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IATA代码:PEK,ICAO代码:ZBAA,简称首都机场、北京机场),为中国北京市联外主要的国际机场,同时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
首都机场目前是全世界第二繁忙的机场,2012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8180万人次 ,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
首都机场位于北京市东北方向,T1、T2航站楼是朝阳区在顺义区的一块飞地,距离天安门广场25.35公里。机场有两座塔台,T1、T2张含韵失业5年和T3共三座航站楼。机场原有东、西两条4E湖北的旅游景点级双向跑道,长宽分别为3800×60米、3200×50米,并且装备有II类仪表着陆系统;其间为一号航站楼、二号航站楼。2008年建成的三号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3800米×60米,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位于机场东边。上海为什么叫魔都
首都机场于1958年3月2日投入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前三个开通国际航班的分别是上海龙华1926年、昆明巫家坝1937年及重庆白市驿1939年)。机场的建造是模仿香港国际机场的设计。
在机场建设选址时,首都国际机场的地址选在了时为河北省归属的顺义境内。故机场所占土地成为北京在河北省的外飞地,机场归属北京朝阳区管辖。后随着顺义从河北划归北京管辖,机场依然归属朝阳区,故成为朝阳区在顺义区的外飞地。2004年新修建的T3航站楼则是在顺义区土地上修建,故首都国际机场的T1、T2航站楼为朝阳区外飞地,T3航站楼为顺义区土地。虽然机场的管辖归属朝阳区,但是机场工作人员多为顺义区人,机场高层人员也为顺义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机场建成时仅有一座小型候机楼,现在称为机场南楼,主要用于VIP乘客和包租的飞机。1980年1月1日,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一号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一号航站楼按照每日起降飞机60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1500人次进行设计。扩建完成后,首都机场飞行区域设施达到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4E标准。
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大,一号楼客流量日趋饱和。重新规划的建筑面积达33.6万平方米,装备先进技术设备的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超过2650万人次的旅客,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9210人次。二号航站楼投入使用的同时,一号航站楼开始停用装修。2004年9月20日,整修一新的一号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专门承载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航班。
2005年1月29日,自1949年两岸分治56年后大陆和台湾之间首次不中停香港的台商包机在机场降落。
2008年2月29日位于1号和2号航站楼东边的3号航站楼和跑道建成投入使用。3号航站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能承载空中客车A380等新型超大型客机。同日六家航空公司在新的3号航站楼登机,3月26日又有20家航空公司转至3号航站楼,转场后3号航站楼承担首都机场60%旅客吞吐量。2008年春,配合首都机场扩建工程(T3)完工,一号航站楼(T1)封闭改造,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转往二号航站楼运营。在T1改造完工后,海南航空集团(国内航线)旗下的海南航空公司HU、大新华航空公司CN、天津航空公司GS、金鹿航空公司JD(2010年5月4日起更名为北京首都航空)取代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成为一号航站楼的独家运营公司。
1993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 200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达到2169万人次。 2002年,飞机起降率24万架次,在1号航站楼改建未用的情况下,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到2715万次。以第26位的排名首次跻身国际机场理事会 世界前30大最繁忙机场行列。 2004年,旅客吞吐量3488.32万人次。排名世界第20位。 2005年,旅
客吞吐量4100.40万人次,排名世界第15位。 2006年,旅客吞吐量4865.48万人次,排名世界第9位,首次跻身世界前十大最繁忙机场行列。 2007年,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39.97刘宇身高万架次、5358万人次、119万吨。 200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594万人次,排名世界机场第8位。 2009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533万人次,超过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的总和,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机场吞吐量第3位。 2010年,首都机场累计完成发送旅客7389万余人次,在ACI全球机场旅客排名中,名列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国际机场(8852万人)。 2011年,首都机场年度旅客吞吐量达到7867万人次,稳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全年航班起降达53.33万架次。 2012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8180万人次,全年航班起降达55.7万架次。首都机场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二。
