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文明以尊重生命为起点
“复旦学生投毒案”成一周微博热点
415日以来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复旦学生投毒案”成为网络上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
415日当天,一条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入院”的报道受到媒体及网友的广泛关注。415日起有关“复旦学生投毒案”的报道持续升温,416日起就在网络上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舆情热点。在延续了一周左右的较高区间的舆论关注热潮之后,事件相关舆情热度正在逐步回落。
415日以来“复旦学生投毒案”话题微博关注度
张家辉写遗嘱415日,复旦大学通报称,“41日,我校一名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出现身体不适。411日,上海警方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412日,基本认定同寝室某同学存在嫌疑。”16日下午,复旦大学将其新浪微博官方账号的校徽换成黑白,“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发布通报:“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16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
当天此话题就引发众多媒体和网络上热烈讨论,相关微博超过4000条,而复旦大学通报此事的微博也成为15你在等待着谁 歌词日、16日热度极高的热点微博。其中三年级作文放风筝16日相关微博超过14.7万条。
416日复旦大学发布微博称,当日1523分黄洋经抢救无效在医院逝世。
415日黄洋遭室友投毒入院到416日黄洋逝世,众多网友在微博上点起蜡烛来表达对这位复旦研究生的同情与哀悼。@央视新闻发起的“黄洋,今晚我们一起送别你”的活动更是引发20多万网友转发,7万多网友评论。
4增加c盘空间月19日下午,“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微博称: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该微博称:411日,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自4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
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某同寝室同学
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4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41日晨,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16日下午去世。
黄洋室友作案动机被网友热烈讨论
据媒体报道称:在黄洋“疑遭室友投毒”的说法经上海警方证实后,引发众多网友对此事件的关注。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独家报道作出补充:“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遭投毒后,在开始几天无法判断毒素,不起作用,直至第9天,其师兄收到一个陌生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才让案情获得重大进展,警方依此很快查到了犯罪嫌疑人、黄洋的寝室室友林某。目前林某已被刑拘。”
教师节祝福语 简短幼儿园黄洋在中毒住院期间,受害人好友哭泣说:“受害人是我好朋友。周五去看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来,全身很肿,管子里呼出的都是血泡。哭了好久,至今不敢相信,短短一周好好的人
就没了。更没想到竟然是被人下毒。这是一起令人发指的犯罪。下毒人是好友的室友,放了10倍剂量的实验用药在饮水机里,导致好友几天内迅速肝衰竭肺气肿继而脑死亡。太可怕了。”
东方早报的记者了解到,导致复旦研究生黄洋中毒的物质初步确定为N-二甲基亚硝胺。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
黄洋逝世后,其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据接受调查笔录的黄洋同学透露,林沐已供述了下毒的动机。但上海警方表示,由于案件仍处侦查阶段,并未对外披露林某作案动机等相关信息,请公众切勿盲目揣测和传播。
419日之前的时间里,尽管上海警方称复旦投毒案件仍在调查之中,作案动机并未对外披露。热帖网友们仍然纷纷发挥想象,扮演着现实版的“福尔摩斯”,通过只言片语“饶有趣味”地寻着林沐投毒的作案动机。首先是“嫉妒说”,网络围观者纷纷推定就是“直升博士生”让黄洋招来室友杀身之祸。但复旦大学回应二人专业不同医院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嫉妒的说法并不成立。其次广为流传的是“误杀说”, 据复旦大学学生透露,“听到导师
说是误杀,寝室里住了3个人,林某投毒要杀的是另一个人,结果黄洋误喝了水。”尽管官方未证实这一消息,但有知情者以“第三人不常在宿舍住”否认这一说法。再次还有诸如“实验说”、“情感纠葛说”、“玩笑说”多属于无稽之谈。但仍有不少媒体引用网友对此事的种种猜测,并将之加以清晰的黑字粗体大标题,以吸引网友们的注意力。
媒体报道还需坚守职业道德
愚人节快乐图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承认为:“投毒案,我很排斥对于所谓动机的调查。这部分的职责在警方,媒体一没能力二没权力去调查动机,破案是个需要确实证据的过程,除非媒体占有与警方一样多的书证、物证和科技侦查手段,不然任何关于动机的描述或暗示都是无效的。一般人传播也就算了,这点上媒体其实应该能做更认真的核实。”
复旦投毒案发生后,林沐的曾发短信对媒体说,“弟弟善良,不可能害人。希望媒体据实报道,凭良心办事。”黄洋的父亲也曾经说,“在没有证据之前不能冤枉好人”。再加上对那个帮助诊断黄洋病因的“神秘短信”,网友“连鹏”不禁评论说:“感觉案情蹊跷。希望警方查清楚,可别在舆论压力之下,冤枉了好人。另外,应该做无罪推定,尤其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也希望媒体不要大肆公开个人隐私,要保持客观和公正。”网友“雅典娜二叔”
也如此说道:“我们见识了网络的力量,每个人的参与和围观致使整个事件无限波及,于是我们都成为浪潮中的乌合之众,而事件的发展最终也无法控制地坏下去。过分揣测“复旦投毒案”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据媒体报道,复旦投毒案未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也上演令人震惊的大学生“同室操戈”血案。而在417日南昌航空大学。而如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生评论说,“对于此次案件,请不要过分夸大和炒作。对于出现在大学里的这类不幸案件,一方面我们要反思,但作为旁观者,大家也要多一份悲悯,让逝者安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也在回顾此事件发展以来的媒体报道轨迹之后指出:“媒体应当恪守中立客观的准则,拒绝过度的推测、引申,我愿与同行共勉。”
折射校园生命教育教育缺位
