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梁启超所言:“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其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的人物。他是忠臣、儒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在晚清宦海中沉浮近半个世纪里,在中国与世界始有关系的时代里,始终处于“千古变局”的各种矛盾旋涡中。正因为如此,在他死后百年间,对他的研究和评价从未停止,但“盖棺”而“论者犹未定也”。长期以来国内外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不一而足,见仁见智。誉者赞其为“中兴明臣”、“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代表人物”,毁者则贬之为“卖国贼”、“误国能臣”。笔者将根据马克思辨证唯物观,客观地对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进行阐述。
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特点,凡是一个国家的当前社会现象,一定与这个国家此前的历史有联系;要评价历史风云人物李鸿章,自然要联系中国几千年来政权变化更迭的大趋势及历史发展规律,观察当时中国及世界风云变幻的局势。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三点:第一,中国近代史始于何时。史学家在近代化的研究中,有认为始于战争,也有认为是由戊戌变法开始,也有认为从第二次战争后的洋务运动开始时算起。笔者认为始于战争比较近乎事实。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入侵略、压迫中国人民,同时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民族意识觉醒。第二,李鸿章所处的国家及所生的时代。李鸿章所处的国家是一个数千年的皇权专制国家,又恰好赶上这种政体的专制程度达到极点的时代;是满洲人统治的汉族国家,而且又赶上满汉杂居多年,汉人的权力开始逐渐恢复的时代。李鸿章作为清王朝的汉臣,权倾一时,位极人臣,却兢兢业业,没有野心,这正是与他所处的国家及所生时代有关。第三,当时中国的
形势。在李鸿章初生之时,欧洲大陆局势已经平稳,欧洲各国不在相互对抗侵略,而是专门养精蓄锐,把战略投放到东方;同时,清成风,官吏骄纵横行,外国给予的耻辱纷纷到来,百姓苦不堪言,中国内乱时常发生。这“内忧外患”形势,引发太平军、捻军猖獗,李鸿章建立淮军、兴办洋务、处理外交,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此历史大背景下,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李鸿章建立淮军,镇压太平军、捻军。
李鸿章创立的淮军与受西洋教练训练和指挥的“常胜军”,镇压了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冲击了封建思想,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失败;另一面,曾国藩、李鸿章等忠臣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也必须作战。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部分太平军和捻军合成一股,又掀起了内乱,李鸿章再次成功剿灭。
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的过程中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他所建立的淮军是日后北洋海军的基础。虽然淮军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是由于李鸿章指挥不当、亲信旧臣,军队内部腐败懦弱无能等等因素,但它及北洋海军对巩固国防、延缓列强侵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中国军队走向近代化。
10大品牌护肤品有哪些二、李鸿章举办洋务
李鸿章作为一位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人,在其开展的洋务运动中充分表现他的见识和才能,获得明显的业绩,这些至少反映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1、引进西方军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陈楚河女友
成奎安的老婆1862年,淮军首先接受近代军事装备与训练,这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肇始。此后,李鸿章开办江南制造总局,接管天津机器局,还派遣数批军官、工匠出国学习制造、驾驶,又购船、练兵、筹办海防、创办天津水师学堂。至1891年,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初具规模,为中国国防近代化打下基础。
2、创办民用企业,建设中国近代化工业体系。
随着军事工业的开办和经营,原料、经营等困难日益严重,李鸿章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军事工业需要完整的近代工交体系,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从而加强了推广机器生产的要求,产生了大力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在“官督商办”的方法下,李鸿章创办了20多家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商营近代采矿企业。“官督商办”企业在早期还是起到了促进民族资本发展的积极作用。此外,李鸿章还涉及开矿、航运、电讯、交通、纺织等五大工业部门,建立了中国近代工业体系的雏形,增强了中国经济自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入侵。
3、派遣使节,开展近代化外交活动。
自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经常参与外交事务,他逐步认识到外交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进入国际外交的必要性。他奏请清政府将具有一定外交才能的三四品京堂大员,分别派驻日本、美洲、欧洲各国。即便守旧派掀起狂风恶狼攻击李鸿章,他依旧保荐具有近代外交知识和外交才能的诸多大臣出使世界各国。这些近代中国第一批外交使节,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利益方面,都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4、推进科举改革,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培养近代人才,发展近代教育事业。
李鸿章等维新志士和某些洋务官僚,形成科举改革思潮,冲击了传统的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促进了学堂的涌现和西学的渗入科举,从而成为戊戌维新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和兴办
大中小学堂的前奏曲。另外,派遣留学生为中国训练了一批实业人才,如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们回国后,充实了本国技术力量,增强了中国本身的能力。
李鸿章的洋务教育思想发展了近代教育事业,冲击了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宣传封建思想的教育体制,为资产阶级科学民主的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李鸿章与近代外交
胡一天年龄
“李鸿章之负重于外国也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谤于中国也亦以外交。要之李鸿章之生涯,半属外交之生涯也。欲断定其功罪,不可不以外交为最大之公案。”梁启超如此评价李鸿章的外交。的确,李鸿章的外交活动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
李鸿章办理外交的主导思想和策略是“外须和戎”“以夷制夷”,其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使腐朽的王朝苟延残喘。史学家认为李鸿章的外交是失败的,但首先是由中国内政不修和复杂的国际环境造成的,而后才是他个人的失误,毕竟他只是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海外学者对李鸿章则多持基本肯定态度:“撇开李鸿章的一些小缺点不说,他确是中国近代史上数一数二的人物”“世界上的人,只知道有李鸿章,不知道还有北京的朝廷”等。
广东有什么大学去马赛克李鸿章的外交活动主要有:1、办理天津教案,这使得李鸿章在处理外交方面的才能受到重视。2、、签订《天津条约》,这条约成为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引线。在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勇于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到日本议和,与日本谈判代表进行艰苦的讨价还价,但最后代表清朝签署了《马关条约》。李鸿章享誉整个时代的名声就在甲午战争中毁于一旦,中国开始了屈辱的历史。3、李鸿章历次出访欧洲。4、俄国早有打算入侵中国,假意要助中国抗日,李鸿章最后签订了《中俄密约》。这条约是李鸿章误国的最大过失,这直接导致胶州之役,而后
引发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役,各国列强肆意瓜分中国国土。到光绪皇帝亲政,他痛恨李鸿章联俄误国的行为,于是解除李鸿章总理衙门的职务,终结了他的外交生涯。
这是历史的作业。记得自己在五一放假期间,为了写李鸿章,一个人提着本本到四楼的空教室,累了趴着睡觉,或者发发呆。基本上我是参照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还有一些学术论文。
由衷佩服梁启超的见识和文采。
有人说搞懂李鸿章和慈禧,就差不多清楚晚清的历史。通过这次作业,确实受益匪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