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洋洋》优秀教案(通用15篇)
《喜洋洋》优秀 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初步学习使用日历查日期的方法,大班主题:新年喜洋洋。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挂历一本、数字卡片(12、365、31、30、28)
2、幼儿人手一本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挂历,引起爱好。
提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什么?(大挂历)它是哪一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理解数字与挂历的关系。
1、出示数字12,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数字12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12个月)与幼儿一起翻看,并数数。
2、出示数字365,幼儿认读,并猜猜这个数字是多少?它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365天)
3、出示数字31,一起读一读,31与挂历有什么关系?(幼儿观察日历)(有的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1天呢?(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4、出示数字30,方法同上,一起发现哪几个月只有30号?
5、出示28,一起读一读,28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二月是28天。
三、了解大月小月
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称为大月,30天的称为小月,二月最小叫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大月小月吗?(拳头)
lvmeng四、欣赏故事,加深理解。
师:老师还把这些数字编到了故事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汽车挂档提问: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最小的房子住了几个日娃娃
五、我发现的日历秘密。
清新脱俗的网名
师:请小朋友你们的日历上还有哪些秘密呢?
幼儿寻,鼓励幼儿间能相互提问。(比如:星期,英语,节日、节气等)
六、练习查日期。
老师根据幼儿的生活请幼儿学习查日期,如六一节,九月一日等,并请幼儿介绍自己寻日期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
活动结束:
在活动区请幼儿学习制作一本自己的精美挂历。
《喜洋洋》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乐曲欣赏,使学生体验感觉民乐合奏的情绪以及风格。
2、技能目标: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喜洋洋》,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以及熟悉它的主题节奏形式,感受打击乐器营造热烈气氛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富有生趣地、自主地、轻松地进行欣赏并积极参与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活动。
教学准备:
1、打击乐器实物,笛子、二胡、板胡、木鱼等。
2、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教学礼仪。
师生问好。
2021年春节快递物流停运时间表
二、走近民乐经典。
1、初听乐曲,感知基本情绪。
①、学生说说自己所听到的乐器的名称。
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介绍民族乐器:用多媒体展示丝竹乐器、打击乐器等。
3、认识打击乐器:鼓、大锣、小锣、钹、木鱼等。
4、教师演示一些民间打击乐器,感受乐器的音。
5、讨论锣鼓音乐的特点及用途:
①、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表现节日的喜庆。
②、用于指挥,统一步伐。
③、常用于戏曲中的伴奏。
设计意图:在乐曲的初听之后,让学生通过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而去了解民乐合奏,并结合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初听后自主把握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初步感受民族乐器的音特点。
三、享受探究乐趣。
1、深入欣赏乐曲主题,多媒体出示主题曲谱。
学生表现,形式如下:
①、口念。
②、击拍:肢体语言表现。
③、用笔敲桌子,表现节奏。
2、师生互动。
飞鱼娱乐项目
只求节奏相同,不拘发音形式,体验一领众和,一问一答的演奏形式。师(问)、生(答)。
四、体验成功喜悦。
1、再次欣赏《喜洋洋》全曲。
有了视觉、听觉、运动觉的感知基础,运用我们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大家合作,体验一下打击乐器合奏。
2、小组活动,配合练习。
①、节奏:2/4。
②、单项乐器,重点辅导。
③、各组分别推选五名选手参加合练。
④、合练评价: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3、动一动,走一走。
①、教师按节奏走动,号召学生起立,走动,配合动作,体验锣鼓音乐的指挥作用。
②、和着锣鼓音乐有序地走出教室。
骂人的话 越毒越好《喜洋洋》优秀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对节日“包饺子”、“吃饺子”比较了解且很感兴趣。《喜洋洋》的音乐热情洋溢,赋予浓郁的节日氛围,于是我结合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审美、创造、表现,活动中将“包饺子”作为引线,贯穿于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包饺子”的表现创造中感知理解音乐的性质,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乐曲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2、 结合图谱,感知音乐的性质,培养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表现力。
3、 使幼儿初步感知ABA三段体曲式结构,尝试用“包饺子”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物质准备:音乐、图谱、课件。
2、幼儿经验准备:接触过饱饺子,知道包饺子的基本步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饺子吗?”“那饺子是怎样做的呢?”
2、教师出示图片。教师:“首先,要擀饺子皮;接着包馅;最后煮饺子。一共有几个步骤?”
二、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性质。
1、听音乐(欣赏乐曲第一遍)。“今天,齐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玩、游戏、跳舞……) “你觉得这个音乐有几段?”
2、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谁出来了有几段?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和音乐一样的有三段。)
3、小结:有三段音乐,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构我们叫做ABA结构。
(通过音乐欣赏,结合图谱,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欣赏音乐,听一听这个乐曲一共有几段,结合图谱一这个乐曲共有几段时,出现了想象中的答案,于是我就引导孩子直接在图谱上了解到这个乐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号是一样的这孩子能从图片上发现,就是让孩子了解ABA三段体曲式结构,我也能马上让幼儿完整感知。但过于着急,没有让孩子反复欣赏,分段欣赏,仔细听一听第一段、第三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第二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深入挖掘音乐的性质。本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图谱也是一个很好的感知乐曲的辅助材料,活动下来发现,这部分的分量还不够,对后面的动作创编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分段欣赏、感悟音乐、创编动作。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包饺子该怎么包吗?第一步是干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