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九苘【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高考专业选择热门的不如适合的
目录:
01中青报:热门专业被撤销,盲目赶时髦迟早栽跟头
建设银行怎么转账虎牙楚河02北青报:主动停招热门专业为学校点赞
03燕赵晚报:232个专业不招生是对学生负责
04中国青年报:高考临近 让学生学其所爱需多方支持
05光明日报:高考专业选择热门的不如适合的
正文:
01中青报:热门专业被撤销,盲目赶时髦迟早栽跟头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次调整新增备案本科专业点1831个、新增审批本科专业点241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0个、
撤销本科专业点416个。
媒体梳理发现:17所高校撤销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点,13所高校撤销了教育技术学,12所高校撤销了信息与计算科学,11所高校撤销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而这些被撤销的专业点,过去某段时间曾经是公众眼中的热门专业。
高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办学定位,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既做加法,也做减法,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些曾经热门的专业被撤销,让常规动作有了新闻性。这些专业由热转冷,固然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也折射出一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忽视学校办学定位、盲目追赶时髦、追求专业设置大而全的问题。
一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匆忙上马,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不足,导致一些新设专业“徒有其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二者,对高校来说,有限的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平均用力,导致办学缺乏特;三者,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说,一窝蜂上马热门专业也导致了重复建设的问题,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严重。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一份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是高校普遍开设的,毕业生规模均超10万。在供给过剩的局面下,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可想而知。
这是高校走过的弯路,其留下的经验教训给今天的高校专业设置和考生的专业选择都具有启示意义。我们看到不少曾经的热门明星专业被撤销,也看到另一些专业呈冉冉升起之势。据统计,新增备案专业数量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共有196所高校增开该专业,去年则有248所高校增设该专业。此外,还有101所高校新设机器人工程专业;96所高校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35所高校获批人工智能专业。
社会在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动,专业的冷热交替是社会变化发展的必然,专业调整也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高校人才培养应该瞄准社会需求,立足于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但在设置专业时,还应该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以对学生负责,对高校长远发展负责任的态度慎重设置新专业,不能简单迎合家长和考生对所谓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
满足社会需求,不一定要新设专业。从相关学科抽取课程,重新组合,根据能力需求调整课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社会的人才需求并不容易预测,各专业的就业难易程度每年都在变化。所以,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才是使毕业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葆有竞争力的关键。
热门专业就业不一定好,而冷门专业就业不一定就不好。比如,考古专业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节的歌
冷门专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公众逐渐发现考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差。而且,随着文创产业的发展,考古文博人才的社会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对于考生选报专业来说,要立足自身兴趣、爱好、能力,更要谋划长远,而不应以专业的冷热作为主要依据。
02北青报:主动停招热门专业为学校点赞
山东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今年停止招生。该专业自2006年9月开始招生,中间经历了山东艺考最热的阶段,每年艺考报名,播音与主持专业都算得上学校的爆款专业。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招办主任赵湘轶告诉记者,播音与主持专业招生虽然火爆,生源质量很高,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如果以学校的实力不足以给予与他们的优秀程度相匹配的培养质量,就不应该耽误他们。(2月18日《齐鲁晚报》)
不知道算是谁的错两个人变得话不多当前,正是艺考如火如荼进行之时,山东师范大学主动砍掉包括播音主持在内的5个艺术类专业,这一做法不知要令多少高校汗颜。如今大学越来越多,专业设置也种类繁多,但培养出的人才可以说很难尽如人意,走出校园的毕业生,眼高手低者有之、理论与实践脱节者有之。这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学生在校期间荒废学业,但也有不少是高校在专业设置时
过于追求热度,导致自身实力无法匹配该专业的教学,从而“耽误”了学生。
不得不说,现在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确实存在一窝蜂追热点的现象,哪个专业热门,就争先恐后予以开设,也不管师资力量是否到位,学校软硬件水平是否达标,总之先把招牌立起来。至于是否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学生能否得到高质量的培养,那就都是后话了。
我心中的党员手抄报时代潮流瞬息万变,热门专业也可谓是“岁岁年年人不同”,热门专业如此之多,试问高校又如何追得过来呢?反观一些知名高校,在业内享有盛誉并非因为热门专业一个不落,而恰恰是持续将老牌专业打造成金字招牌。
高校在专业设置时,不能只考虑一时的热度,而应该从学校各方面实力考量,尤其是要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予以评估。
专业开设要谨慎而为,而在停招时也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无法提供高质量培养或不符合学生发展的专业要该停就停。此前也有高校专业停招的先例,但多是因为生源不足,被迫无奈,类似于山东师范大学主动停招爆款专业的,确实较为罕见。可见这份“对学生负责”的主动担当,的确值得点赞。这也给教育主管部门提了个醒,建立更加规范的高校专业停招与退出机制,是确保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
03燕赵晚报:232个专业不招生是对学生负责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教育厅获悉,为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省削减“过剩低质错位”专业,在2018年秋季学期招生中,共有232个专业不安排招生。(7月30日新华网)
在232个本科专业不安排招生的同时,山西积极引导高校自主理性设置专业。根据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全省高校专业布点情况,提出了鼓励增设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公共服务等12个产业领域相关的94个专业。
所谓“过剩低质错位”三大问题,其中直接影响学生利益的,就是就业率低。在瞄准当下人才缺口开设新专业的同时,对就业率低的专业叫停招生,这无疑是对学生的负责。应该看到,此前由于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造成就业岗位的“僧多粥少”,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而这显然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于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至少数万元的投入成本,于学生本人付出的心血和青春,也是不公平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