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酥怎么做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王京城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层次的分析,得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口过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法制不健全、环保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所引起的。并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应对策,如: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等。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对策
0引言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峻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目前,有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文献多而繁杂,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加速转型历史时期,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呈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新
特点。本文基于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生态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植被、水力资源等因素,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乃至健康和生存的影响问题。对中国目前环境状况的一般评论可简化为以下表述:自然条件不利;人为破坏失控;水土流失和污染并存;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环境保护落后于环境破坏。因此,环境质量继续恶化,并导致了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的生态破坏。
天龙八部丐帮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1.1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3,其中水利侵蚀面积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水、风交错侵蚀面积25万km2,此外还有125万km2的冻融侵蚀面积[1]。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1cm厚的土壤,需要300~600年的时间。我国每年由于水土流失所带走的氮、磷、钾这些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的标准化肥。
1.2土地荒漠化程度日益严重。中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荒漠化土地的面积
高达2100多km2,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2]。
1.3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质污染加重。2003年,全国194个主要地下水监测城市和地区中,60个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占监测总数的31.0%[3]。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2cm;湖泊自1949年以来已减少500多个,面积减少1.86万km2,占现有面积的26.3%,蓄水量减少513亿m3;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8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环保宣传语
1.4水资源缺乏现象严重。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300m3,列世界第88位[4]。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式大致分为3种:工程型缺水、资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所谓工程型缺水是指从地区的总量来看水资源并不短缺,但由于
工程建设没有跟上,造成供水不足,这种情况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南方沿海等地区。资源型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按国际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000m3为严重缺水,中国有18个区、30%的国土、60%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按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000m3为人类省生存起码需求量来衡量,全国有10个省区(市)、11%的国土面积、1/3以上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污染型缺水是指水资源的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如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据调查,全国近1/4的人口在饮用水质不良的水;有2/3的人口饮用的是受次生污染的水。
1.5动植物物种锐减。据统计,世界已有10%~15%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但在中国却达到了15%~20%,因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的濒危物种中,中国占了156种,约占其总数的1/4,因此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1.6天然森林资源锐减。天然林资源是中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我国的天然林面积8727km2,约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65%。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伐以及毁林开垦、乱砍滥伐、非法占用等多种破坏森林的行为频繁发生,致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呈逐年下降的势头,森林分布范围逐步缩小,水土流失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生物栖息环境恶化,全国性自然灾害频繁,给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5]。
1.7中国草原生态系统失衡。中国拥有草地4亿多hm2,是全国耕地的4倍、林地的3倍,在世界各国中排居第二。由于国家与地方政府对草地建设的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再加上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生产力下降;再加上人为破坏,加速生态环境恶化。现阶段,中国约有0.87亿hm2草地沙化、退化、盐渍化,占总面积的22%[6]。
1.8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我国的江河湖库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水体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另外,近岸海水也存在明显的污染带,赤潮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200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3.07亿吨,占全世界总排放量的1/7,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7]。2004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54.9万吨,居世界第一[3]。
2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2.1 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微博营销
我国人口由1949年的5.4亿增长到现在的13.3亿,增长了1.46倍。现在每年仍以800~1000万的数量在持续增加,我国人口总数占世界总人口数的22%。虽然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数量仍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附表1提供了2000年至2005年我国每年的人口数量。
表1  2000年至2005年我国人口统计
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人口数量(单位:万人)126583127600128453129227129988 130656 2.1.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
问题显的尤为突出,而粮食是与土地紧密相关的问题。从土地承载力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耕地0.18公顷,每公顷耕地养活5.5人。2000年人均耕地减少为0.105公顷左右,每公顷要养活9.6人。而到2005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2亿公顷,人均耕地0.09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每公顷要养活11人[8]。
2.1.2对水资源的压力。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川河径流量为27115亿m3,居世界第六。但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300m3,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列世界第88位。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所面临的缺水的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
2.1.3对矿产资源的压力。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各种矿物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人口增长缩短了矿物燃料的耗竭时间,造成能源供应的紧张。经过长期的开采,有些矿物资源已开始枯竭,这个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与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只排在世界的第53位。
2.1.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森林是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它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功能。我国森林砍伐严重,引起洪水、土壤侵蚀、森林资源枯竭,导致许多动植物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给人类生存将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造成森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是,采伐过度,采育脱节,森林火灾、病虫害,以及侵占林地和毁坏森林等。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和1/8。
2.2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使环境付出高昂的代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主要依靠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了GDP的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过高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约10个百分点。据统计,2003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2004年,我国创造了世界GDP总量的4.4%的同时,消耗的原油、原煤、电力、钢材、铝和水泥分别是世界总消耗量的7.4%、31%、10%、27%、25%和40%。