目前有1990年代初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从北京三环路的三元桥直达首都机场的机场高速公路。另外还有一条与机场高速公路基本平行的1950年代建成的普通公路,现在称为机场辅路。现在,机场高速公路已连接位于北京二环路东直门地区的城市快速路,并且机场北线高速路、机场南线快速路、第二条机场高速公路均已完工,大大缓解了机场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
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北京机场轨道交通线(L1)于2005年6月开工建设。该轨道交通线于2008年7月19日建成通车,结束首都机场不通轨道交通的历史。列车从东直门方向驶来,到达3号航站楼站,停车后车头变车尾,反向出站,再到2号航站楼站,再次反向出站,直接回到三元桥站。
由民航通力公司和民航安乐公司运营的机场巴士每天往返于北京市区和首都机场之间,其中包括有西单线(西单民航大厦—首都机场)、北京站线(北京站—首都机场)、北京南站线(北京南站—首都机场)、中关村线(中关村四号桥变形记林子濠—首都机场)、奥运村线(奥运村—首都机场)、西客站线(北京西站南广场中盐饭店—首都机场)、上地线(上地—首都机场)、亦庄线(亦庄—首都机场)、公主坟线(公主坟新兴宾馆-首都机场)等,票价统一均为16元。另外,还有从首都机场至天津、秦皇岛、塘沽、廊坊、保定的直通机场大巴,票价分别为天津线及塘沽线80元,秦皇岛线126元,廊坊线40元,保定线85元。
首都国际机场拥有3座旅客航站楼、1座专机航站楼和1座公务机航站楼。根据机场管理方面的规划,在3号航站楼全面投入使用后,机场1号航站楼承担海航集团旗下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金鹿航空、大新华快运航空的国内航班起降服务;2号航站楼承担中国南方航空
、中国东方航空、上海航空及其所属天合联盟(Sky Team)的外籍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国际及港澳台航线的航班起降服务;3号航站楼承担中国国际航空和子公司山东航空、深圳航空及其所属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成员航空公司、寰宇一家(oneworld)成员航空公司以及其它外籍航空公司的航班起降服务。
2010年8月13日,3号航站楼新建无线网络“Airport WiFi(FREE)”投入使用,这是最后一个投入使用的无线网络,同时标志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已被无线网络覆盖。旅客可免费上网,但需凭有效证件领取帐号,并经实名认证后方可登录互联网,每人每日最多可申领3个帐号,一个帐号可免费上网5小时。
1号航站楼于1980年1月1日启用,有十个登机门,规模相对较小。直到1999年,这是机场唯一的一座航站楼。在2号航站楼开放之后,1号航站楼随后关闭翻新。1号航站楼在2004年9月20日重新开放,运行中国南方航空以及厦门航空的国内航线。2008年5月20日,南航及其他航空公司转入2号航站楼运行。
自2008年6月27日起,海航集团旗下的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首都航空(前称金鹿航空)、大新华快运的国内航班全部进入1号航站楼运营,而其国际及港澳台航班继续在2号
航站楼运营。[3] 现时,海航集团成为唯一营运1号航站楼的航空公司集团。
2号航站楼于1999年11月1日投入使用,在3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前,2号航站楼曾承担部分国内及全部国际航班服务。 有一个乘客通道连接1、2号航站楼,通道中有数段自动传送带能减轻过长的距离对旅客带来的疲劳感。
3号航站楼控制塔
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T3A京城名媛主楼工程及监理合同的签定,规模宏大的首都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拉开帷幕。首都机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工程,其中3号航站楼T3C主楼工程是整个扩建中最集中体现功能和形象的关键工程,工程量最大,技术最复杂,建设任务最为艰巨 T3C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该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和英国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共同设计。2007年11月23日主楼建成完工[4]。
耗资270亿元人民币建成的3号航站楼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民用航空港、中国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其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3号主楼建筑面积为58万余平方米,仅单层面积就达18万平方米,拥有地面五层和地下两层,由T3C主楼、T3D、T3E国际候机廊和楼前交通系统组成。T3C主楼一层为行李处理大厅、远机位候机大厅、国内国际VIP;二层是旅客到达大厅、行李提取大厅、轨道交通站台;三层为国内旅客出港大厅;四层为办票、餐饮大厅;五层为餐饮部分。
三号航站楼共设有C、D、E三个功能区,C区用于国内国际乘机手续办理、国内出发及国内国际行李提取,D区暂用于奥运及残疾人奥运会期间包机保障,E区用于国际出发和到达。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呈“人”字形对称,在南北方向上遥相呼应,中间由红钢结构的T3D航站楼相连接。建筑面积42.8万平方米,南北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
为避免出现香港大屿山赤鱲角国际机场建成时一次性转场出现的混乱状况,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启用后的转场工作分两期于2008年2月29日和3月26日进行。
3号航站楼内部穿梭系统
星空联盟各成员为执行"同一屋檐计划"统一使用3号航站楼E区
专机候机楼与公务机楼
首都国际机场专机候机楼位于三号航站楼西侧,2003年由中国航空设计院通过招标担任设计,于2006年10月31日启用,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造价6亿元。该楼主要用于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以及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访等正式活动。首都国际机场公务机候机楼位于专机候机楼西南侧,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于2008年7月27日启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