼈⾏过街天桥等;绿地中增加娱乐设施,每条路的两侧都得有150厘⽶的地来种植花草树⽊;长期战略计划、机械化操作与计算机化管理,⽤GIS系统监管140万棵遍布全岛的重点树⽊,5%的地设为⾃然保护区;建设⽣态平衡的公园、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建设绿⾊政府组屋与公寓。
政府⼗分重视旅游业,把其视为“⽆限资源”。整个产业链涵盖多个领域,从业⼈员占当地劳动⼒总量的7%,对GDP的直接及间接贡献率达到10%。注重内部资源整合,集中航空、宾馆、酒店等服务设施,形成区域⼀体化的旅游服务。开拓新兴领域,⼤⼒推⾏“保健旅游计划”。积极的市场营销,为各类旅游企业架设、营造合适的产业框架与氛围。
3
全域景区发展型模式
全域景区发展型模式是将地区作为⼀个整体进⾏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以全地域覆盖、全领域互动、全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为原则,逐步推进风景园区、旅游城镇、风景庭院、旅游村落、风景观光道、风景⼚矿等建设,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城乡旅游风貌。
典型代表:河南栾川、浙江桐庐、宁夏中卫。
桐庐:桐庐县依靠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历史⼈⽂积淀,将整个县域 11 个乡镇、183 个⾏政村作为⼀个⼤景区来规划,每个镇村按景点要求建设,形成 “县城—中⼼镇—特⾊镇—中⼼村—特⾊村”空间结构。整个⼤景区从全地域覆盖、全产业融合、全景化打造、全⽅位保障、全社会参与五个⽅⾯进⾏构建,依托美丽乡村精品村和风情⼩镇建设,打造产业风情带、诗画⼭⽔带、古风民俗带、⽣态养⽣带、运动休闲带五条风情带。通过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风情村镇与富春⼭⽔巧妙结合,⽥园风光与历史⼈⽂底蕴融合穿插,打造处处有风景、时时见风景的县域⼤景区。
4
特⾊资源驱动型模式
激励上进正能量句子
按照特⾊资源驱动型模式发展全域旅游的城市,区域内通常拥有丰富优质的⾃然资源和⼈⽂资源,并蕴含特⾊鲜明的民族、民俗⽂化,其全域旅游的发展多以此为基础,开展综合性的旅游开发,加强⾃然资源与民族⽂化融合,增强⼤众⽂化、健康、科技、体育等产业关联度,创新发展⼀批 “旅游+”产业,引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特⾊旅游⽬的地。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典型代表:重庆武隆、贵州花溪。
南昌中考成绩查询
武隆:重庆武隆同时享有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然遗产三⼤美称。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的地,武
武隆:重庆武隆同时享有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然遗产三⼤美称。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的地,武隆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为特⾊资源驱动型模式,武隆区依托“⼀⼼⼀带四区⼀⽹”的空间布局,成为⼀个整体景区。其⾃然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独特罕见的喀斯特地貌,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然博物馆”。武隆虽以汉族为主,但区域内混居着苗族、仡佬族、⼟家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间杂居通婚、相互交融,形成绚丽多彩的民俗⽂化。武隆区推出“印象武隆”“仙⼥恋歌”等⽂旅结合项⽬,以农业⽣产和旅游扶贫⽰范村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构建夜宴仙⼥⼭,建设以仙⼥天街为⾸的多条特⾊购物街,⽂化、农业、商贸等多种产业在旅游业的引领下,相互促进,融合发展,逐渐形成由特⾊资源驱动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5
产业深度融合型模式
产业深度融合型模式通常以推进旅游产业与第⼀、第⼆、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的,借助 “旅游+”和
“+旅游”的发展路径,加强旅游产业和科研、宗教、教育、商贸、养⽣、体育、⽂化等⾏业的深度融合,开创出⼀系列⽂化休闲、商务会展、⽣态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跨界产品,促进全域旅游相关产业要素的规划整合,使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进⼀步增强。
典型代表:北京昌平、⼭西杏花村镇、南京江宁区、浙江安吉县
杏花村镇:杏花村镇拥有国家特⾊景观旅游名镇、全国最⼤的清⾹型⽩酒⽣产基地两⼤品牌,其旅游产业、⽂化产业、⼯业、农业等的发展均具备产业深度融合模式的发展要求。⼭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杏花村汾酒作坊作为⼩镇的有机载体,可将其特有的诗酒⽂化融会贯通,开发出汾酒⽣产线⼯业旅游项⽬,再配合集采摘、休闲、游玩于⼀体的观光农业,在延伸、重组、渗透等产业融合模式下,将旅游产业与第⼀、第⼆、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切实发挥旅游产业辐射带动作⽤,提升各产业综合竞争⼒,将杏花村镇打造成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特⾊旅游⼩镇。
安吉县: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境内“七⼭⼀⽔⼆分⽥”层峦叠嶂、翠⽵绵延,被誉为⽓净、⽔净、⼟净的 “三净之地”。率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号,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幸福”为⽬标,成为全国乡村建设典范。
安吉县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中,坚持“尊重⾃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原则。强化全局战略思维,把全县当作⼀个⼤乡村来规划,把⼀个村当作⼀个景来设计,把⼀户⼈家当作⼀
个⼩品来改造,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明相互⽀撑、⼀⼆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体有机链接,⼒求全县美丽、全县发展。
安吉县在浙江率先成⽴旅游委,政府职能实现从⾏业管理转向更深层⾯的产业推进。为整合资源提⾼效率,部门书记、镇书记、各局部分局长都兼任副主任;为和市场结合,⼜成⽴旅游发展总公司,政企分开,以便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在全省⾸创设⽴专业总规划师,项⽬审批“⼀⽀笔”;建⽴全县资源、项⽬库,全县资源⼀盘棋,统⼀管理,统筹操作,形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