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文本教学解读吓的拼音
为什么停电限电《 千年圆梦在今朝》是四下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二单元语文要素旨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能力。在前面的三篇精读课文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这一技能,本篇文章重在练习,以便能够熟练掌握这一能力。
本文的题目没有像前面三篇科普文一样,直指说明对象,而是用了一种很文艺而含蓄的表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题目的质疑入手。千年梦是什么梦?它是怎么圆的?文章为什么用了这样一个题目,而不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这种开门见山的说法?仔细品读这个题目,我们发现其中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民族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在接下来的段落中也不断得再被表达。
文章开篇第一段信息量很大,不是简单地点出飞天梦这一主题,而是运用了很多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人飞上天,空中飞车,鲲鹏展翅,九天揽月)来揭示中华民族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这些信息很有可能成为学生提问着手点。
接下来的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明代万户的火箭飞行探索,1970年中国的第一科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飞入太空,2007年中国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019年“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留下了珍贵影像。这样的内容自然的与本课的“导语”契合起来,成为了学习的重点。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顺序和关键信息,从而能够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作为一个读者,第一遍读完文章便会产生“中国在航天领域还有哪些成就?2019年后又有什么发明创造?”相信也会有小读者和我有一样的疑问,那我们就可以顺势引导孩子们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航天领域的成就。
剥出了文章的主题框架,我们就不得不思考,文章剩余的细节在讲述和传达什么呢?
文章2-3段在讲述万户的故事时,详细地介绍了他火箭飞行试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在现在看来可能有些“小儿科”和“搞笑”,但正是这种探索,震撼和鼓舞了后世的人们,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虽然遭受了无数失败,但依旧坚定和执着。这便是一种鼓舞人心的航天精神。算盘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再看后面每一项探索,作者都没有直接写出成就,而是详细写了探索的历程。第一颗卫星是从1949一直探索到1970才飞天成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经历了数十年,无数人的
努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也是从1992年开始不懈努力了十余年才实现的。作者详细写了“神州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震耳欲聋的巨响”、“火箭宛如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这些传递的情感都包含在了杨利伟那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里。这不正是我们在一直赞美的“航天精神”嘛。探月工程也是从07年开始不断前行,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们从其中读出的便是民族精神和自豪感。
这篇文章和一般的文章有一点不一样,它没有一个像“结尾”的结尾。整篇文章就结束在了探月工程的介绍里。一开始我还替作者有点遗憾,但是仔细想一想,也许不加任何总结便是最好的结尾了。该表达的情感已经在前文的细节中表达过了,未言说完的成就,更待读者去添补和创造。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题目入手,然后梳理飞天梦实现的过程,接着结合预习情况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尝试给出的答案,最后通过分析感受文中向我们传达的民族自豪感和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默读课文的方式,能够说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实现的过程。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的方式,能够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3、通过默读课文和全班交流的方式,了解“航天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的方式,能够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学习活动设计陈思远和沈思豪
qq爱情语录板块一  缘题质疑,导入课题
元宵节的节日祝福1.导入新课: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历经沧海的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学习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纳米技术,今天我们将在科技的世界里认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板书课题)。
2.缘题质疑:预设:千年梦是什么梦?它是怎么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