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检测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snh48汤敏整容
登楼
杜甫〔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居已是第五个年头。②玉垒,山名,在今茂汶羌族自治县。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喜欢吟诵乐赋诗篇《梁甫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有登临所见之景,《登高》所见的是阔远悲凉的秋景,《登楼》所见的是生机盎然的春景。
B.两首诗都交代诗人登临时的境遇,《登高》是“常作客,多病、孤独”,《登楼》是“万方多难”。
C.两首诗都融自然景象、国难家愁、个人年老多病的情思为一体,都体现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两首诗都是七言律诗,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且都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
2.杜甫两次登临抒怀,所见之景不同,所抒之情又有何异同呢?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病, 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颔联“萧萧”“滚滚” 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悲秋”二字是诗眼,前四句抒发登台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写登台所见的秋景。
4.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
观照的结果。
6.颔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评它“把悲秋的情感推向了极致”,请赏析一下这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劼怎么读锦江春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首联绘景如工笔画,具体描绘急风、高天、猿啸、清渚、白沙、飞鸟,形、声、、态一一呈现。
B.《登楼》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坚信大唐帝国政权稳固,气运久远,警示吐蕃不要枉费
心机,前来侵扰。
C.《登高》尾联直抒胸臆,抒发国运艰难、身世坎坷、穷困潦倒的悲苦之情;《登楼》尾联用典,表达了对朝廷的极度失望和不满。
D.两首诗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借登高临眺的所见所感,融自然景象、国家命运、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
8.虽同为登高临远之作,这两首诗的颔联所写之景却各有不同,请结合诗句分别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谢娜真实年龄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该诗是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②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③卧龙跃马:指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代指诸葛亮和公孙述。
9.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岁暮”指冬季,“短景”指冬天日短。一个“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感慨光阴荏苒。
B.颔联视听结合写所闻所见,鼓角声表明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表现出夔州一带的现状。
C.颈联刻画了夔州的典型环境,“野哭”富有时代感,“夷歌”具有地方性。
D.尾联写幸而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世事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10.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发出“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慨叹,本诗也有类似的感情,请结合“艰难”二字具体分析本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霜鬓,潦倒停浊酒杯。
1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旋
B.万里悲秋作客        常:经常炎亚纶发文道歉
C.艰难苦恨霜鬓        繁:茂盛
D.潦倒停浊酒杯        新:刚刚
12.课堂上朗读诗歌,按照语意关系,下面四种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艰难/苦/恨繁/霜/鬓    B.艰/难/苦/恨/繁/霜/鬓
C.艰/难苦/恨繁/霜鬓    D.艰难/苦恨/繁霜鬓
13.某位同学向游学来访的外国学生介绍“落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飘落的树叶。木,树木,这里指树叶。
B.是中国古代文人喜欢用的典型意象之一。
C.借鉴了屈原《九歌》中“木叶”的表达。
D.形容四季的树叶,准确精妙而引人回味。
14.对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绘态,渲染了秋天景的特点。
B.三、四句用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美版苹果和国行有什么区别
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的凄凉晚景,充满伤感。
D.这首七律,八句四联,皆两两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15.前人评此诗颈联有“片言明百意”之赞语,“百意”体现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章龄之陈龙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视线从低到高,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悲凉的画面。
B.颈联表现感情,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老病孤独。
C.尾联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
D.本诗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将个人身世之悲、失意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
17.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的习俗,诗人登高既是从俗又抒发了特别的情感。
B.第三句中的“落木”指落叶,“萧萧”写落叶摇落的声音,间接写了风。
C.第五句中的“万里”是说诗人常年在外漂泊流浪,跑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D.第七句中的“艰难”既指自己生活多艰,也指安史之乱之后国家仍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