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专题《登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2.思考情景间的联系,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3.体悟诗歌对仗工稳,音调铿锵的艺术特。
4.思考情景间的联系,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教材助读】
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因曾长居于长安城南少陵塬,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并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有时候也称为大李杜,以区别于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写作背景
相关材料: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预习反馈:
、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洲(陆地)
B.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 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 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D.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 政治上不得志。
二、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啸哀
B.无边/落木/萧萧/
C柳乐优弥.百年/多病/独登/
D.潦倒/新停/浊酒王浩信小三/
三、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课堂探究
学生活动1
听歌用什么软件好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朗读指导: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2)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明确: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蒋中一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3.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如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4.写出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学生活动3
1.请你设想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时间、地点、境况下写的这首诗。
点拨:从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可以看出是在长年漂泊,居无定所,抱病在身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结合写作背景。)
2.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风、 天、 猿、 渚、 沙、
追问: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三峡秋景图。时当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其迢迢无极,所以说 长江三峡多猿猴凄厉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不绝,所以说;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薛之谦前妻;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所以说。因为台高,故愈觉其风大,所以说;风大
则水鸟低飞盘旋,所以说。用字遣词都极其贴切。天高”“沙白”“猿啸 “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意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起笔便有悲凉的气氛。画面的惨淡,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心理写照。
首联对仗起笔。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下句,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3.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写了什么景物?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写远眺之景,从大处落笔,上句写山景,承首句;下句写江景,承次句。山上江中,往复交织,构成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深秋风大,所以闻落叶之萧萧,峡深流急,所以见波涛之滚滚落木无边来形容,则见其境界之阔大;长江不尽来形
容,则见大江之无穷。在极其萧杀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两句这还能看出诗人那激荡不已的心情: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韶光易逝,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也许诗人超越时空,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共痛。两句诗又多用双声迭字,读来音调铿锵,充满着声韵之美,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颔联:绘出一幅更辽阔的秋景,气象宏伟。——借落叶、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4.鉴赏颈联: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在诗人的眼中为什么是含的?
一悲:离家万里;二悲:秋风萧瑟;三悲:长年漂泊;四悲:年岁已高; 五悲 :百病缠身;六悲:孤独登台。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高远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字,由上文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就空间方面说的,即所谓横说 “常作客,生动地再现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就时间方面说的,即所谓纵说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作客登台,已有游子思乡之意,加上万里漂泊,百年多病,则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进一层的描写。秋风萧瑟,已令人触景生哀,更何况又值垂暮之年抱病登台呢?登台前着一字,已见其孤零;前加一悲字,足见其悲苦。由于采用了这种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便更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了。   
可见颈联是写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5.鉴赏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指什么艰难?为什么会让他愁白了头?诗人为什么戒酒?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艰难指国家多难、自身潦倒。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正是时势的艰难,命运的坎坷,深恨巨痛使诗人愁白了双鬓,再加上因病戒酒,悲愁就更难排遣。这两句把穷途潦倒的根源,归结于社会的动荡,时势的艰难,从中也可以看出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由此可见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
诗圣。因而第七句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尾联两句诗分承五六两句诗 ,更深沉地表达了悲秋的情怀。诗人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足见诗人的矛盾心情。此联虽气势上不如前三联,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似未为不称也。( []胡应麟《诗薮》)。
总结:尾联写的是归结穷途潦倒的根源。 
当堂检测
背诵默写《登高》,
归纳总结
1)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
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感受诗人借落叶、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颈联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抒发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2)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中国排名前十奶粉品牌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