2.3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薄弱;二是工业大而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三次产业中最大的。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能源等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的基础上的,因技术和认识水平有限,往往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所排放的大量废弃物更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第二产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能耗、物耗水平以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水平要远远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在第二产业内部,因各行业资源使用种类不同、工艺流程不同、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资金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物耗和污染要大于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行业[9]。
2.4资源价格政策的不合理及对环境资源价值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自然资源低价和无价政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资源无价政策诱使人们单纯追求经济产值和经济增长速度,而不顾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因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衰败,并最终导致自然资源的不断衰竭。资源价格的不合理同时导致了人们对环境资源价值的错误认识。环境资源一直被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物,被错误地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从而被不加限制地随意取用,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浪费和枯竭,严重威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了人类本身的生活质量。
2.5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较低
所谓生态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调查显示,全民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而相当一部分公众不愿主动地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意识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6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不完善
生态环境立法不配套,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职责分不清,相互配合不够协调,环境资源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技术手段差,执法不严,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2.7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环境保护没有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必须同时配套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仍未建立起市场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投入保障机制,缺乏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经济政策,改善环境质量的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10]。目前我国环保投资面临2大问题:一是历史欠帐多。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投入一直低于修复环境所需要的金额,使得我国的环保历史欠帐数额巨大;二是环保基础设施差。发达国家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环保投入占同期GDP的2%就能解决环境问题,但我国的环保基础设施较发达国家相比十分落后,必须投入更多比例的资金才能治理环境问题。从“八五”期间到“十五”期间,我国环保总投资分别为1306.57亿、3447.52亿、7250亿,占同期GDP的比例分别为0.73%、1.3%、1.3%。虽然总投资在不断增加,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投资比例。
2.8能源结构不合理汽车防滑链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是:煤的比重过大,天然气、核能、水电的比例过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
一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大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必然对交通、生态和地理环境形成极大的压力,并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2003年,煤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67.1%,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由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低效能源利用方式,使目前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CO2排放居世界第二;另外,产生的大量SO2、NO x,使81.6%的城市曾出现过酸雨;在农村,居民生活燃料的70%仍靠烧柴和秸杆,由此造成薪材过采、植被和森林大面积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11]。
3 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对策
3.1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又是污染的肇事者。人类社会初期,由于个体力量相对渺小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多子多福”的人口观念。而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医疗状况的极大改善,决定人类命运的不再是人口的数量,关键在于高素质的人口。人口数量的极大膨胀不仅不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反而会成为经济与社会前进和发展的障碍。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庞大的人口不但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加速资源的耗竭和破坏和环境的恶化,而且制约经济的发展。控制人口数量的建议:①坚持贯彻计划生育政策;②提高文化教育水平;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⑤提高妇女地位[12]。
粽子情短句3.2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的生产方式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为基本特征,这种生产方式极大的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超出了自然的承载能力。应该改变这种生产方式,从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转变成追求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reduce)、废弃物再资源化利用(reuse)和资源循环利用(recycle)”的“3R”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构建的物质闭环流动的经济形态,把传统的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项流动经济转向“资源-产品-资源再生”的物质反复循环经济。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①科学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②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先进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③以加快企业战略和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带动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良好运行,促进全社会的物质闭环流动[13]。
3.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知识经济
当今世界国际上的竞争不再是传统的自然资源的竞争,而是技术和知识的竞争。由于知识和信息具有非消耗性、非稀缺性、非竞争性和可再生性、可分享性和无限增值性等特征,可以降低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已和信息成为现代经济条件下的新资源,发达国家都在依靠这种潜力无限、能
量巨大、无污染而又可再生的资源发展自己的经济,传统的自然资源战略已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为了保护环境,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路应该是:在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跟踪治理,大搞生态农业和城市生态工业,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及为其服务的第三产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现在世界上环保工业正在迅猛发展,我国要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快地实现防治污染的目标。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大力开展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防治污染的技术水平。
3.4理顺环境资源价格
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节约型社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运用价格杠杆创新价格机制,建立环境资源价格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其次要正确处理价格改革与配套方案改革的关系;再次要正确处理不同产业、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关系;最后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5加强全民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我国广大民众对环境价值理解不深,因此,对国民进行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的普及教育,使他们了解环境质量与他们切身利益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这将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保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首先,应当广泛地开展环境保
护宣传教育,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执法监督和众监督,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全人类全社会的事业。其次,要进一步树立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长期的发展服务的观念。保护环境是人类长期生存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搞不好环境保护工作,就会阻碍和制约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14]。
3.6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执法力度
加强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要尽快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同时,我们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对有法不依,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件,要严肃查处。首先,法律要配套并保持内容、结构、层次上的合理性、一致性;其次,立法要反映并服务于现实;再次,明确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注重程序,便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