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系专业课教案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方向):美术教育
总学时:36学时
使用教材:学前教育手工制作图典
开课单位:教育与科学学院
授课教师(职称):刘桂花
授课班级:教12级6班
开课时间:2014—2015一期1—18周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手工制作专业课教案
科目 | 手工制作 | 教学内容 | 纸艺、雕刻、雕塑、布艺、综合材料 | |||||||||||||||
时间 | 2014—2015学年度第 一 学期 第 1 周至第 18周 儒家五圣 | |||||||||||||||||
教 学 目 标 |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工作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 |||||||||||||||||
课 程 内 容 与 分 析 | 学前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 一门学科。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 课程之一。 | |||||||||||||||||
教 学 重 难 点 | 重点:本课程重点选择各种纸艺、雕塑、彩绘、布艺、秀艺以及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想象力,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彩搭配能力以及用于教学实践 | |||||||||||||||||
学生 情况 及课 程前 承后 继关 系 | 1、该班总人数 人 ,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2、该班学生均为本科3年级,部分学生有一定美术及设计基础 3、其先修课程: | |||||||||||||||||
教学 准备 教学 措施 | 1、了解学生专业学习概况、教材、教具等相关教学用具的准备 2、课前要求学生熟悉教材,课中讲授、示范,学生练习,课后布置作业,加强巩固练习 | |||||||||||||||||
理论与实践课比例 | 理论 30 % 实践 70 %西游伏妖篇 豆瓣 | 是否外出实践 | 是 | |||||||||||||||
课程结构和教学思路 | 朱志勋1、讲解(示范)+学生实践操作+课堂评讲、讨论+课后巩固、练习 2、用生动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论的讲解加之示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并掌握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 |||||||||||||||||
理论内容(包括讨论) | 实践内容 | 作业量 | ||||||||||||||||
第一周 | 手工课的概述 | |||||||||||||||||
第二周 | ||||||||||||||||||
第三周 | ||||||||||||||||||
第四周 | ||||||||||||||||||
幕后之王的演员第 一 周 教学内容 :手工制作概述 | ||||||||||||||||||
理论 | 实践(课题设置、教学手段、作业量) | |||||||||||||||||
教学目的:了解手工艺术发展历史,掌握手工艺术制作的系列制作表现方法,了解手工艺术制作成品的基本功能,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意能力,熟悉材料的特性以及各种材料之间的巧妙运用结合探索各种表现形式,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做好能力铺垫。 教学意义: 1.掌握实际制作方法,锻炼动手能力 2.培养审美的眼睛,提高审美修养,积累相关制作经验, 3. 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作各种手工作品,为今后的美术教育工作积累知识经验。 教学重点:本课程重点选择各种纸艺、雕塑、彩绘、布艺、秀艺以及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想象力,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相关技手工制作的特点。 教学过程: 手工制作的定义: 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 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如:纸艺、布艺、陶艺、玩 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 手工制作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学前教育手工制作的学习特点:放风筝作文400字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一门学科。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 手工制作的基本分类 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手工的造型规律 1、构思与设计规律 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 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 (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 (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 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 (3)选择造型材料,体现创作意图并适合所塑形象,同时考虑材料经济易得、便于加 工制作 。 (4)采用适合的加工方法,明确制作步骤,成品的装饰手法和艺术效果要符合造型美 的规律。 2、材料选择与使用规律 (1)因意选材:根据造型物的构思与主题,选择使用能够准确而充分表达造型物形象 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制作皮毛类动物时,选择毛绒类材料就比较适宜。 (2)因才施意:选择材料自身所呈现的物理性质、材料特点及外在形状、联想到某一 具体事物,并穿凿出该事物来。 迁想状物:根据材料的外在形状、纹理、彩等非具象痕迹联想到与某物相像。 借物造像:借助材料已有的非具象加工条件,将联想到的形象塑造出来。 3、材料加工规律 (1)加一加:通过材料添加进行造型的方法。如,粘贴、接插、编织 、缠绕、串联、 钉铆、镶嵌等; (2)减一减:消减或剔除材料中与形象塑造无关部分 常用工具和材料 (一)常用工具:在手工实践中,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要适用、便 利,也可自制。 1、剪。2、刀。3、锯 4、烙具。5、钳子 6、榔头 7、针、锥或钻 8、夹子 9、尺 10、笔 11、其他。如圆规、泥蓖、泥工板、木锉、钢锉、砂纸、糨糊、胶带、订书机、小盆、 水桶、毛巾、打孔机等。 (二)材料及其种类 1、材料分类 (1)从材料的形成方式分:天然材料(如石、木和加工材料(如塑料、铁皮)。 (2)从质地上可分为软质材料(海绵、泥)和硬质(竹、石)材料。 (3)从透明度上可分为透明材料(玻璃、有机玻璃)、半透明材料(塑料、有有机 板、薄纸)和不透明材料(木板、布)。 (4)从形状上可分为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 (5)从材料的属性上可分为纸、布、泥、竹、木、石、塑料等。 2、常用材料 (1)纸。(2)布、线类。(3)泥类。(4)竹、木类。 (5)石。(6)金属皮、丝。(7)塑类。 (8)其他材料。自然物的叶、茎、干、根、花、果实;农作物主副产品,如籽粒、棉 花、萝卜等;动物加工的副产品和边角料,如角各种贝壳、毛、骨等;无毒无害的废 旧物品,如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羽毛球难过的大大 小小的各种盒子、纸筒、纸袋等。 3、选材原则 夏川结衣 要注意开发和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手工创作活动,所谓“身边的物品”即周围环境、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应根据区域特点就地取材。 本期手工课的教学要求 ●1、熟悉美术史、美学、美术批评和美术创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懂得一定的绘画理论、绘画动手操作能力. ●2、认真学习手工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手工制作方法和工具材料。 ● 3、能够独立进行手工造型设计和制作,并能运用于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或其他领域的教 育实践。 ● 4、能够正确组织和引导幼儿开展适宜的、形式多样的手工活动。 ● 5、利用具有本地区特的手工材料;结合民族文化、风俗习惯, 汲取民族民间优秀的手工艺术精华并应用于造型实践。将手工知识和技能广泛运用到生活美化、环境美化和教育实践中去。 ●6、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手工制作行为及其作品。 | 讲解、准备制作贺卡的相关材料 | |||||||||||||||||
完成情况 (课后填) | ||||||||||||||||||
第 二 周 教学内容:贺卡的设计制作 | ||||||||||||||||||
理论和实践操作课 | 实践(课题设置、教学手段、作业量)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