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登高》学案
【整体感知】
1.正音
2.朗读划节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朗读诗歌,思考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这首诗可分为几层?
感情字:
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
后四句写登高所感:
【文本研读】
●诗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大广播扮演者关婷娜●
●诗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
3.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日语1级4.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
5.赏析前两联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诗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文: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8.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9.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什么情感?
【探究鉴赏】
1.分析本诗的艺术特。
2.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诗人。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你是如何理解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的?
3.这首诗被后人推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你认为它在哪些方面堪称此誉?
答案
【整体感知】
1.正音
2.朗读划节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易峰 吴昕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朗读诗歌,思考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这首诗可分为几层?
感情字:悲
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在极其萧瑟的景象中,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
后四句写登高所感:叙述长年作客、衰病潦倒之苦,表达悲哀之情。
【文本研读】
●诗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急:迅疾、迅猛的。
高:高远。旅游去处
哀:悲哀。
飞回:盘旋。
译文:秋风凛冽,天高云淡,猿猴的啼叫声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鸟儿在空中盘旋。
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刻画了哪些意象?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诗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漫天无际。
萧萧下:萧萧飘落。
不尽:望不到头。
滚滚来:奔腾而来。
译文:落叶萧萧飘落,漫天无际,望不到尽头的江水,奔腾而来。
2.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
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郑少秋与赵雅芝
3.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4.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
猿鸣:听到它的叫声,感到无尽悲凉;
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5.赏析前两联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前两联的典型秋景,营造了苍茫壮阔的意境,已明显传达出诗人的悲秋情怀:从广阔的空间,感受到了个人的渺小;从无尽的时间里,感受到人生的短暂。
与一般的诗人悲叹“小我”不同,杜甫的悲叹,是放眼整个天地的,是一种充斥天地的大悲哀。
●诗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晚年。
独:孤独,独自。
译文:远离故乡悲对秋景,感慨自己长期漂泊他乡,我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6.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诗文: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彭丹吃奶门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潦倒:衰颓,失意。
新停:新近停止。
译文:历尽艰难,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衰颓失意偏又刚刚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7.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①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②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③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8.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这首诗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又有长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的孤独之感,战争带来的国难家仇和日渐增多的白发,抒发了诗人对艰难身世的感慨,展现了一位穷困潦倒、漂泊无依、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