复旦投毒案发后,黄洋的系主任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哀恸。兄弟之间本应该相亲相爱,而“同室操戈”却显现出人性的残忍。网友“逸小涵lu”评价说:“一位上过大学的高素质的人,怎么会对自己的室友下的了手?”网友“花与Lidiya”评价说:“真是痛心了。历史重演,道德沦丧到没有底线,对自己的室友投毒,下如此恨手,不应该是一个高知识分
子做出来的事情”。新华社在其“新华视点”发表微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任何理由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再大,人也应有底线。有外在知识无内在约束,教育应反思。”
案件发生后,有人马上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清华大学的铊中毒案。人民日报在其上发表评论:“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人黄洋离开了祈福。令人恐怖的不是有毒物质而是人心。从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案,到2004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评论说:“从披露的案情看,投毒的水桶至少是寝室同学的公共饮水源,受害对象明显具有不确定性。从这一点至少可以看出,他对他人的生命是何等的漠视,折射出生命教育在年轻学生体中的严重缺位。”
418日,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以“复旦投毒案:知识与德性的错位”为题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他指出:“目前整个校园,学生发生冲突以后往往喜欢用武力和暴力解决问题,反映出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缺陷。生命教育重于泰山,学校需引导学生重视生命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身心健康,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学生心理教育亟待加强
熊丙奇指出,复旦投毒案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知识与道德的错位。由于我们只关注一个人的学历和知识,而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水平的关注,最后结果可能就是他有知识、没有文化,这样一系里校园极端案件便发生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有才无德。一个人的学历是代表他学习经历,反映了他知识教育一方面的成果。而无法反映出他的人格、身心,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这些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其次,功利主义。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指向功利的功能,非功利的价值渐渐淡薄。具体表现在中小学阶段,很多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的目标。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目标也是为了就业或者考研、出国。整个教育会陷入严重的功利化氛围当中。第三,漠视生命。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尊严的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保护自我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遇到矛盾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采取非常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处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乎着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未来。学生心理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多管齐下,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首先,学校应该采取措施来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说
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的课,普及心理的一些知识,同时完善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一些心理的问题,给他们进行相应的救助。其次,学校、家庭应该关注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尤其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改变包办代替一切的家教思维,应该把学生作为是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对待,应该建立起平等沟通的关系。而在学校的集体里,老师应该引导同学平等相处、宽容相待,及时发现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矛盾,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这些矛盾,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社会需创造自由、公平的竞争氛围,给学生以多元、个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实现多元选择。我们应重视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从而减少极端个案的发生。
“感谢同学不杀之恩”成网络流行语
近日,关于高校凶案的报道接二连三:复旦大学投毒案沸沸扬扬,南航金城学院一男生被室友捅死,南昌航空大学一宿舍发现一具腐烂男尸,江苏科技大学一校区发生一起凶案。网友纷纷感叹:真是惹谁都不要惹舍友!真心感谢我曾经所有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的不杀之恩!“防盗防火防舍友”、“惹谁都不要惹舍友,谢谢同学不杀之恩”的调侃一度成为网络流行语。仅新浪微博上的“微话题”讨论就有超过13万条。
网友“推开君”调侃说“:大学越来越像杀手培训基地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惹谁都不要惹舍友!真心感谢我曾经所有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的不杀之恩……”网友“酋长”评论说:“感谢我大学同学们的不杀之恩,感谢我单位同事的不杀之恩,感谢我身边能对我下手但是没下手的人们,突然感觉这个世界好危险。”网友“尼古拉斯_买买提”说:“ 珍爱生命,远离大学!感谢同学们几年来的不杀之恩。”
尽管“感谢同学不杀之恩”只是一句调侃,但也有作家提出,“在案件尚未查清的日子里,网友口无遮拦地调侃凶案甚至随波逐流地夸大凶案带来的危害,不仅制造了社会恐慌与紧张,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漠视,对逝者家属的二次打击。感谢舍友不杀之恩的调侃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