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近代100位人物【中国人物】
    张良      一般来说,知道他,主要是通过两个故事以及这么一个成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至于他是如何运筹又是如何决胜的,一般人就不会问了,无非权谋计算而已。
    他的第一个故事是,作为韩国的贵公子,为了替他的韩国报仇,他悉以家财,求得力士,制一百多斤的铁锥,埋伏在那博浪沙,冒险刺杀秦始皇,可惜那锥打偏了,只击中了始皇副车,惹得始皇大为震怒,命令全国各地搜捕,为此,他就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他的第二个故事是,他在下邳,散步桥上,遇一老者故意将鞋脱落桥下令他捡取。他愕然,欲打他,想想,还是去捡了,并为老者穿上了。老者离去又返回,叹道:“孺子可教矣。”约后五日天明时,再次相会于桥上。他感到惊异,果然就去了,结果老者已先到,再约五日后。五日后,他再去,鸡刚叫,老者还是先到了。再约五日后,夜半,他即去,他的前脚刚上桥,老者后脚也到了,给他一本书,嘱他好好读:“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后,你我相见,济北谷城山脚下,那块黄石即我矣。”书即太公兵法也。十年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也投入反秦之中―――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刘邦这样肯定他,
封他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他谢恩时婉拒了,选择在留县,因为他与刘邦初会就是在这小小留县。
    敢于冒险刺始皇,三万户却不敢当,不但不敢当,而且关起门来养病,躲在后花园里修行,前后完全判若两人,是那老者点化的吗?只能这样解释了。苏东坡在《留侯论》中,评说张良才华过人,却不学伊尹,也不学姜尚,去做深谋远虑之事,反而效荆轲,仿聂政,施那行刺之下策,好在侥幸逃脱了,引发桥上老者惋惜。所以,老者故意傲慢,出言不逊,羞辱他,如果张良能忍受,方才可以藉于此成就一番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者感叹道:“孺子可教也。”张良受封留侯后,也是这样感叹的:“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张良心里深深明白,只有从这帝王师转变成了帝王宾,方能全身而退也。苏东坡在《留侯论》中还评说到司马迁:“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苏东坡的意思是,张良之所以是张良,恰恰是其貌若女子,智勇却又极其过人。关于智与勇,他论得就更精彩了:“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
小众却惊艳的文案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韩信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很多中国人,能知道韩信,多是因了这句话。这句话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问:“于君何如?”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着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所谓天授,非人力也”―――话里含有多少玄思?这是刘邦对韩信最为拿不定的了。拿不定的什么呢?是那话里的无奈吗?还是无奈的不甘吗?或者某种不死的雄心?刘邦揣摸着,始终拿不定。刘邦平定陈�之后,回到京城,闻韩信诛,可谓“且喜且哀之”。“且喜且哀之”,仅仅五个字,的确道尽刘邦心思,司马迁真大手笔也。
我读书我快乐    司马迁评韩信,翻成白话是这样:“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还是平民时心志就极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他仍坚持到处寻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
母亲的坟墓旁边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去看了其母之坟,果真如人说的一样。假使韩信能够谦让,能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能不骄傲自己的才能,那他对于汉家的功勋,真的可比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了,后世子孙也可一直享受殊荣,获得祭祀。可是,他不这样做,反在天下之时,图谋叛乱,结果导致诛灭宗族,不是罪有应得吗?”司马迁的最末一句,也是问得入骨三分,经年战乱,天下初定,人心思安,再谋动乱,自是逆流而动了,也与人心相背了,韩信虽然善将兵也难多多益善了。
    事实上,韩信这次策应陈�,已无什么兵可将了。一般人,了,谁还愿意再打仗?韩信谋划谋到最后,也只想到可在夜里,假传诏旨,赦放囚徒,然后率领他们撞宫,袭击吕后和太子。好不容易,部署完毕,只待陈�消息了,却又被人告发了。告发者乃门客之弟。门客因为得罪韩信,被其囚禁,并欲杀之。不料,反被―――骗之,斩之。
    骗其者,萧何也。斩其者,吕后也。
    “成败一知己,生死两妇人。”知己是萧何。妇人是吕后,还有那漂母。当年,韩信生存无计,只好蹲在河边钓鱼,漂母见他饿得可怜,餐餐馈他饭,一连几十天。韩信很感动,对漂母发誓:“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很生气,大声斥韩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吾哀
王孙而进食,岂是望报乎!”
