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级文言文法人代表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四上 1《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本文出自:《山海经》中《北山经》中的部分,《山海经》是一本上古时期的地理百科全书,因为全书是由:五藏山经,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几个部分组成,同时详细介绍了这些区域的地域特和风土人情。
认字: 帝(dì)少(shào)曰(yuē)溺(nì)返(fǎn)堙(yīn)
【注释】:
1.精卫:神话中的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的嘴,红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2.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3.少女:小女儿
4.溺:溺水,淹没 5.故:因此 6.堙:填塞
【译文】: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文言文四上:2《王戎不取道旁李》 宋代:佚名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
1.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2.尝:曾经。 3.诸:众多。
4.游:嬉戏玩耍。 5.子:李子。 6.折枝:压弯树枝。
7.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8.竞:争逐。 9.走:跑。
10.唯:只有。 11.信然:确实如此。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文言文四下:3《囊萤夜读》 唐代:佚名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注释】:
1.车胤:东晋大臣。小时候聪明好学,长大后做官时为人公正,不畏强权,最终被逼自杀。《三字经》的“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一句,其中的“如囊萤”便是指的车胤。
《晋书》:唐朝房玄龄等人写作的晋朝历史书,是二十四史之一。
2.囊:本来的意思是口袋,这里作动词,用口袋装。 3.萤:萤火虫。
gogoing4.恭勤:恭敬勤勉。
5.不倦:不厌倦,不劳累。《论语》中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句子。又有成语孜孜不倦,意思是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6.博学:广泛地学习。 7.通:通晓,明白。 8.则:就。
9.练囊:用白薄绢做的口袋。 10.数:几。 11.以:来。
12.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译文】:
车胤恭敬勤勉地学习而不知疲倦,他广泛学习,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就用白绢做成的袋子,装上几十个萤火虫来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文言文四下:4《铁杵成针》 作者:郑之珍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2.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3.成:完成。 4.去:离开。 5.逢:碰上。 6.媪:妇女的统称。 7.方:正在。 8.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9.欲:想要. 10.感:被......
感动. 11.还:回去.
12.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13.卒业:完成学业。
贾乃亮父母14.今:现在 15.氏:姓…的人。
【译文】: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五上:5《古人谈学习三则》
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
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
【注释】:
1.敏:聪明。 2.好:喜好。 3.耻:以……为耻。
4.王志文妻子知:通“智”,聪明,智慧。 5.厌:满足。 6.诲:教导。
7.谓:说。 8.漫浪:随随便便。 9.急:要紧。
10.盖:在句首,发语词。 11.断:副词,表示绝对、一定。
【译文】:
1、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2、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3、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五上 6《中国少年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文言文五下:7《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1)楚人:楚国人。 (2)鬻(yù):出售。
(3)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银行利息怎么算
(4)吾:我。 (5)坚:坚硬。
(6)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12)应:回答。
(13)夫:句首发语词,那 (14)子:你的。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文言文五下:8《杨氏父子》 作者:刘义庆
个性女名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3.设:摆放,摆设。 4.甚:非常。 5.诣:拜见。6.未闻:没有听说过。 7.示:给……看。8.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9.乃:就;于是。 10.曰: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