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十三块苏区
1、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也称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朱德、周恩来等打造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1929年2月,朱毛红军转战赣南、闽西,开始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小名阅读答案1930年底至1931年秋,经过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后,中央苏区正式形成。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1933年1月,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入瑞金,中央苏区成为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央苏区经过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后,至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达到鼎盛时期。1934年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利,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瑞金等地出发长征。此后,中央苏区组建了以项英为书记的中央分局,以陈毅为主任的中央政府办事处,开始领导留守红军开展艰苦卓绝的苏区三年游击战争。中央苏区先后辖江西、福建、闽赣、粤赣、赣南5个省级苏维埃
政权, 60个行政县。中央苏区总人口为453万,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
2、 湘赣苏区
湘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井冈山、赣西南、湘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基础上,于1930年2月至卤蛋1934年8月建立发展起来的,是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1930年2月)后的第二个革命根据地。湘赣苏区比较稳定巩固的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基本苏区人口约100余万。1931购买二手车注意事项年10月,中共湘赣省委、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领导苏区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四次“围剿”战争。1934年8月,湘赣苏区主力红军红六军团西征,湘赣苏区逐渐被国民党军占领。
歌手2018第二期排名3、 湘鄂赣苏区
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彭德怀、滕代远领导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跨湘、鄂、赣3省边境20余县,人口约300万。1931年7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领导苏区建立了各级共青团、工会、妇女会、互济会等众组织,发展了工业、军工和农业生产,建立了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苏区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4、 闽浙赣(赣东北)苏区
闽浙赣(赣东北)苏区位于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四省边界地区。1928年1月-1935年1月,由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建立。1931年9月,中央决定设立赣东北省委,赣东北省委和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先后成立。1932年11月和12月,原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改为闽浙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正式创建了闽浙赣苏区。闽浙赣苏区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人口达数百万。1935年1月,闽浙赣苏区红军遭到国民党军袭击,方志敏、刘畴西被俘后牺牲。此后,闽浙赣苏区被国民党军占领,苏区变为游击区。
狼和小羊的故事5、鄂豫皖苏区
鄂豫皖苏区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区,其前身为鄂东根据地、豫南根据地和皖西根据地。1931年三个根据地连接成一片,鄂豫皖苏区正式成立。1931年4月,张国焘和陈昌浩等到达鄂豫皖苏区,正式成立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此后,中共鄂豫皖省委、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先后成立。1931年11月,鄂豫皖苏区红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1932年6月,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苏区进入全盛时期,所辖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万。1932年10月,由于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红四方面军退出
鄂豫皖苏区,留下红二十五军继续坚持斗争。
6、 川陕苏区
川陕苏区是红四方面军1932年12月战略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广大劳动众的配合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一块苏维埃区域。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正式创建了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边革命根据地。此后,川陕苏区先后粉碎敌人“三路围剿”和“六路围剿”,苏区发展到全盛时期,红四方军从原来的二万余人发展到八万余人。川陕苏区辖进京证怎么办理22个县,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
7、 湘鄂西苏区
湘鄂西苏区是洪湖、湘鄂边、巴(东)(秭)归兴(山)、鄂西北、鄂北、荆(门)当(阳)远(安)、枝(城)宜(昌)、洞庭特区等革命根据地的总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