    她是真没望报的。这是自视很高的韩信确实也极智慧的韩信至死都不明白的。
    三老董公
    三老董公何许人也,无名之辈也。
当我想起你的时候
    汉王二年,刘邦由汉中出兵讨伐项羽,到了洛阳新城,新城地方的三老董公(三老是乡里掌管教化的小官),听说汉王要来了,便在路旁等候着,说有建议给汉王。他对刘邦说“臣曾听说一句话:‘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情往往不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指明敌人是反贼,才能容易平定的。项羽无道,放逐并缢杀天下共立的主上楚怀王,他就是天下公认的反贼。还有仁者不必要靠勇气,义者不必要靠力气。大王应当率领三军将士,为义帝楚怀王发丧,穿素服,并通告诸侯,共同去讨伐项羽。这样一来,四海之内,没有不仰慕王的大德的,这才是古代三王(汤王、文王、武王)的义举。”刘邦听了这番话,心里很震撼,认为有道理,马上就为义帝发丧,宣告项羽缢杀了大家共立的义帝。同时,命令部下哀祭三日,然后分别派遣人员,告诉坐镇四方的诸侯:“天下共立义帝,我
们都愿为他的臣属。江南(指项羽)大逆无道,寡人尽发关中精兵,收集三河(河内、河东、河南)士众,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去攻讨楚国杀义帝的人。”于是,赵国和齐国首先响应。
    此时,项羽正在攻打齐国,而又很久打不下来。刘邦因了董公的建议,赢得各路诸侯的精兵一共五十六万人,向东打楚国,而且一直打到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度回到他的老家。
九九重阳节古诗
    董公以一乡里小官而向汉王献此大计,使得刘邦师出有名,成为各路诸侯的统帅,人轻言重,实在难得。刘邦采用他的建议,停车,勒马,振臂一呼,立即有了五十六万汇聚精兵猛将的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彭城,由此可见这位乡官所献之计字字千钧。“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荒村僻野,也有贤人。若是专以门第、关系或者官职取言用人,那真大错特错了。汉王刘邦不摆威风,任由董公拦路求见,也不因其地位低下,忽略轻视他的意见,并且立即用其建议,为楚怀王隆重发丧,号召各路诸侯讨贼,亦可算得从善如流、英明果断的君王了。
    人说刘邦是一地痞,但这地痞能成汉王,能当皇帝,也是有其道理的吧。他与董公的这
亦舒岳华次交往,多多少少可以见出他能成功的道理所在。
    曹参
    曹参这样的人物,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喜欢的。
傍的组词    为什么喜欢?因为他能审时度势,该做的时候做,该歇的时候歇。
    当初跟着刘邦起义,打秦军,攻项羽,先后八年,无役不从,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天下初定后,刘邦以长子为齐王,以曹参为齐相国。曹参召集长老、儒生,征求“安集百姓”的计策。诸儒上百人,所言“人人殊”,均属不着边际的空论。曹参听说胶西盖公特别善长黄老之术,便以厚礼请盖公。盖公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盖公一语道破了天下初定的时代需要。曹参纳其言,用其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孝惠帝二年,萧何去世了,曹参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理动身的行装:
“我要入朝为相了。”过了不久,朝廷果然派来使者召他入相。曹参当年在沛县时和萧何的私交很深,后来两人官至将相,反而生出一些隔阂。然而,即使就是如此,萧何奄奄一息之时,还是极力推荐曹参接替自己为汉相国。
    曹参离任齐相国时,告诉后任的官员,齐国的监狱和市场,万不得已,莫扰动。问及原因,他解释,监狱和市场,这两个地方,不仅能够容纳好人,而且也能容纳坏人,如果轻易扰乱变动,坏人就会无处安身,也就只好出来作乱。
    新官上任三把火,曹参接任汉相国后,只是一味饮酒作乐,一把火都不见烧。孝惠帝问他,他反问回去:“您与高祖谁厉害?”“当然是高祖。”“我与萧何谁有才?”“萧何好像更有才。”曹参连忙说:“对啊,陛下说得对。高祖、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也是非常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职责,遵循原有法度不变,不是很好吗?”惠帝恍然大悟,道:“对呀,那就这样吧。”曹参做了宰相三年,“萧规曹随”,无为而治,死后,百姓歌颂他:“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